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孟晚舟回国后的一个月后,华为又有了重磅消息。2021年10月29日,华为在东莞的松山湖园区举行了华为五大军团组建成立大会。
五大军团集中了各个营运中心的精兵强将,目的就是要打破现有的组织边界,快速集结资源,形成纵向能力,做深做透一个领域,对重点行业进行突破,并创造新的增长引擎。
任正非说,“军团”的说法是向Google公司学习而来的。学习,是华为一直以来的公司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华为公司从成立初期,从高层到员工就从没有停止过学习。
曾是华为中国区规划咨询总监的邓斌老师,在华为任职11年,他的学习华为三部曲,《华为管理之道》《华为成长之路》《华为学习之法》,这三本书中都渗透着对华为深厚的感情,以及溢于言表的骄傲之情。在三部曲的收官之作《华为学习之法》中,作者从华为人学习的独特角度,解析了赋能华为的8个关键思维,呈现了华为成为行业学神的成长之路。
其中,向西方学习,向军队学习和万物皆为师这三个关键思维 ,不仅是华为的关键思维,也可以成为我们个人成长学习中非常关键的思维方式。
一、向西方学习,以高人为师
中国有句谚语,名师出高徒。当华为人选择“向谁学”时,从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邀请领域内的“牛人”“高人”。
华为人认为,跟着高人学习,即使自己悟性差,最少也能学个二流高手,如果老师本身就是是三流的,那自己学习的结果很可能变得不入流。
“高人”之所以高,是因为他们经过了摸爬滚打中,之后又与他们眼中的“高人”多年的交流和过招,经历了在行业多年的深耕,无论是从广度和深度都已经积累了很多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不论是谁,在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在选择老师时,要选行业内专业的“高人”学习。
尤其是,现在铺天盖地的各种课程宣传,各种领域各种老师的课程层次不齐,价格自然也是五花八门。
很多人选择课程时,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价格上,而没有对师资去做更深入地了解,结果有的是学到中途放弃了,有的甚至是学得偏航了。
所以,人们常说“行万里路,不如与名人谈“,也就是你和什么人聊天很重要,就也是这个道理。
二、向军队学习,让打胜仗成为一种信仰
就在刚刚说的华为五大军团组誓师大师上,华为公司喊出了“没有退路就是胜利之路”的口号。任正非出身于军队,对部队有情怀,同时也对军队的管理模式有很深的感受。
华为公司向军队学习,而且是美军。华为曾经三次邀请金一南将军到华为公司讲座。
军队,是效率、坚韧、使命与担当的代名词,要具有打仗就要打胜仗的信仰,并为之而努力奋斗。
在日常很多人的学习过程中,有时候是工作太忙,有时候是学到中途发现学习难度太大,总之会有更种的理由放弃了学习。其实是从根本的思想上,缺乏了一种,既然开始学,就要学到好的信心和信仰。
信仰是人心中的一股力量,如果你可以把打胜仗作为一种信仰,一旦决定开始,就要冲着胜利的目标去。不管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不但要坚持,而且是要做到最好。
三、万物皆为师,干好一件事
任正非认为,华为对学习的要求不仅仅限于本行业、本领域。在华为人的眼中,万物可学。他们会把眼中看到的事物,和华为的企业经营、文化联系在一起。
喝咖啡,是西方人习惯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在华为代表着交流,吸收外界能界,优化自己的方式。
任正非在参加客家围屋的建筑物时,想到的是客家的围屋内让这么多人活下来,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很好的水井,对于企业来讲那就是现金流,所以要清醒地认识到现金流的重要性。
不管是动植物、建筑 、文史哲,华为人看到之后,都会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对自己的经营管理产生新的启发。
而我们在日常的学习中,除了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外,更多地是对身边的事情做更深入地思考,除了启发,还有机会。
就像现在人尽皆知的蓝月亮,就是在2003年非典时间抓住了洗手液的市场,让当时不知名的小品牌,一跃进入了行业的头部市场。
不管是向西方学习,向军队学习,还是向万物学习,华为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见万种人,干一件大事,在大机会时代,唯有学习才能赋能企业的持续发展成长”的理念,是值得每一个企业、个人学习和推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