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弱者等待,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斯蒂芬·金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可能有些还看过不止一遍。确实,好东西都是值得反复观看,细细回味的。

《肖申克的救赎》又被译为《刺激一九九五》,是根据美国作家斯蒂芬·金的同名中篇小说《肖申克的救赎》改编而来。它于1994年9月10日正式上映,曾获奥斯卡奖七项提名、被称为电影史上最完美的影片。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豆瓣评分为9.7分,在豆瓣电影上排名榜首。

《肖申克的救赎》主要讲了波特兰银行的副总裁安迪·杜佛兰因为一场谋杀含冤入狱。在那座叫“肖申克监狱”的牢笼中,安迪认识了狱中的“大哥级人物”瑞德,两个人渐渐成了患难之交。瑞德能为狱中的罪犯们提供他们想要的监狱以外的一些物品,比如烟酒等,安迪就托瑞德帮他弄来了一把石锤和一张海报。

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牢狱生涯后,在一个雷电交加的夜晚,安迪终于靠着那把石锤和那张海报的掩护,成功逃离了那座高墙环绕的监狱。

关于这部影片,有人说主要是讲自我的救赎,有人说是讲越狱,有人说是讲自由与希望。但我从这部影片中看到的,不止救赎、越狱,也不止自由和希望;还有像坚持、信念、冷静、才智、感恩、“围城”等内容。

一、希望和自由

在这部电影里,我听到最多次的一个词语就是“希望”。无论身处何种困境,最不能放弃的就是希望。

牢狱生涯是漫长且“无希望”的,正如瑞德对安迪说的:“希望。朋友,我告诉你,有希望才危险,希望能把人弄疯,希望无用,你最好认命。”

可安迪不认命,尽管他成为了一名“罪犯”,将会被终身监禁,但是他心中始终有一种信仰,那份信仰是关于希望,关于自由的。

狱中的他坚持看书、雕刻,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还建立图书馆,帮助一些人拿到了高校文凭。在意外得到一张唱片时,他冒着会被关独囚的风险,将那首《费加罗的婚礼》通过广播放给监狱里所有的人听。

虽然大家都听不懂歌词到底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但是当音乐声响起的那一刻,在人们心中好像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似乎他们不是身处在肖申克监狱,而是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在大街上偶遇一家正播放着这首歌的音像店,他们静静地享受着那种久违的美好。因为在那一刻,他们感到了自己拥有前所未有的自由。

安迪也因此被关了两周的独囚,当他被放出来的时候,身边的人就问他是否值得,毕竟独囚的日子简直是度日如年。一个人被关在一间独立的黑屋里,没有人说话,没有阳光,吃喝拉撒都是在那一方小小的牢狱中。但安迪却说那是他过得最舒服的两周了,因为他有莫扎特相伴,音乐的声音,在他的心里,脑子里,那是别人无法夺走的。

二、信念和坚持

监狱里的墙壁是冰冷的,狱卒是残暴无情的,“罪犯”们都是没有尊严的。在典狱长和狱卒们眼中,罪犯们杀过人、犯过错,他们不过就是一条条贱命而已。就像安迪他们刚进入肖申克监狱时,典狱长对他们说的:“把信仰寄托于神,把贱命交给我。”

可是不管经历了怎样的不公与残忍对待,无论逆境或是顺境,安迪始终都是不动声色的,默默的洞若观火。他一直在努力的做着自己的事,常年如一日的用他那把小小的石锤挖着那条通向自由之路的隧道。

如果不是因为有着强大的信念和持续不断的坚持,或许安迪早已沦为和其他罪犯一样的境地,随波逐流,随遇而安了。

我们很多人在生活中做事时,一旦看不到一点希望,就会立刻放弃。如果我们在做任何事时,都能够像安迪这般坚持,或许不用二十年去坚持一件事,可能花上个五年十年的,距离成功都不会很遥远。

三、忍耐和原则

长时间待在狱中的囚犯们,唯一的乐趣就是在有新的囚犯进来时,会捉弄,恐吓他们。

很多人在刚进入监狱时,因为无法忍受这种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有的会半夜大叫,发疯。就像和安迪同一日进去的那个胖子,在受到其他人的打击和恐吓之时,内心崩溃,渴望得到狱卒们的拯救,不断地喊着“不是我,我不该坐牢的”。

可是来到了这座监狱里,如果还在指望着得到他人的救助,简直就是在痴人说梦。所以囚犯们在进入肖申克监狱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生存,学会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也要学会接受,接受自己已经身处黑暗这个事实。

安迪在刚进入狱中的前几年,身上经常会时不时的出现新的伤痕,但是不管是面对“三姐妹”的兽性大发,还是面对冷酷的典狱长和狱卒的残暴,他都能保持冷静、理性的思考。

他不是没有过反抗,只是他的反抗是无声的,寂静的,不为人知的。

作为银行家出身的安迪,有着熟练的“理财技能”,而这项技能后来也让他成功地在众多囚犯中脱颖而出,被典狱长发现并“重用”。

入狱之前的安迪是一位刚正不阿的青年才俊,可是在狱中却帮助狱卒们逃税,为典狱长洗黑钱。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一个人无论以前的本性有多好,在环境的压力之下都会沦为权利的附庸。

可是后来我转念一想,其实安迪只是更懂得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周边的环境来为他的最终目的赋能,他知道如何积累人脉,打通关系。只有帮助了典狱长,得到了他的认可,才不会被换房间,能够一直拥有那间独立的牢房,继续挖他逃亡时所用的隧道。

本以为安迪最后会一走了之,却没想到,他依然是那个刚正不阿的安迪,他还有自己一直坚守的准则,他清楚的知道所有的丑恶行为都应该被揭露。所以在他逃出去之前还不忘带走了所有的证据,最后让典狱长和警卫队长都纷纷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四、“围城”和友谊

监狱中的图书管理员阿布在监狱中被关了五十年,等他获释时,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早已不是当初自己见过的样子,变化太大。早已习惯了狱中生活的阿布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所以最后选择用自杀这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或许在别人看来,阿布终于离开了那座囚笼,从他的“围城”中得到了解脱,这本应该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对于阿布来说,他不过是从现实的牢笼走向了内心的牢笼,外面的世界会让他感到更加的恐惧和不安。

就像瑞德对朋友海伍德说的那段话:“他在此已经五十年了,海伍德,五十年,这是他唯一认识的地方。在这儿,他是个重要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在外面,他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假释出来的囚犯,申请张借书证都有困难。”

安迪在狱中的二十年里,好友瑞德对他的“照顾”是不少的,他们也当彼此是患难之交。阿布的经历,让安迪心中抹上了一层阴影,他害怕好友瑞德将来有一天能够出去时,也会像阿布一样,走上那条不归路。所以在他决定离开之前,他还在给瑞德信心,提前交代他一件需要帮自己完成的事,也正因为那件事,所以才让瑞德有了重新活下去的希望。正是因为有了安迪的鼓励,最终才拯救了好友瑞德,让他没有走上阿布的老路。

就像原著作者斯蒂芬·金说的:“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阿布的经历跟现在的我们很“相像”,或许一份工作,一个固有的环境也是我们的囚笼,当我们在那个环境下生存久了之后,渐渐地也会被“体制化”。如果有一天突然被迫改变了环境,一定是极恐惧,极不适应的。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会像安迪一样含冤入狱,但我们也常常会画地为牢,只是这“囚牢”可能是家庭、婚姻,也可能是工作、学校。但无论是哪一种,请一定要相信,只要我们不给自己设限,不放弃心中的希望,哪怕在自己的囚笼里,一样可以冲破束缚,奔向自由。

一部经典的影片就像一本经典的书籍一样,会因为你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年龄段以及身处不同的环境,每一次重复观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不管你在这之前是否看过这部电影,都推荐你一定要再去看一下,相信它不会让你失望的。

最后,影片中的这句话送给大家:“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到达,也触碰不到,那就是希望。”

弱者等待,强者自救,愿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放弃心中的希望,实现自我救赎!


图片来源:  网络 (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欢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弱者等待,强者自救,圣者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