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人的思想蜕变轨迹

研读初中语文课本的古诗文发现:一些文章作者写的背景往往是失意不得志之时,如陶渊明写《饮酒》,王维写《使至塞上》,刘禹锡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柳宗元《小石潭记》,李白《行路难》,欧阳修《醉翁亭记》,范仲淹《岳阳楼记》 ,苏轼《水调歌头》,江城子 密州出猎》,所表达的情感无不流露出人生低谷时的心境变化。

这些人试着通过语言文字作为情感发泄解脱的一个渠道,将内心真实的情感融在了文字里,让读者从中去感受。对于这些我仅仅是表层认识和感受,并未深度思考。

程翔在《程翔与语文教学》中,结合高中课本单元课文,对此做了深度分析,我从理性上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读完,感受颇深。现在把有关分析摘录分享。

程翔老师认为“从屈原到苏轼,中国古代文人苦苦探求精神自我解脱的途径,到苏轼才走完了这条漫长艰难的探索之路。”

“屈原是中国第一个遭遇政治挫折而自杀的文人。一生忠军报国,心怀美政才干。但是楚王昏庸,远贤屈原苦心经营中招流放,最终以死明志。这种执着的精神对后人的影响巨大。司马迁在《史记  屈原列传》中称赞他“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陶渊明相对屈原就显得轻松很多。他没有屈原在政治上的地位高,也没有遭遇屈原那样沉重打击。陶渊明只是不愿意为五斗米折腰,挂冠而去,少了一份沉重,多了一份潇洒。“少无适俗运,性本爱丘山。”“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他把自己沉醉在山水田园之中,不再有屈原式的哀怨进入了一种诗化的人生。他从心灵上彻底挣脱富贵,来了一次精神超脱。它能调节自己的精神这不能不说中国文字的一大进步。

“随着大唐帝国梦断“安史”,是人们才真正体会到屈原的痛苦转而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李白的文人远比陶渊明更加浓郁,他狂放不羁,傲视权贵。在长安三年,他本想一展报国之志,终未如愿。于是,他常吟悲歌,写了千古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的诗歌谈笑间写悲痛洒脱处透隐情。李白则是集儒、道、侠三家于一体。这是文人精神的又一次自我解放的超越,苏东坡突围做了铺垫。

“白居易在这方面就显得有些“拘泥”。云和十年,白居易因越职言事被贬官浔阳。地精的得意与豪华和浔阳的寂寞与荒僻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白居易来不及自我调整而陷入极度的悲哀之中,他几乎不能自持。好在他经历了短暂的痛楚之后获得了恢复,很快超脱。

“宋代,政体的危机使文人彻底理解了屈原。有了屈原这于历史中的先在,中国士子也就有了一种文化信念。凭着这种信念的支撑,一些有气节的中国士子面对的统治,面对新的精神难题,开始了自己顽强的精神抵抗。

“宋代苏轼的横空出世,为仕途上坎坷不平的知识分子打开了心灵上的桎梏,实现了精神上的超越,为文人的精神解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苏轼因“乌台诗案”贬官黄州。在黄州期间,他不但没有消沉,反而很好的利用了这个机会,深刻反省,冥思苦索,和古人对话,与宇宙相同,圆通,旷达。

“苏轼的这一突破,在于为后代文人提供了生存智慧的范式和审美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随遇而安。用审美的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皆有可观。他打通了三教,又不拘于三教做到了出入自由。

从屈原到苏轼,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轨迹。是一个不断探索的漫长过程,是中华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你可能感兴趣的:(古代文人的思想蜕变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