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第一次看这本书是因为网友推荐的。

读完后很伤感,为了家珍的死、凤霞的死、苦根的死,对富贵产生了怨恨。

第二次看这本书,是需要写一篇读后感。

这一次读完后,让我感动的是富贵对于生活态度的改变。

为了让家人生活的更好一点,他挣扎过、奋斗过。可是面对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去,却又无能为力,这种感觉让人厌恶,却又无可奈何。

读到最后,留在脑海里的也就剩下了一人一牛一黄昏。

莎士比亚说:“To be or not to be,It's a question.”(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

用这句话来诠释徐富贵的一生,应该是再合适不过了。

徐富贵是地主家的孩子,爷爷是地主,父亲也是地主,殷实的家庭环境让他娶了一位好妻子。

父母的不作为,让他沾满恶习,吃喝嫖赌一样都不少。

最后在他人的诱引下,染上了赌瘾,输了钱。父母为了替他还债,变卖了所有家产。

一夜间,一个富家公子变成落魄乞丐。

在父亲死后,他扛起了家庭的负担,为了生计努力着,拼搏着。

然而命运如此不公,在进城替母亲寻药的途中,被官兵抓走,当了壮丁。当经历波折,终于回到家中时,母亲已病逝,女儿也变成了哑巴。

夫妻俩为了供儿子读书,送走了女儿;却又因为舍不得女儿而将她接了回来。

来来回回,儿子因抽血过多而死、女儿因难产而死、妻子因伤心过度而死、女婿因事故而死,孙子因吃多而死。

经历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最后只留富贵一人在这个世界上,只为了活着而活着…,或许也是为了家人而活着。

至少他在,就有人还记得他们…

家珍,是让我最心疼的一个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却又佩服她的坚毅。

家珍嫁给了徐福贵,为他生儿育女,劳苦了一生。

我还记得书中是这样形容她的:

早上几年的时候,家珍还是一个女学生。那时候城里有夜校了,家珍穿着月白色的旗袍,提着一盏小煤油灯,和几个女伴去上学。我是在拐弯处看到她,她一扭一扭地走过来,高跟鞋敲在石板路上,滴滴答答像是在下雨,我眼睛都看得不会动了,家珍那时候长得可真漂亮,头发齐齐地挂到耳根,走去时旗袍在腰上一皱一皱,我当时就在心里想,我要她做我的女人。

在富贵因赌博久不归家时,她挺着七个月的身孕跪在地上苦苦哀求着。

在富贵输光的家产后,她只是说,只要你以后不赌就好了。

在富贵被抓走后,她一个人照顾着生病的婆婆和两个幼小的孩子。

在富贵回来后,她只说自己没有照顾好他们,对于艰难困苦却只字未提。

在饥荒的时候,拖着病重的身子,去城里找父亲要了点米,回来只说了句,总算能让你们吃上一顿好的了。

就是这样一个女人,用自己弱小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

她这一生,为了富贵而活、为了孩子而活,却唯独没有为自己活过。

她曾有机会走了的,只不过她选择了回来。

也许以后还会再读这本书,也许不只一遍。当自己经历的多了,也许又是另一种领悟了。

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我们没有选择,但既然来了,那就不如拼尽全力。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活着,仅仅是为了活着本身。


经典语录

1.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2.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挨着一个死去,我还活着。

3.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来当和尚。

4.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

5.没有什么比时间更具有说服力了,因为时间无需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

6.最初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来;最终我们离开这个世界,是因为不得不走。

7.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

8.作为一个词语,“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9.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也没有一个人生是能够替代的。

10.人老了也是人,是人就得干净些。

11.死亡不是失去了生命,只是走出了时间。

12.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对善与恶一视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