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会保存在不同的语言中

在《世界历史中的蒙古征服》一书的导言部分有这样一段叙述:

......在蒙古帝国史研究的相关文献所使用语言的绝对数量上,从这些多语言文献的数量上看,最重要的也许是中文和波斯文,但也包括蒙古文、俄文、古斯拉夫文、阿拉伯文、拉丁文、古法文、日文、意大利文、亚美尼亚文、格鲁吉亚文、回鹘文和藏文等。没有人能够全部掌握这些语言。

有关蒙古人在中文历史的记录可能对于中文世界的读者而言莫过于《元史》了。再详细一点的史学著述以《元朝秘史》为最了。在中文历史中,蒙古人作为征服者入主中原腹地的时间不超过百年,这样短的时间对于中国历史浩瀚的时间长度来讲,很容易处于一个被忽略的角落里。蒙古人作为征服者进入中国历史中并成为中国历史中的一个环节,这其中的化解作用更多的依赖事实与时间。在某种叙述角度中,中文叙述中更愿意将中原文化的同化作用放置在蒙古征服史的过程中。

在中文世界中描述蒙古征服的历史多局限在中原腹地,并将这一段历史置于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但是我们也确切的知道,中原这一片疆域只是蒙古帝国疆域中位于大陆南方的一隅而已。如果只是从《元史》去了解蒙古帝国的历史,那是相当片面的。

幸好!历史不会只以一种方式或是语言叙述出来和保留下来!那么梅天穆的这本《世界历史中的蒙古征服》则是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视野和视角,从更为辽阔的疆域来描述曾经存在的蒙古帝国,也同时从多种语言遗留下来的历史中去观察蒙古帝国的遗存。

这本书就像它的书名中,蒙古征服的历史记录准确的说法是包含在世界史中,世界的组成部分是人口众多和记忆繁杂的,那么从不同记忆中拼凑出来的蒙古征服会更接近那一部分历史发生。也是从这些来自不同记忆中的历史中,我们才会真正体会”成吉思汗“的名字绝不仅仅是赞美,还有臣服之意。


在阅读梅天穆的这本著述时,让我想起日本历史学家杉山正明的著述《蒙古帝国的兴亡》和《忽必烈的挑战》,在日本讲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中,《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一册的作者正是杉山正明。在杉山正明的笔下,中国历史在辽西夏金元这一段记录中出现了不同的叙述方式,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在中国历史中的这一部分,在中原腹地疾驰而过的主角是契丹人、沙陀人、突厥人、党羌人、女真人、蒙古人等,且在杉山正明的笔下,没有像中国历史通常惯于接受的那样,依照“唐—五代—两宋—元”的历史变迁主线来呈现公元10到14世纪的中国史;相反,被很多人想当然地看做是阻断、破坏了本应由两宋来实现的国家统一大业的西夏、辽与金,不再仅仅是出现在音乐正剧里的几段不和谐的变奏或插曲,而都在本书中担当起积极和正面的主要角色,由他们来贯穿从唐到元这一时段的中国史进程。杉山正明很巧妙的对以尊汉为正统的观念提出了质疑和发起了挑战。

如果将看到历史的视野拓展一下就会发现,在中国历史中的蒙古征服史只是蒙古帝国历史中一部分,或者是非常少的一部分。在更为广袤的欧亚大陆上,蒙古帝国的历史才趋于完整。而这一点正是中文历史中较少涉及的部分。

梅天穆的历史视角和杉山正明的视角正好可以帮助中文历史弥补这一缺失的部分。我查阅了部分有关蒙古帝国的历史著述,正如我猜想的一样,在有关蒙古帝国历史研究中,中文叙述有些孱弱。而且中文叙述中,更多的是将中国历史进程作为主体,在其叙述涵盖的地理疆域中,也局限在中国这一地理框架中。如果再向北方的草原和西方的欧亚交汇之处,中文的叙述能力浅尝辄止,无力再企及那么辽远的地界了。

若是我们想了解更多有关蒙古帝国的历史,则需要借助更多的译著才能接触到蒙古帝国所创造的实际疆域,并知道蒙古帝国在后续的历史中所造成的影响。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四个帝国历史合并在一起才能构建起完整的蒙古帝国的历史。

在梅天穆《世界历史中的蒙古征服》这本书的索引部分,我们可以略微观察到有关蒙古帝国历史的不同叙述的来源和研究。虽然这部分主要是英文的资料索引部分对于很多人来讲都是难题,但这部分长达十几页的资料索引也提醒我们,蒙古帝国的历史并非只有《元史》那一部分。

由梅天穆对于蒙古征服史的概述中,提到非常有意思的几本书,它们是李志常撰写的《长春真人西游记》,马可·波罗游记口述的《马可·波罗游记》,伊本·白图泰的《伊本·白图泰游记》和志费尼的《史集》,当然还有脱脱编撰的《蒙古秘史》。如果探讨原始文本的话,《长春真人西游记》是用中文撰写的,《马可·波罗游记》是用意大利语撰写的,《伊本·白图泰游记》是用阿拉伯语撰写。《蒙古秘史》是用蒙语撰写的。这几本书可以说是为数不多有关蒙古帝国见证者所留下的现场描述。他们从不同的方向记述了蒙古帝国,也同时站在各自的理解上讲述了所见与所闻。这几本书中可能《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最大。至少在很长的时间里,这本书驱动了许多欧洲人出发寻找那个传说中的”黄金国度"。在哥伦布出海航行时,《马可·波罗游记》还是哥伦布的信念来源。

阅读不同语言记录的历史,有助于让我们认识到历史构成的复杂性。但更为重要的是,会让我们知道在我们已知的历史之中还存在着其他的历史。对于世界的认知,不仅仅来自口耳相传,还来自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世界的探索。如果只是将自己的历史认定是”世界历史“,那么我们会丢掉更多的世界。

放眼看世界不仅仅是意识到在我们的周遭还存在着一个更为广大的世界,也同时需要知道世界是由不同的人组成的。如果阅读历史不摒弃掉”先入为主“的历史观察视角,那么我们每天目睹所见日出之处到日落之处的世界多半会沉寂。我们也才会意识到在我们熟知的历史中,其实还参杂了许多秘密。而这更依赖我们是否有思考和勇气,去打开通往辽阔世界的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忆会保存在不同的语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