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练习还是刷题

作为小学生家长,这几年颇有点感受,各个群都在进行五花八门的讨论,核心虽然是如何打造一个拥有素质教育综合性的孩子(快乐的童年and实力满满的中年and幸福的一生)。

最佳人设是:语数英要好,艺术素养不能放,健康是第一位的拥有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希望孩子至少拥有一门体育特长,心里还得乐观向上自得其乐自信满满抗压性强……

以上,都毫无问题。

最多的讨论热点,或者话题,或者新闻,或者爆点,或者冲击,或者碰撞,或者困惑,或者争论……几乎都来自于数学这一个学科。

无外乎两种声音

数学(或者说奥数)毁孩子

数学必须要学

说毁孩子的,基本就是,都是套路,刷题,提前学,各种奇形怪状的题是考个什么鬼玩意,学这个有什么用……

必须要学的,承认升学有帮助之外,也认为对逻辑思维等方面有帮助。

我个人觉得最大的冲突点在刷题,反对的家长言必称刷题,无非认为是重复劳动,毫无意义。

我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才算,刷题?

其实应该有个大前提,是,无论学什么,数学英语语文舞蹈钢琴小提琴游泳跑步篮球羽毛球网球画画……家长们是不是都认同一个前提:想要学得还可以,都需要经过必要的练习吧,否则只上课,不练习,那就是纯玩。

(当然我也接受纯玩的去上兴趣班这个逻辑)

那么,如何区分,有必要的练习,和刷题这个词,之间的界限呢?

无论学什么,总有人吸收的快,领悟得快,能很顺畅的实践出来,这大概是所谓的天赋。但是再有天赋的人,我相信无非是别人要练八次,他可能只需要练两次,甚至一次,就可以达到效果。

那么,练一次的算练习,练八次的算刷题吗?

或者说,有人练习十分钟就可以,有人需要半小时。

那么,十分钟的算练习,半小时甚至更多时间的算刷题吗?

又或者,有的老师讲一次就理解了,有的还需要家长(或者其他家教)反复辅导掰开来揉碎了才能理解的,怎么算?

又或者,孩子喜欢,练十次八次,一个小时两个小时都不嫌烦的,算练习,孩子排斥,一分钟都不想搞但是被迫搞的,算刷题?

最后,反复练习数学题算刷题,反复练习英语,反复练习钢琴,反复练习舞蹈,反复练习篮球……算不算刷题呢?

刷题这个词,为什么就和数学强关联并且挂钩,而且成为一个家长心中略带贬义的词的呢?

说真的,写了这么多,我依然很困惑。

因为我的理念里面,不管学什么,不管什么人,都不要说学到这个类型比较高的水平,只要想学得还不错,都需要在兴趣的基础上,去投入一些热情,一些克服困难的决心,一些百折不挠的毅力,忍受一些枯燥乏味的练习,才能学得像模像样的。

为什么这些兴趣、热情、决心、毅力,放在其他科目上,就那么的令人称赞,放在数学这个学科上就有些躲躲藏藏,见不得人?

对一件事物保持兴趣、热情、决心、毅力,是不是家长们希望孩子去拥有的优良品质,为什么这个品质放在某个学科上,就会变成一件会被反复不定期拿出来鞭挞的东西?

当然,我旗帜鲜明的反对一切为了家长的私欲,不顾孩子的具体情况,身心健康,强压给孩子的高强度,违背自然规律的、扭曲的学习方式。

所以,中间的度量,估计只有家长,去针对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分析判断之后,才能找到界限了。

到底,什么样的强度,时长,频率,对孩子来说是合理的练习,什么样的强度超过了孩子的负荷,值得每个家长,在每个兴趣项目上,去认真的思考,并非数学的专项。

以上,是一个孩子的兴趣真心是数学的家长心塞的不要不要的思考,强行结尾。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学┃练习还是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