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记得大四的时候去实习,我们住在一所中学的对面,每天10点多学校敲最后一道钟声后,就会放一段音乐,然后会问一句话“劳累了一天,你收获了什么?”
那时我就会跟着回想一下,自己一天收获了些什么。
如今,我还是习惯问问自己,今天收获了什么?
这几天的生活并算不上良好,最近几天都是在带孩子,怎么说呢,就是感觉自己不能投入地去做这件事。
最近的状态就是随时翻看手机,其实里面并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
不能用心的陪伴孩子,除了做我和孩子的两顿饭,屋子也没有怎么打扫,加上孩子淘气拿着玩具到处放,屋子里非常凌乱。
我虽每天在阅读和写作,但像是整个人从生活中抽离了的状态,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生活当中。
哪怕每天出去遛孩子,看孩子们一起玩耍,和院子里的奶奶们聊天。但总是觉得自己的内心里是空的,仿佛找不到什么意义一般。
02
不能说像行尸走肉,但是总感觉灵魂被抽离了一样。
心里面空落落的,不知道自己可以去做什么,亦或是觉得什么都不太有意义。
从前,我总是否认自己的这种感觉,我觉得这样的感觉是负面的,是不对的,我必须打压它,也不敢承认它的存在。
这样做的后果,其实和讳疾忌医差不多,就是不好面对真实的情绪,所以病只会越来越重。
我明明需要别人的关心,可是我装作不在乎;我明明心里不舒服,却笑脸相迎;我明明受了委屈,却选择咽进肚子里;我明明撑不下去了,却故作坚强……
于是,所有的一切都压在我的情绪里没有出口,直到自己再也承受不了。
03
有次看到文章里说,我们每个人都会被关系的大网牢牢的拉住,保护住,一个人被越多的人在乎,他就越幸福,越快乐。
同理可证,一个人被越少的人在乎,其实他就越边缘化。
我自己呢?我写下那么多的美好句子,我也在心里觉得我自己是幸福快乐的。
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时不时会有孤单浮上心头,为什么心里总是空落落的?这些真实的情绪累加,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不得不去认真地面对。
越来越觉得,理解是人世间最美好的词汇了,不被人理解是令人痛苦不安的。
我是独生女,但是成长的断续本身让我非常敏感,后来与母亲和解,两个人能彼此理解。但遗憾的是,母亲在我大学时就生病离世了。
虽然我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我与父亲本身就没有多少情感累积,现在,哪怕父亲也只有我一个女儿,但其实并没有为我着想太多。
对继母没有什么要求,一直都是客气疏离的,也不住一起,也不怎么联系,见面了也就是疏离的亲戚。
所以,我一直以来非常孤单,生活也没有什么人提点。
我刚刚工作的时候,父亲还没有退休,他平时在乡下上班,周末就回城里和继母团聚。他们不排斥我去,但是去了那里,始终感觉不是自己的家。
所以,我便常常一个人在学校过,有时甚至害怕放假,因为放假了,那种孤单的感觉更严重,无家可归。
04
后来,就是和朋友们出去玩,旅游什么的。
但始终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我缺乏的是家庭的温暖,一个人孤孤单单的。
生活那么苦,一点甜就可以填满了。
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会在最终选择了错误的爱情和婚姻吧。因为没有人提点,我根本不会识人,或者说太单纯了。
我记得我发现过很多细节,甚至跑去问了我一个亲姑姑,但是她却没有给我好的建议,甚至是直接把我推进了深渊。
亲戚虽然多,但都是各自忙各自的,平日里父亲与我没有任何交流,几个月都不会联络一次。
我就是在这样的极端情感匮乏的情况里生存,每每想到都会泪水连连。
所以,最后的结局也是可以想见的吧。
05
我知道,可能很多人会批评我矫情,20多岁后的人生要自己开创啊。
那是因为他们一直是幸福的,他们不知道长期在感情沙漠中的人是怎样的境地。
是的,可以说着让自己的内心更开阔,自己给自己力量,其实做起来真的很难。
一个商量的人都没有,世界之大,无一人在乎,这样的痛有多少人懂。
可以说阅读在一定程度上救了我,但是却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
有时候非常的迷茫,我知道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知道我唯有自救,因为我的身后空无一人。
泪水连连,我脆弱不堪,但是既然别人都冷漠不在乎,那么就让我好好的关心自己吧。
即便世上无一人在乎自己,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宝宠。当自己都不在乎自己了,可能我才是真的没有希望了。
生活多艰难,望自己可以坚强,可以把日子过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