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教育

晓哲分享给我一个好故事

故事的的主人公是一位中国妈妈,和一位按照自己意愿生活的新时代女性。

以下用QA的称呼来分享

Q:一位好奇采访者

A:女,60岁,大学计算机老师


Q:给我讲讲你的经历呗?

A:我60年出生,刚出生就遇上三年自然灾害,吃不饱饭。66年我6岁,文化大革命开始啦,我又没机会去上学。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我又赶上上山下乡,16岁被下放到宁夏农村参加劳动,在农村一年多后考上大学。大学学的是有机化学,现在教的是计算机。在我6岁那年,我爸爸因为家里成分太高被批斗,我妈妈又生病刚做完手术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我姐姐照顾比我更小的弟弟,我照顾生病的妈妈。我一辈子吃了不少苦,我觉得人活着就是要坚强,人的可伸缩性也很大。

Q:文化大革命那段经历对你有什么影响?

A:我眼看着我爸爸背上插着牌子跪在台上被人批斗,我内心特别恐惧,一直到现在都特别胆小。我爱人知道我回家,她就躲在门后吓唬我跟我开玩笑,我惊恐的样子他都惊呆啦,他再也不会跟我开吓唬我的玩笑了。我爸爸因为被批斗他就教育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要张扬,要脚踏实地地做事。很多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的人一直到现在都还在怨恨。

Q:你也受了很多苦。那你怨恨吗?

A:我不怨恨。我一直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善有恶,我只愿意去看鲜花与阳光,对于恶我无力改变,但可以选择不听、不看、更不参与。我爱人有个朋友是开公司的,公司做得很大,他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他说他阅人无数,但从没有见过我这个年龄的人眼睛如此清澈透亮,内心像小姑娘一样充满美好的向往。他这样说我很高兴,我就希望我是一个内心有光的人。有的人看见我就打听我孩子在哪里工作,挣多少钱,我很不喜欢回答这些问题。

Q:我不问你孩子挣多少钱,但我很想知道你女儿的成长经历。

A:我女儿小学跳了两级,16岁考上上海交大。她报考志愿的时候,她爸爸想让她报考清华大学,因为他自己当年想考清华大学没考上,他想让孩子弥补他当年的遗憾。我女儿自己想考上海交大,我力挺我女儿。我跟我爱人说,自己的路自己走,你没有权利让女儿弥补你当年的遗憾,女儿应该去走自己的路,然后我女儿就报了上海交大。她去上大学的时候,我们问她需不需要去送她,她说不需要。然后她自己背着双肩背拉着行李箱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去报到,她报到的时候接待的老对她印象很深刻。很多考生都有家长去送,有的考生甚至是一大家族的人都去送,我女儿那时候个子还没有完全长成,她最矮小,一个人去报到,一个人办理所有的入学手续。她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很兴奋、很骄傲,她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她大学的时候,作为他们学校代表队成员之一参加一个国际性大赛,得到了国际金奖,还得到了2万块钱奖金呢。我鼓励她积极参加竞赛,参加竞赛是一个寻找差距、快速提升自己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Q:你女儿16岁能考上上海交大,她小时候你是怎样培养她的?

A:我没有刻意培养她,不得不承认人的天分是有差异的,她天分确实好,她学习可以毫不费力很快学会。她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建筑学,她修了绘画课,一个学期结束的时候,她的老师说你领悟力太好了,在我之上,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你了。我女儿当时就跟我商量想从上海交大退学重新参加高考考艺术,我当时觉得从上海交大退学很可惜,就劝她不要退学。她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后,依然想学艺术,现在她又去英国读书了,学她喜欢的绘画。如果是现在的想法,我会同意她从上海交大退学,因为她内心的愿望是阻挡不了的。但命运自有它神奇的安排,她虽然没有成功退学,但她在上海交大遇到了她现在的爱人,我那个女婿可好了,我特别喜欢,给你看他们俩照片。

Q:你女儿好漂亮,气质也很独特,你女婿也很好。

A:她学艺术,品味很好,她很会穿衣搭配打扮自己,也很会布置家。她结婚的时候,她爱人是广州人,他们在广州买了房子。我女儿自己设计,自己挑选建筑材料,自己告诉装修工人要怎么做。她房子装修好的时候,我去广州看,心里暗暗赞叹女儿真能干。

Q:你女儿在广州那几年,你经常去看她吗?

A: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年过年就去看她,去了就和亲家一家人聚聚。刚开始还挺高兴的,后来我就不爱去了。

Q:后来是什么原因不爱去了呢?

A:我女儿不想生孩子,亲家母催我女儿生孩子,我女儿不听她的。我去广州的时候,亲家母就跟我说让我催我女儿生孩子。我就跟亲家母说我们作为长辈不要干涉孩子们的生活,他们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亲家母听不进去我的话,我去一次她说一次,后来我就不想去了。

Q:中国母亲对儿子的影响蛮大的,如果她婆婆一直在儿子面前催他们生孩子,你是否担心会有对你女儿不利的后果呢?

A:我女儿很独立有担当,她自己能承担她所做决定的后果,我放心地让她去做自己的选择,走自己的路。

Q:你女儿在广州那几年做什么呢?

A:她自己开了个设计工作室,那对她来说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事业,她遵从内心做自己喜好的事。有一次朋友聚会,有个妈妈得知我女儿开公司就问我,她女儿也开公司,但经常遇到别人欠她的钱她要不回来,她问我女儿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我说我不知道,我女儿没给我说过这样的问题。她就让我问问我女儿是怎么做的,然后把经验告诉她,她再转告给她女儿。当那个妈妈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知道她女儿遇到的问题是她包办代替的结果,我劝她放手让她女儿自己去处理。她依然不依不饶地问我很多细节问题,我就不再回答她的问题了,我觉得她很愚蠢,我的话再给她说一遍她也依然不明白。

Q:你女儿现在在英国怎么样?

A:她们学校有一次举办学生作品展,有个画商去参观,那个画商只看中了一副作品,就是我女儿画的。我知道我女儿内心很美好,她的作品一定是打动人的。她现在有时候会加班熬夜地工作,但她乐在其中。

Q:你和你女儿是什么样的关系?

A:工作上各自独立,生活上在需要的时候互相帮衬,我们是能聊天的朋友。不仅跟我女儿,跟我爱人也是这样的关系,我爱人喜欢看《道德经》,他看了有感悟就会说给我听。我最近喜欢看王阳明的心学,我看了有感悟也会说给他听。

Q:听你讲你女儿,我想到了纪伯伦的一首诗《论孩子》~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A:这是《先知·沙与沫》里的一篇,我也喜欢。

Q:你现在平时都做些什么呢?

A:我平时在家喜欢写毛笔字,差不多每天能写一个小时,我的书法作品今年参加首都教职工优秀书画作品展还得了一等奖呢。!

Q:你爸妈还好吗?

A:我爸已经去世了,我爸去世前呼吸困难的时候医生问我们要不要上呼吸机。我妈当时犹豫做不了决定,我说不要用呼吸机,后来我爸就平静地走了。

Q:能用呼吸机延长你爸的寿命,你选择了放弃,你不怕别人说你不孝吗?

A:我不怕,我只想如何做是对我爸真正地好,我爸去世后我生活特别顺利,我觉得我爸在在天上保佑我呢。

Q:你妈现在怎么样?

A:我妈现在住在我们家,80多岁快90了。人老了就跟小孩一样,说生病就生病,她生病的时候我就她做饭、洗脸、穿衣、端屎端尿。我有时候来学校上课,我爱人也会帮我做这些,但我很过意不去,所以我上完课就赶紧回家。我妈病好了就是一个可爱的老太太。

Q:你对你妈真好!

A:我妈是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批大学生,那时候国家建设急需人才,我妈学的是地质石油,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她一辈子就为国家做贡献了。就算她是别人家老人我都应该对她好,何况她是我妈。

Q:你对现在的年轻父母教育孩子有什么看法吗?

A:现在有些年轻父母太焦虑了,孩子不喜欢上辅导班,父母看别的孩子上也要求自己的孩子上,说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起跑线在哪里呢?教育孩子考验的是父母的格局,格局大才能有定力,才不会随波逐流,随风摇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