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爵上面两个小柱子是做什么用的?——从“爵”说到“斝”,从“丁”说到“矛”

1. 丁

这两个“小柱子”与青铜器上的“乳钉”含义同源,源于“钉”而称“柱”。

钉即“丁”。小篆字形通“个”,写作“入,竖”,可表两相不同,互动交替而连,一体演进。所以,丁既表示个体,也表示个体之微与集体之大。丁,像一个“钉”,生命的能量来自光的赐予,如钉刺入,使个体生命被激发,凸显如“钉”。两个丁构成个体之间此起彼伏的传递关系关系。生命之间彼此传递能量,就是传承生命之“乳”。生命之间,两相互“乳”,彼此为“丁”,就是“乳钉”。

两“丁”如阴阳两相的互动,如“人”字的一撇一捺。人,字形源于“入”(题记),光入生命,激发粒子与粒子之间的彼此传递,体现为生命之间的互动、交替、相互约束、相互转化,就是不同个体之间不同而连接,共同演进的关系,以之把握人生发展的方向。“丁”(由诲女,知之乎)的甲骨文字形非常丰富,有方形、圆点形、也有“钉子”形,与之对应,青铜器上的“乳钉”也有方形、圆点形、圆柱形,含义互通。

1-5《甲骨文编》,6-9《金文编》,10-11简帛文,12《说文解字》丁(1通口,2通一,5通示,7通曰,9通厶,11通月,11通丂,12通个)。1.二和两竖相合。2.一。3.六或终,一。4.圆。5.一,竖。6.黑色实心的点。7.口,一。8.实心倒三角形。9.倒三角形。10.实心的弧形。11.上弧形,撇。12.入,竖。

丁:1.光分而存于生命;从分又合,分合同在;两相互动联系,不断角动转化。2.生命就是光。3.光之所居;两相交替、传递一光,终聚为一。4.零;频频互动互化、相互包容。5.光赐生命、演进增长。6.光激发生命,生命吸收光。7.光在内,持续分合,谐调聚合,终合为一。8.光充满生命、往复循环。9.光往复循环,从土而去。10.生命频动。11.光使生命频升而返;频频赐予,频频赐出。12.两相不同,互动交替而连,一体演进。

2. 柱

柱即“主”(一以贯之四),甲骨文写作“左右弧形组合倒写的入,会合形,屮,入”,表示频能连接而返,源于本来相合,通过生命不断往复,不同的频连接,生命成长。小篆写作“小,王”,表示光频分散而小,彼此切交转化,谐调合一,合一成长,共聚于王左右,聚合点滴,终至成王。柱,楚简帛写作“木,捺,于”,表示生命如木,阻挡偏振光,光被牵引而入,赐入而分,光不断注入,也使生命不断被改变而成长。生命从丁成长为“柱”,自“主”而来,自主而共生,生命之间分而共聚、彼此相助、共同增长。

1《甲骨文编》,2《说文解字》主,3楚简帛:柱。1.左右弧形组合倒写的入,会合形,屮,入。2.小,王。3.木,捺,于。

主:1.频能连接而返,源于本来相合,通过生命不断往复,不同的频连接,生命成长。2.光频分散而小,暗中彼此相谐,彼此切交转化,而能合一成长;本出于王,以王为基,共聚于王左右,聚合点滴,终至成王。

柱:生命如木,阻挡偏振光,光被牵引而入,赐入而分,光不断注入,也使生命不断被改变而成长。

酒以葡萄或粮食榨取蒸馏而成,“酒不醉人人自醉”、“酒逢知己千杯少”,酒是生命彼此交流、精神统一的像。酒爵上的双柱,让饮者关注生命的精神,从上赐予,也向上升华。生命之间不同,而同侍一神,所以精神交流,必然长久共聚。如酒彼此激发、日久而醇。个体之间的互动,不仅物质联系,更重要的是建立精神联系的统一纽带,才有国家和民族的传承。

所以“钉”与“柱”之间有同源性,但它们之间也有发展性。二里头遗址从夏至商早期,较早的爵有乳钉或圆饼纹而无柱,之后出现立柱和乳钉并存。例如,被称作“中华第一爵”的乳钉纹青铜爵。更早的陶爵或铜爵无钉也无柱,但有“鋬(pàn)”。鋬统一位于爵右侧,表示得自赐予、才能又有,所以“右”“又”甲骨文相通。互相赐予而能又有,鋬与乳钉纹和立柱含义相通。“鋬”上面是“扳(ban)”,写作“扌,反”,互反而“扳”,如杠杆原理,虽远而连,其力反大。所以有鋬可以无钉无柱,而意义相通。

夏代白陶爵,无钉无柱,右鋬,鋬上有表示频频相反而共和的倒八字纹饰。

左图:夏代有圆饼纹的铜爵。右图:被称作“中华第一爵”的夏商时期的乳钉纹青铜爵。

3. 爵

前期陶器上的“丁”在流两侧,只有单纯象征性,逐渐衍生出一定引流和标注方向的实用性。实用性的出现,表现古人的思想理念逐步融入了礼仪和生活实践。夏商时期,从乳钉演化出“饕餮纹”的双目,凸显神以双目而“盯”的威严性。“目”是光入激发生命、生命得光成“丁”的像。双目角度不同,两相互动成“视”,是生命之间彼此互动、谐合与共、成世事万象之理。

二里头文化遗址早期“丁”形制示例:左和中上为斝(jia),中下为盉(he),右上为鬶(gui),右下角为典型饕餮纹上乳钉演化出的双目形。

商代重祭祀占卜、强调王权神授。“丁”的字义偏重生命的个体性。神为生命共“主”,人之间彼此相助,三足鼎立,共同“柱国”,就是“封爵”之义。爵,甲骨文写作“个,内或丙,丁或口,弧形”,表现光入生命、给予个体生命其特有之频,个体生命之间,长久持续两相互动,频频入出,就能心领神会,让频得以传递。这个取得的频,就是爵右侧之鋬,得鋬而有,有而能出。从尾而入,尾如波动,掌握谐调行动的方向;经过两柱,从流而出,以表个体之间互助互化、细细交流,长此以往,方能心领神会,如同品酒;腹为转化入出所在;足为频频曲折散聚、终至合一之像。所以,爵如“咀嚼”,缓缓细品,滋味细分慢合,合而入神。

爵,是“咀嚼”,也是“精绝”、“角色”,各怀绝技,各有角色,彼此助力,共同柱国。所以,从“乳钉”演变出酒爵上的“双柱”,对应人的双目。饮酒时双目“柱”视,提示饮者要彼此有礼有节、关系的谐合,当知彼此关“注”、莫成他人眼中之“钉”,才能神交如酒。商代爵的“流”很细长,强调与神的交流,源远流长,细细绵绵,需悉心关注的“神交”特性。

爵各部位名称

1-2《甲骨文编》,3《金文编》爵。1.个,不封口的内或丙,丁或口,弧形。2.个,匚,艸。3.竖形的长口,小,又。

爵:1.光入生命、给予个体生命之频,个体生命之间长久持续两相互动,频频入出,就能二者分于外而合于内,心领神会,让频得以传递。2.个体之间两相互化,逐步相互切交。3.取得长久频合的过程,就要有而又出,小小散聚。

4. 包、矛、茅、盾

周代更重仪礼和彼此之间的约束。“包茅”自周成礼,也称苞茅、菁茅、香茅,用以“缩酒”,就是滤去酒渣。酒不断蒸馏榨取的过程,是从肉体生命不断排除杂质、不断浓缩、成生命精微的过程。去除生命中的沉渣罪孽、精华聚合、以之入神,是缩酒之义。缩酒的过程,是生命之间相互审视、联结聚合,以此分离渣滓、精华相聚、共和侍神的过程。是为“包茅礼”。周代爵的“柱”变大,既凸显了诸侯柱国力量的增强,也便于包茅礼的操作。

包,甲骨文写作“身(入,倒写的以),子”,表示两相互动,往复彼此转化,体现为彼此分合、彼此切交、相互转化的子。包,像包子,也像饺子,所有幻化,均在子中,子相不同,同为一体,内容千变万化,重点在于会“包”。“包”的过程,就是两相转化而连接的过程,就是包子饺子的“褶”,经历曲曲折折,让分分合合的子,形成彼此切交互化,就是“馅”,彼此限制,也贤达相助。包,小篆写作“勹(bao),巳”。勹(什么是时间一)甲骨文通“人”,巳(孔子等待的圣人是谁)甲骨文通“子”。人包于身,如道包于子。子是道之体,身是神之包。“人子”之像,包罗万象。包,是人之间的不同、来自相互关系和经历的互动不同,因而你中有我、互相包容的像。

矛,金文写作“下弧形,月”,表示不断赐下之频,体现为身体频频变化,圆而必缺,就是频频不断彼此互化而连,频频彼此相合而逝,生命发展的方向性。粒子释放光子如矛,则自身频频自满而缩,粒子之间,也是自满而相斥,自缩而相吸,这样一体演进,生命发光。所以,楚简帛、秦简牍分别写作“三个匕,竖”“三个弧形,竖”,都是频频交替、一体演进之像。《说文解字》说:“矛,建於兵車,長二丈。”兵车以矛开道,就是历史潮流,浩浩汤汤,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的发展方向,这个必然性,就是矛。就是以个体之“丁”,汇成整体之“矛”。

茅,金文写作“艸,矛”,艸(最早的生命是青草吗),是生命荣枯交替、生命才能代代繁生发展之理,体现为子与子的个体之间频频彼此交替传递演进的方向性。生命之间有伸有缩,此起彼伏之像,就是矛盾统一之像。盾,甲骨文通“申”,写作“日,竖”或“回,竖”,表示光入内,生命伸,伸而相斥,转化成光,伸伸缩缩,来来回回,不断演进。矛盾,就是必然的方向性在来回往复中得以实现的过程。矛盾就是辩证,来回辩证,越辩越明,认识真道,就是生命发展的方向。

“包茅”为礼,生动体现了生命之间本为一体、彼此包容、相互扶助、彼此传递、一体共进之理。香茅,具有生命如草、坚韧向上、团结壮大、常青繁生、祛病、不花、结果如米、清香宜人等等特征,符合对生命成长过程和意义的理解。周代将香茅系于两“柱”之间缩酒,用之分离酒渣,增加了提示饮者相互审视关注,洁净相系,通过彼此矛盾辨证的互动关系,共同除去肉体血气中的渣滓,缩而相吸,缩而发光,至臻精神纯正统一,共侍于神的深层含义,体现了周代以分封诸侯、朝贡、祭祀制度维系国家和民族一统的精神文化内涵。

我国南方种植的香茅草。香茅属共有55种芳香型植物,有水果和柠檬的综合香味,有消毒杀菌作用。《本草纲目》称:主脚气寒热,世医治暑病。

1《甲骨文编》包,2《金文编》,3楚简帛,4秦简牍:矛。5《金文编》茅。6-7《甲骨文编》盾。1.入,倒写的以,子。2.下弧形,月。3.三个匕,竖。4.三个弧形,竖。5.艸,矛。6.回,竖。7.日,竖。

包:两相互动,往复彼此转化,体现为彼此分合、彼此切交、相互转化的子;两相互相转化而连的包容性,体现为子与子之间分合切交、互相转化的包容性。

矛:2.不断赐下之频,体现为身体频频变化,圆而必缺,就是频频不断彼此互化而连,频频彼此相合而逝,生命发展的方向性。3.4.频频互化、交替演进。

茅:生命荣枯交替,代代繁生之理,体现为子子孙孙,此起彼伏,交替演进之像。

盾:6.伸伸缩缩,来来回回,不断演进。7.光入内,生命伸,伸而相斥,转化成光,生命如此不断传承演进。

周代对于包茅礼非常重视,《春秋左传‧僖公四年》记载,齐国联合各大诸侯国伐楚的首要理由就是“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包茅相系于双柱,生命之间彼此关注审视、相系与共、洁净而缩,各国进“贡”,“共”同侍神。齐国以辅助监国为名,为此征讨楚国,理由绝佳。楚国无理以辩,只能认错,后以绥靖安抚之理为劝,于是齐、楚和众诸侯国誓盟,齐桓公自此被称为春秋首“霸”。

从陶器上的“钉”到夏商礼器上的“柱”,再到周代的“包茅礼”,就是从“丁”到“主”,相系而缩,以成精华的演进过程,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一个缩影。器物为具象,文以载道。周分封诸侯,授予众爵,直至公元前367年(周显王二年),土地分封净尽。此后百年,周王自己先后寄居于东周公国和西周公国,直至公元前256年秦亡周。伸而缩,缩而传,化身众子,以此成周。各诸侯国和其传统在历史上亦有传承,屡有起伏。但更重要的是以周文王为代表的周易思想,和周公为代表的儒家传统,中华精神一统,华夏文明才得以绵延不绝。

上古有“管流爵”,从下以管向上导流为像,表示“封爵”对下的责任,演示何为“管”。管上有“两个倾斜的入”,即“巜(kuai)”或“斤”或“倾斜的仌”,可表能量入出、起起伏伏的过程,就是彼此建立键接,关系渐至稳固,物质凝结如冰,传承绝对精神的经过。巜为水流汇集状。仌通“冰”,即楷书的“冫”,表示内在同质,彼此相谐而聚,好比水分子间氢氧原子形成的氢键、或金属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金属键。以管向上导流,管流爵是后世酒壶的原型。人人都是爵,各有角色,各怀绝技,斤两不同,上下贯通,彼此互管,关系源远流长;相互沟通成一巜,也是彼此角力的较量,如同饮酒,细细绵绵,悉心品味咀嚼其中三味,总结内中贯彻的精神信息,一片冰心在玉壶。管流爵,代表管理的精髓,是虚己的上下贯通,让天意化为观察者效应,链条上的每个粒子都是场中的管理者,信息的一根管道,使信息透过人、财、物各个层面传递,整体汇成管中之流,奔向目标,即满足天意,要得一批合格的子,进入酿酒者的喜乐,同享大智慧预定的团圆。善良、纯全、公义的一片冰心,要你我都成为玉琯和玉壶,做他表里如一的代理人。生命之间连接聚合,自下而导,向上而出,以此“管束”,从善如流。“管流”就是众“官”的像(饮水思源)。

二里头遗址中的陶制和青铜管流爵

5. 斝

爵来自于“斝”。上古有陶斝,大肚,敞口,三足,一鋬。功用与鼎类似,用于烹调食物,让食物和调料在其中充分调和。山西襄汾出土过一个陶斝,时间比大汶口文化(距今6500-4500年)更早,制作很精美,很多人以为是酒器,但考古发现,里面盛放的是猪肉,与陶灶摆放在一起,是烹饪器物。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斝为御用的酒杯,诸侯则用角。“斝”被借用于酒,以表诸侯各有能力,各有角度,彼此相角,而能精神统一于王,王者聚合众人。“角(jue,jiao)”,就是爵。彼此角色不同,角度互补,两相合为一家。

斝,甲骨文写作“两个个,凡,父”,表示父赐生命,彼此不同而连接,彼此互动互化而合一。小篆写作“两个口,冂,斗”,表示口口不同,彼此分合,交替互补,两相内在联系,频频不断彼此予取,相斗成波,长久延续,谐调众频,就能聚合众口。斝,如同做菜,众口难调,长久相互适应,才能烹饪调和众口之菜。斝上两口,也就是两丁,世事变迁,兜兜转转,相斗是自主成长的过程,也让彼此剪不断的联系经历考验而弥真。

《礼记‧明堂位》说:“爵,夏后氏以盏,殷以斝,周以爵。”就是说夏朝用盏,商朝用斝,周朝用爵。盏,金文写作“戈,戈,皿”,表示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与光长久切交互化,频频聚合,升华为一。盏,如同饮酒,小口慢斟,渐渐入神。盏,为小杯;斝,为大杯;爵,又是小杯。今天的盏,既是小杯,也是小灯。一点点光,一点点积累,时间流逝,生命与光长久互化升华,从小积大,大而又逝。老子说:“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斝,如甲,如家,是首先,是源头,也是当中切交转化的机制,相互倒空自己,两个分合同在于内。精神为一,身分为爵,角色不同,角度不同,分开决绝(什么是时间一),始于家,终于家,从斝到爵,从爵到斝。

斝的发展演进。左起:上古陶斝,夏商之际的青铜斝,商代晚期的斝。


1《金文编》盏,2-3《甲骨文编》,4《说文解字》斝。1.戈,戈,皿。2.两个个,日,内。3.两个个,凡,父。4.口,口,冂,斗。

盏:随着时间的流逝,生命与光长久的切交互化,频频聚合,升华为一。

斝:2.个体不同,精神相合于内,彼此相牵互化而聚。3.个体不同而能合一,同出于父,同归于父;父赐生命,不同而连,互动而合。4.口口不同,彼此分合,交替互补,两相内在联系,频频不断彼此予取,相斗成波,长久延续,谐调众频,就能聚合众口。

(汉字解析的理论和方法,参见为什么说汉字是一个表义符号系统)

(链接:知乎题主“大顺宰相牛金星”的问题“青铜器爵上面两个小柱子是做什么用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铜器爵上面两个小柱子是做什么用的?——从“爵”说到“斝”,从“丁”说到“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