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教室里的“闲书”

图片来自网络

前几天学校里举行期中考试,我在一间教室里监考。这是一个高二年级理科班的教室,学生照例把教室里的书全都搬到走廊上。以前监考,我总能从这些被搬到走廊上的书里找到一些《读者》《意林》《青年文摘》之类的杂志,或者《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之类的报纸,或者《高考作文素材》《高考优秀作文选》《作文与考试》之类的教辅书,或者《平凡的世界》《一九八四》《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之类的文学名著,或者是大部头的《唐宋诗词鉴赏辞典》等。但遗憾的是,现在我只看到了一本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其余则全无踪迹。

我抬头看贴在教室门外的班主任的标牌,是一名物理老师,我再一想年级主任,是数学老师。我想这下全完了,这一班的学生基本没救了,缺乏中外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渐染,以及丰富的先进思想的开拨引领,或许可以断言,这一班的学生明年的高考不会有多大起色!因为这里没有读“闲书”的氛围,或许也是思想的荒漠。有人会觉得我这样看有些武断,但我有我的理由。

先来澄清一下什么是闲书。与考试无直接关联的书,不可能出现在考题里的书都算是。“学生看这些书纯属瞎耽误功夫,会影响成绩进步”,这是学校里很多领导、年级主任、班主任,包括一些语文老师根深蒂固的看法,也是众多家长的心声。班里有人看这样的书,书会被没收,人还要受到责罚。于是就会出现我监考时从学生如山的书堆中只找到了一本“闲书”的情况。

图片来自网络

把一些本来营养丰富的书不分青红皂白都归类为闲书,实则为不负责任的近视行为,以这种心态来备考,学生的眼界只能越来越窄,结果只能跟预期越来越远。再说,简单粗暴地把书分为有用、无用之说也值得商榷。有些书这会儿有用,用完就尽可以扔掉,现在中学生手里的诸多课本教材就是如此。而有的书则有大用,它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但这些书已被“灭迹”。往往是这一类书,领导、老师、家长看不到它的潜在的巨大的影响力,断然把它从孩子身边拿走,屏蔽掉孩子本该开启的心智启蒙,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就人为地缺少了一节最重要的课程,其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就像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孩子的营养跟不上,等到成年后再补,多半是于事无补一样。

放任教室里清除一切所谓的闲书,是一种自戕行为,其根源在于被当下所谓的成功学糊住了双眼,背离了人性和良知。校长们老师们家长们学生们要成绩,也不能把教科书教辅书以外的书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都割裂开来。学生们没有一点常识,没有一点情怀,只有训练和考试,是无法取得预期的成绩的。因为生命不是一堆肉,而是灵肉合一的有机体。一位十七八岁读高二的学生写一篇《给父母的一封信》的作文,里面有这么几句:“回想一下你们初为人母的那个夜晚,星星很亮,月亮很圆。伴着孩童熟睡的面庞,你们安然地进入了梦乡。”试想有什么样的父母在生了孩子的那个夜晚可以睡得如此香甜?学生何以有如此天真的怀想和“不近人情”的认知?答案哪里有?所谓的闲书里有,生活里有,惜乎这些都已被爱护他们的师长给咔嚓掉了。

把教室里的“闲书”都清理干净,这么做就是为了学生吗?这么做就一定正确吗?我倒觉得这么做对学生构成了文化的侵害,因为没有了“闲书”的滋养,学生的思想体系就不完整,精神家园会有残缺,人文关怀缺位,也形不成该有的价值观。至此,学生们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只会干别人规定好的事,绝不会自己去创造,更不会体悟到生命的绚丽多彩。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说教室里的“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