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一开始就做,不停地做

12月的前半月,除了正常作息,我花了约4天空余时间,把历年(6年)微信收藏里的文章进行了分类整理。花了那么多时间,不仅因为收藏了很多,还因为是在手机上操作,很容易就被刷新,翻拉回去也需辰光。这欠下的整理债啊,总归是要加倍还的。

六个“钱包”

除此之外,想想有娃有苹果手机以来,还有几万张的照片没有整理完、硬盘网盘里多到爆的资料还没有全部归整和消化好……一开始没有养成随手归档的习惯,导致了很多资源闲置和调取使用的低效;而所积越多,更造成心理上的拖拉,觉得那是一个大工程,想想也头大。

真有这么多?

然年岁渐长,对环境、思维等井井有条的需求越来越高,终于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尾期,先把一件事情做好了。完成以后,浑身舒畅,更想继续完成下一个目标。有点像长跑后,疲惫劲很快过去,持续的精力充沛会让人继续下一场跑。

看到这样的分类,头脑一下子好清爽

改变其实从这两年已经开始了,我新着手做的事情(主要指工作和学习)都是一开始就做好了分类。比如,重启的工作:每个学生都有一套上课记录,我对讲过的内容了然于胸;辅导孩子功课:错题本是必做的,每学期按题型分类录入。

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接下来我最想要对十岁左右的女儿和学生做的是:对已有知识系统归类,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知识体系。

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比如微信碎片化阅读)。每次所得的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输出)。

日积月“类”,often以上

道理显而易见,做起来需要极大毅力。需要毅力的事最适合立新年flag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类,一开始就做,不停地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