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化是怎样的一种表现?

王金现

团体学员B突然提出要退出团体,让我猝不及防。上一周的课程当中,他还热情地为大家服务,提供教学辅助的设备。

我要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经于找到了一缕的蛛丝马迹。在上一周课程结束以后,学员A,就是这篇文章中我要写得钻进情绪口袋里的人,在课后,跟B发生了一些冲突。

冲突的并不激烈。钻进情绪口袋里的学员A,感到很愤怒。认为是学员B在课堂上的发言当中触怒了他。A采取的策略是:谁让我不舒服我就怼回去,让对方不舒服。

搞明白了学员B退出团体的原因,我感到有些内疚。因为我没有定好团体规则,以避免课程之外学员的冲突。

凡事发生都有意义。于是我决定在团体课程当中呈现出这一情景。让大家得到学习。

在课堂上,我找来两把椅子,让A坐下来,想象B坐对面。当着大家的面,让A表达对B的愤怒。

A的表情逐渐变得凝固。脸色变成褐红色。他嘟嘟囔囔说了一大堆话,甚至动手动脚去踢空着的B的座位。大意是说在上一次课程当中B的一些评判,让他感觉很受伤很愤怒。

A表达完情绪以后,我让他在B的座位坐下交换角色。体验一下B的内心感受。

A很快进入到B的角色当中,脸色变得有些狐疑。我问他内心发生了什么?他说B其实只不过是课程上随便说说,并没有想要伤害A,内心有些无辜感。

A体检了B内心的感受之后,发现自己的愤怒和受伤,几乎与B没太大关联。纯粹是自己的情绪而已!

我让每一个学员都拿过来一个抱枕,代表自己的情绪。A抓过一个大的抱枕,一头就要钻进去。说自己有太多的愤怒和受伤,以及委屈的感觉。

真相逐渐浮出水面。A在日常生活当中,就是那个钻进情绪套子里的人。

当一个人被情绪蒙蔽的时候,他看到的都是自己的道理。他看不到客观真相,也看不到其他人。钻在套子里,把外部所有的人和事都当作了自己的假想敌。自己变成了愤怒的斗士。对全世界进行战斗。

当A看清这些真相以后,他呆坐在地板上好久好久。

此情此景也触动了在座的其他学员。大伙纷纷梳理自己跟情绪的关系。有的学员紧紧的抱着抱枕。似乎抱着自己的情绪,才能感觉到自己有一些力量。似乎跟这些情绪待在一块儿,才能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根本无法把自己和情绪分离开来。

我尝试着对大家说。把那个情绪的抱枕稍稍分离开一些,看看能不能放在地上,只是看到它。

有的学员表现得很艰难。在他们的意识当中从来没有这样的一种概念。就是情绪分化的概念。

在生活当中又有多少人是这样的情形呢?他们被情绪淹没了,被情绪掌控着。经常做出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情绪化就是这样的一种代表。

我逐个地询问学员在这一情境当中的学习收获。

大家纷纷发表感慨。

一是觉知。当情绪来临的时候,能不能及时的觉知自己的情绪?很多人对自己的情绪根本没有深知;有的人是事后才会感到后悔。

二是反思。当一件事情发生之后,有没有反思的能力呢?即站在旁观者角度审视自己,反观自己的表现。

那些严重情绪化的人,一直活在自己的情绪之中,是没有觉知和反思的能力的。

情绪化模式在人际关系当中通常具有非常大的杀伤力。

有学员哭起来起来。说自己从来没有意识到情绪对自己有这样大的影响。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被情绪掌控之后,一直在伤害着自己亲近的人。

课后,学员A这样总结:

在王老师的引导下,我才发现(自己的情绪模式)。他人的几句话,只要让我觉得不悦。遇上心绪凌乱的我,负面情绪就成了一个口袋,完全把我包围。我被它淹没,被它吞噬。那时的我已不是我,是隔着厚厚的愤怒层,委屈层,向外战斗。我是满血复活,热血沸腾的战斗侠。

在家里,我何尝不是这样,老公的看手机,孩子不主动写作业。很容易成为导火索。

都是你们的错!

甚至我常常后悔结婚。我本来就是要单身到底的,为何又生两个孩子折磨我?我内在的负面情绪很容易被点燃。

当学员们能够以觉知和反思对待自己的情绪,新的目标又呈现了出来。情绪是属于我们自己的,还是归咎于他人呢?

比如说, A的愤怒到底跟B的评判有多大的关联呢?只不过是一个外在的引发因素罢了。

换句话来讲,他人让自己不舒服,那并不是对方的责任。感觉不舒服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所以怼回去完全是没有道理的。这就是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学员A很难接受情绪属于自己的这个观点。他一直认为自己的愤怒是因为别人做错了事情。

而事实上,面对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情绪反应。外部发生的事情,只不时空是引发个人情绪的一个因素。关键是个人内心的情绪反应。因此,感受根本跟他人无关。只有自己才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当然一个能为自己情绪负责任的人,首先是能够觉知自己情绪的人,是有反思能力的人。没有这些基础,缺乏情绪分化能力,那是无法为自己的情绪负责任的。

亲爱的伙伴们,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没有和A一样,是钻进情绪的口袋里的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情绪化是怎样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