16岁那年,我们还在青春物语中慢慢长大,电影成为了某种幻想和寄托,在生活的四处散播飘零的种子。
也是在那一年,2009年的初秋,那个面如皎月般冷峻,心似烈火般炙热的男人诉说着某种低语的情愫,让每一个沉溺于幻象的人们爱上他,并从此称他为:暮光之城的吸血鬼王子。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他都伴随着这个称号行走在商业的森林中,也许他并无此意,可是爱上一个角色和人物,全然是人们情不自禁的。
这要怎样说好呢?本色的魅力源于人格的再现,或许我们从来不认为《暮光之城》是一部好电影,但起码,我们在时间中还能回忆起它的某个瞬间,那个瞬间,可能是爱德华和贝拉躺在森绿的草地上,阳光折射在他钻石般的脸颊上,那抹深情和悸动,是我们后来再也无法追寻到的。
久而久之,人们赋予了这个男人一种定格的标签,对此他毫无压迫感,还深表自己的疑惑:“这本小说根本不应该出版,爱德华就是一个礼貌绅士的杀人狂魔,贝拉脑子瓦特了才会爱上他。”
我们在爱德华身上投射的更多是一种理想,他的英俊和深切,都在哥特世界中如此迷人。也许有一天我们在回想时,会觉得这个人物毫无个性,毫无色彩,更毫无魅力。
但事实是我们都在青春中投入了太多的臆想,所以才会慢慢感知到疼痛,爱德华和贝拉的结局让我们终止了这种臆想,随之而来的,是我们长大了,他也慢慢褪去了“吸血鬼王子”的光环,逐渐抛弃了明星的身份,沉迷在自由自在的世界之中,不拘小节,撕掉完美标签,尽情放飞自我。
这就是罗伯特·帕丁森,从不对“完美”做任何的追求。
早在2005年,他就成为了人们搜索的词条,那是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时,年仅19岁的他入驻霍格沃茨学院,成为了火焰杯的勇士,却死在了伏地魔的索命咒下。
而今他已33岁,对于不太涉足独立电影系的观众来说,他们很好奇这些年这个男演员去了哪儿?他不当演员了吗?为什么从来没在电影大片中看到过他?除了那一段真假虚实的恋情,他几乎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的确,他消失得有些唐突,在好莱坞的规则游戏中,当你成为了文化偶像后,势必会迅速达成商业的合作促成,没完没了地演绎一些圈钱大片,角色的重合度令人作呕,就算人们不厌其烦,可时间会让一个人的锐气荡然无存,那些新鲜的面孔会占据银幕的焦点,那些制片公司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你说:抱歉,你已经不是昔日的商业明星了,我们不能再用你了。
近五年来,这样的趋势在逐渐缩小,我们庆幸能看到更多不同类型的演员在塑造不同类型的角色,70岁的海伦·米伦照样能在《赤焰战场2》当中惊艳登场,40岁的查理兹·塞隆依旧能够在《极寒之城》中酷炫十足。
男演员似乎在过了30岁才慢慢走上正轨,但罗伯特·帕丁森有些另类,他有意识地逃避了一些为自己带来更多名利的作品,或者说他想尝试更多种类型的电影,所以他选择放逐,把自己放置在边缘的位置上,去感受成为一个演员的热情,离开《暮光之城》那几年并不顺畅,但似乎一切都只是起点,没有暮光,没有票房,但最重要的是,不能没有成为一个好演员的心!
01
大都会游走的沙海漂流人
终会看见满眼星图
柯南伯格的镜像里,男人似乎是“噩梦”的开端,在和他合作的那几年里,帕丁森的形象活脱脱的像是精英阶层的虚无主义者,以前从未有过导演找他拍类似的角色,大部分都更贴近于浪漫色彩的角色,如《记住我》,或者《大象的眼泪》。
但柯南伯格一向比较阴郁,他拍摄《大都会》也毫无目的性,一切都较为反常态,尽可能地把角色融入在环境中,一个个过往的人和男主角偶遇,窗外的景象是冰冷的末世,他似一个资本的符号般,对称着和世界的关系。
无情节、够松散,再精致的发型也抵挡不住内心的恐慌。这样的一个角色,有一种病态感,更符合柯南伯格电影所需的价值倾向。
更甚的是在《星图》中,他仍旧西装革履,仍旧坐在轿车上,我们可以把这两个角色看做一种延续,由于出自同一个导演,那么他的角色定然存在某种联系,但《星图》的焦点却移向了朱利安·摩尔饰演的失常女演员上,两人的“车震”戏码足以表示着这个角色的空无感,他也在追寻一种如《星图》般的希望。
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他在柯南伯格的打磨下变得越来越个性,选片上极为独特,多是偏导演语言系的电影,也不断在三大国际电影节露面,照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很小的时候就比较喜欢看入围戛纳影展的电影,所以这也决定了我选择角色和电影的口味。”
所以对于普通观众来讲,罗伯特·帕丁森就像是消失了,但他自己并不在乎,只一味全情投入新的角色中,《沙海漂流人》的那个弱智形象,是他彻底抛弃自我的开始,在狂暴的废土之上,上演着一场自我救赎。
尽管这些电影小众得可怜,但我们常说结果只是一种嘉奖,过程中我们所得到的远胜于其他,在之后的演员生涯中,他该何去何从?其实他心里很清楚,不要成为一个麻木的演员,也不要局限在所谓的标签之中。
02
好时光中的战前童年
是一段迷失Z城的生活
《战前童年》拿下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时,作为导演的科贝特以其尖锐的视角探讨了一个恶魔的诞生,在那个黑暗的年代中,无人可以幸免,罗伯特在其中的配角身份实则意义十足,以他的特写长镜头来结束本片的升华。
在导演创造电影的过程中,主旨意识是他们所最想考虑的,其次是风格的把握和营造,最后才是演员的配合。这些电影通常反类型化叙事,也颇为挑战观众的认知,那为什么罗伯特会一再挑选这样的电影,其原因也很明显,这类电影才更有辨识度,角色才会更有可看性。
但他不排除那些明朗的剧本,比如《生活》,《生活》是描述好莱坞巨星詹姆斯·迪恩的传记类电影,他不是詹姆斯·迪恩的扮演者,承受的压力并不如戴恩·德哈恩强烈,很多人讨厌《生活》,但我却觉得在其中感受到了久违的男人情谊,这是我认为比德哈恩像不像詹姆斯·迪恩更需要考虑的事情。
罗伯特在其中扮演的摄影师是一个两难的梦想家,在塑造的成分上,他更接近于自我的真实感受,把自己屹立在詹姆斯·迪恩的对立面,让我们重新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距离感。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罗伯特·帕丁森自带阴郁的气质,导演们时常让他出演一些边缘化的角色,在《迷失Z城》中,他是一个颓废的考古学家,更是一个迷失在文明社会的理想主义者。
《迷失Z城》曾在国内上映,却被删减得面目全非,詹姆斯·格雷把人心的偏执和荒野的神秘相称得极为脱俗,最后的那一组镜头也颇具神性的向往。
如果要说罗伯特这几年累积下来的能量有多少?且看《好时光》中那个狂奔的匪徒,他把那个角色演得太好了,对弟弟的深爱,对现实的无奈,对生命的感叹都体现在眼神中,这是他完成蜕变的一大步。
同样的,这部电影也恍如回到多年前看《出租车司机》般的惊艳感,萨弗迪兄弟用个人化的电影语言把故事推向至霓虹彩色中,留下的却是灰暗的人心。罗伯特在其中的表演,极致释放,令人沉迷。直至现在,我依旧记得结尾处他复杂多变的眼神,那一个眼神,标志着一个好演员的重新诞生。
03
不断在太空生活中寻找一座灯塔
慢慢地,我开始觉出了他的可爱之处,私底下毫无英国贵族的严谨精致作风,喜欢撩拨自己一头的乱发,笑起来纯真的像个大男孩,《落难女子》的那个角色,其实更接近原本的他,没有看上去那么忧郁,待人非常实诚,行事拍片都不太主流,与“完美主义”毫无不沾边。
所以克莱尔·德尼作为法国新浪潮的代表系女导演,能选择他出演《太空生活》实则也是在挑战我们的认知,《太空生活》是一次极尽下坠的沉吟,罗伯特开始学会用眼神来表达人物情感,而非好莱坞式的大开大合,这是他在艺术片不断打磨出来的效果。
《太空生活》同样如此,黑暗无边,欲望蔓延,他只是一个实验品,却在最后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在女儿诞生那一刻开始,他寄托于希望之中。德尼的语境下,人物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都极度狂放或克制,罗伯特完成这个角色, 更像是电影的一抹暖色。
要说真正的黑暗,或许我们只有在《灯塔》才能寻觅到,这部电影早已燃爆了今年戛纳电影节,他和威廉·达福的表现被影评人狂赞不已,再一次,他走进角色最阴暗的内心深处,带我们找寻灯塔下的暗黑秘密。
《灯塔》预告片请戳↓↓↓
04
蝙蝠侠,我们等你
喜欢罗伯特·帕丁森很大一部分是出自于他的多面性,在近十年来,他已尝试了各种怪诞不羁、风格迥异的角色和电影,其演技的高光时刻也被众多影评人称赞,好莱坞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样踏实的好演员,十几年过去了,他们终究想起了这个男演员,褪去一身浮华,只留纯粹内心的罗伯特·帕丁森。
所以当《蝙蝠侠》选择他出演时,我毫不意外,他比好莱坞的俊男们多了些沉静孤离的气质,在出演过那么多暗黑的独立艺术电影后,蝙蝠侠并不算什么,它只是大众期待的一个符号,如果把期待拿走,那么你将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人,而非超级英雄。
这一点,诺兰似乎更懂得塑造,有趣的是他也选择了罗伯特作为新片《信条》的演员,从罗伯特的选择来看,他其实很排斥商业无脑片,但诺兰不同,他表示过:诺兰是最能够把个人表达放在商业片当中的导演。
同时他也对蝙蝠侠的到来很亢奋,他没有那么高调,更没有那么装腔,对于角色的到来,他总是很高兴,还一再上网搜寻自己是否拿到了蝙蝠侠的角色,谈论时极其坦诚,毫不担心大家的质疑声。
确实,很多人对他出演蝙蝠侠表示不满,但那又怎样?只要你看过《好时光》或者《太空生活》和《迷失Z城》,就不会对他再产生任何偏见。回想十几年前的《暮光之城》,再看看如今的《灯塔》,早已判若两人,那个吸血鬼王子已经成长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演员。我很庆幸,并没有因为偏见而抹去自己对他的判断。
我在他身上感受到的冷峻和游离感,会很适用在蝙蝠侠身上,正如DIOR选择他作为代言人是同等的原由,老佛爷也曾经亲自掌镜为他拍摄DIOR大片,这么多年以来,DIOR作为时尚艺术也一直对他青睐有加。
未来的两年,他必定会站在风口浪尖上,因为蝙蝠侠和诺兰新片都是万众瞩目,那些好奇为什么选择罗伯特·帕丁森的观众,不妨看看他这几年的电影,你会发现,原来踏实成为一个好演员,会彻底改变一个人。
好莱坞比我们更能判断角色是否合适,毕竟这是他们的赌注,没有人会想让自己输的一败涂地。
而罗伯特·帕丁森也是一个很好的示例,想要长久屹立于演艺圈,名利从来都不是我们所要极力追逐的,撕掉那些该死的“完美标签”,去做一个真正的好演员,幸运从来不会与你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