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心理学》书摘

对于科学的一些认识,来自现在看的《这才是心理学》这边书。看了前面部分就能大概地知道什么是科学,而心理学是属于科学的,并不是玄学。那么科学具备的特点,心理学也必须要具备。理解了什么是科学,将有利于辨别一些信息的真伪,减少受骗的可能。

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竟然没有真正理解科学。有那么个模糊的概念,觉得是科学工作者调查研究出来的结果。

科学,是一种思考和观察事物以便深入理解其运行机制的方法。这表面就是说科学是一种方法,通过思考和观察去理解事物的运行机制。

科学有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特征:(1)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2)产生公共知识;(3)验证可解决的问题。

系统的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在辞典中的意思是“基于观察的实践”。科学是需要验证的,科学家要通过验证来寻找世界的规律。这对我们来说是显而易见的,而在过去就未必了。过去人们试图靠纯粹的思考或诉诸权威来说明一个发现是对的,或者用来驳倒其他的发现。像伽利略时期,人们不愿意通过伽利略的望远镜看星空,说他的望远镜对着星空就失灵了,还有人试图用雄辩来驳倒他。这对现在的我们来说是多么的可笑,而如果我们处在那时候,估计也不会支持伽利略。

科学观察通常是理论驱动的,它需要是结构化的,它们通过检验世界上的各种不同的观点,从而揭示世界一些潜在的本质。

公共知识

一项发现之所以能成科学,是需要被除了原始调查者以外的科学共同体中的任何人所重复,并且接受他们的批评与拓展,才能被科学共同体所接受,才能成为公共性的科学知识。所以当我们面对可疑的科学发现时就应该去看它有没有在科学期刊上发表过以及是否接受过同行评审。而江湖术士往往避开科学出版,直接通过媒体公开自己的“发现”。

验证可解决的问题

科学针对的必须是明确的,可解决的问题,像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就是一个不可解,无法验证的问题,也就不属于科学领域。而什么是可检验的呢?就是一个理论必须要与真实时间中可观察的事件具有特定的关联,事物不可观察也就没必要验证了。当然,当前无法验证的问题,靠着理论和经验技术的进步,是能变成可验证的。

是否会觉得很多谚语是相互矛盾的,比如“欲速则不达”与“时不我待”,“今日事今日毕”与“顺其自然”,虽然它们自相矛盾,但还是很多人会去用它们。其中的真正原因是这些世俗智慧是难以被难以被驳倒的,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是不可真伪的。人们就利用它们的难以被驳倒而喜欢去用它们,然后错误的认为自己是判断他人行为和人格的高手。所以当别人告诫你给你讲道理,你明明觉得不对,但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时,你应该想到有个词叫“世俗智慧”,它可能是不可证伪的。

知道点科学知识的好处是能辨别生活真一些言论的真伪,至少你不能听邻居张三跟你说什么就信,不能看到媒体播报什么重大发现也立马相信,你要去追寻到知识的源头,看是否像他人所说。还有许多的常识,可能很多是谬论,不是轻易听信他人的言说。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才是心理学》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