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村野童趣(五)2

五年级转到大队部的新村小学就读。不记得那一年,要求全国统一在秋季招生,就多读了半年。

作者2019年10月3日拍摄于新疆交河故城

记忆中的小学,是一个“回”字形建筑群,中间是操场,主楼座北朝南,一层砖瓦房,有五间或者六间,记不清楚,较古老,像汉字“凸”的结构,中间突出部分像个有顶棚的阳台,三面敞开,地基高于地面二三十公分。其东南角屋檐下悬挂一个铜铃,有盘子大小的直径,铃下垂一根小绳,只有大人的高度才能拿到,防止调皮的孩童乱拉发出声音,这是上下课的号令。

在记忆中,铜铃时而会发出上课的急促声,让人心跳,也会发出下课时舒缓悦耳的“噹噹”声,让人轻松愉快。

教师的办公室位于主楼的中间。虽说是办公室,其实就是教室,里面放着很多办公桌,有五斗桌,但大部分是两个抽屉的书桌,桌上放着一摞一摞的作业本。这个地方是我害怕的所在。没事绝不会去,一般会绕道走。

主楼的右前方,西面,有一片教室四间以上吧,平房,像是新修的,课桌是单独的还是条板,记不得了。

主楼南面有一间小榨油坊,是那种手工作坊。一颗很大的树掏空,里面放置榨油的原料,打上木塞,用一根包着铁,吊在房梁下的撞木,用劲去撞。像是寺庙里撞钟一样,会发出很大的嘭嘭响声。

榨油前,要翻炒原料,通过加热,让油脂渗出。炒锅安装在一个斜面的灶台上,用铁锹从下面铲动,由于重力的作用,上面的原料会滑下来。用铁箍,稻草,把炒熟的原料包裹在铁箍里,一片一片竖着叠在一起放置在树洞中,通过撞击挤压榨出油来。

当榨芝麻油或者花生油时,那种香味会飘进教室,加速了我们的饥饿感。下课后,我们会跑去榨油坊,扳点秙饼放在嘴里咀嚼着,脸上会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主楼的左边,记得不清楚,有一颗白桷树,现在仍在,枝繁叶茂。应该是学校唯一的留存。

来到小学,先在西边的辅楼就读,班主任老师姓涂,叫涂申如。是从我家前村小学调来的,原来就是我的老师,那一年我12岁。

涂老师,瘦高个,一脸严肃,好像从没有见过他笑过。要求严格,我很怕他。来完小不久,就得出血热死了,那年是1972年的样子,夏天,用拖拉机拉走的,大家都很害怕,老师走时很年轻,大概三十几岁的样子。他是文革前的师范生,记得他的毛笔字不错,看过他练过。

听同学提起肖赛亮老师,有没有教过我,不记得,我只记得他的油画画得很不错。

在花名头万家村头的105国道旁,竖着一块很大的粉墙,上面画有主席的画像,肖老师就是画师。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打格子画画,印象深刻,就记住了。这类画像在朝鲜看见很多,几乎每个路口都会有。所以,去朝鲜,同游的伙伴说是怀旧之旅,恰如其分。

肖老师是抚州人,下放知青。因文化高,调来学校任教。问过同学有没有再见过肖老师,都说没有,遗憾得很。挺好的一个老师,听说学生很喜欢听他的课。

值得一提的是万冬柏老师,高大帅气,检上了飞行员,家里不让去,留在乡下。从泛黄褪色的合影中仍然可以看清那张英俊的脸庞。万老师教数学,抽烟,喜欢篮球、打牌。讲话有磁性,不刻板,有杀气。是学校少有几个有威望的老师之一。

前面说过,由于涂老师教过我,可能把我的情况给其他老师讲过。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当上了数学课代表,收发作业本就是我的工作。这样就少不了跟万老师打交道,怕他而又不得不去他的办公桌。

万老师教学特别认真,班上有调皮的学生不听讲,老师用右手指扳断粉笔头,弹将过去,有准头地击中做小动作的同学。

七十年代初期,学风不是很好。文GE似乎没有过去,愿意学习的人不是太多。加上农村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记得课本比现在的薄多了。愿教的老师也没有办法,我幸运的就是遇见了万老师,他会用手指一指我说,到我办公室来。我会战战兢兢去他那张老旧的办公桌前,低下头来,听他训示。他拿出一本泛黄的、厚厚的数学书,翻到某页,指着说做这几题,我就老实地坐在老师的办公桌前,认真的做着题目。

老师倒是跟办公室的同事谈天说地,根本就没有我这个人似的。不是每次都能做出来,实在无法做出,只有硬着头皮问老师,万老师就会耐心地讲解。有时其他的老师也会过来帮忙,这幕情景,过去了45年都能牢记!

这种“开小灶”的学习,断断续续,直到中学毕业。为我的数学课程打下了结实的基础。


第一章 涂家围子(上):1  2  3  4  5  6    第二章 涂家围子(下):1  2  3  4  5  6


第三章 搬迁到下赋策  :1  2  3  4              第四章 村野童趣(一):1  2  3  4  5  6


第五章 村野童趣(二):1  2  3  4  5  6     第六章村野童趣(三):1  2  3  4  5  6


第七章 村野童趣(四):1  2  3  4  5         第八章 村野童趣(五):1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八章 村野童趣(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