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故事 •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

1874年,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了胡庆余堂。自创办之始,胡庆余堂就戒欺立身,精心制药,打造了一块百年国药的金字招牌。胡庆余堂这家老字号企业为什么有百年的持续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9月访问亚洲四国时做了深度的诠释,他特别引用胡庆余堂“戒欺”二字,阐述了企业走得远的真谛。习总书记说:“胡雪岩在他的胡庆余堂,挂着两个字‘戒欺’。要多予少取,先予后取。不搞一锤子买卖,丁是丁、卯是卯,一件是一件。就是要有这样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品牌项目’。要经得起历史检验。”。140余年来,胡庆余堂始终秉承“戒欺”祖训,采办务真,修制务精,坚守品质。



在杭州秀丽的吴山北麓,坐落着气宇轩宏、金碧辉煌的古建筑群,这就 是闻名遐迩的“江南药王”——胡庆余堂国药号。其名取自《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胡雪岩原欲取其名为余庆堂,后因为秦桧用过余庆堂,故改之为庆余堂。它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国药字号,也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徽派商业古建筑群。整个建筑形制宛如一只仙鹤,栖居于吴山脚下,寓示“长寿”。恢宏的建筑,辉煌的大厅,精湛的雕刻,以及它特立独行的经营格局至今风貌犹存。

在悠久的历史中,胡庆余堂沉淀的丰富独特的文化,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之精华,也是胡庆余堂百年老店经久不衰的法宝之一,其中要数“戒欺”文化最为深入人心。

1、是乃仁术

胡庆余堂门楼上现今还保留着创始人胡雪岩所立“是乃仁术”四个大字,它表达了胡庆余堂创办药业是为了济世、广济于人。这四个字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医者,是乃仁术也。”更反映了当时就有难能可贵的诚实守信和治病救人的仁义。数百年来胡庆余堂一直铭记这一祖训。

2、真不二价

胡庆余堂制药遵守祖训:“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所生产药品质量上乘,所以在竞争上提倡货真价实,“真不二价”。“真不二价”的横匾至今还悬挂在国药号大厅。

3、戒欺

胡庆余堂崇尚戒欺经营,著名的“戒欺”匾额系胡雪岩清光绪四年四月亲笔所写店训,它告诫属下:“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戒欺的理念,涵盖方方面面,反映在经营上,首推的是“真不二价”,即做生意讲诚信,老少无欺,贫富无欺,不能有丝毫掺假,“采办务真,修制务精”。“戒欺”是胡庆余堂以“江南药王”饮誉120年的立业之本。

百年老字号胡庆余堂遵循 “采办务真,修制务精”的祖训,选用九 大仙草之首的铁皮石斛与西洋参等原料进行科学配伍,再运用现代生物技术精制而成的胡庆余堂铁皮枫斗晶,服用方便,既能补气,又能滋阴,具有免疫调节、抗疲劳、耐缺氧等作用,适用于体弱多病、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胡庆余堂承南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广纳名医传统良方,精心调制庆余丸、散、膏、丹、济世宁人。一百三十多年过去了,胡庆余堂国药号始终秉承“戒欺”祖训、“真不二价”的经营方针,已成为保护、继承、发展、传播祖国五千年中药文化精萃的重要场所,是杭州人文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沿着杭州历史古街河坊街由西向东漫步,“胡庆余堂国药号”7个特大楷体字夺人心目。高达12米、长达60米的白色封火墙和巨幅大字告诉人们,这里便是有“江南药王”美誉的胡庆余堂所在地。自其肇始至今,这家天下第一号“药局”已历经140年的浮沉,撑起了中国中药的半壁江山。

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经营,胡庆余堂成为名闻天下的药店。当时有“天下药店两家半”之说:“北有同仁堂,南有庆余堂”,广州的陈李济算半家。而在历史的推进中,同仁堂与陈李济的古建筑以及老作坊行将消逝,唯胡庆余堂完好地保存了自身文化特征,并同时拥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顶“皇冠”,这在我国的企业中尚属首次。

从创建到兴盛,从变故到黯然,从新生到繁荣……胡庆余堂承载着时代的风云,穿越了140多年的动荡沉浮。尽管沧海桑田,世事多变,然而胡庆余堂的基业没有动摇,它的招牌如初,风采如故。

胡庆余堂以悬挂牌匾著称,几乎堂堂有匾,柱柱有联。众多的匾额都是面向顾客的,唯独有一块与众不同,它面朝店内,藏而不露,是专门让自家员工看的。这就是胡雪岩在光绪四年(1878年)亲笔跋文的“戒欺”一匾。它高悬于厅堂,被奉为店训。“戒欺”匾曰:“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济世,誓不以劣品弋取厚利,惟愿诸君心余之心。采办务真,修制务精,不至欺予以欺世人……”上述文字,被胡庆余堂国药号董事长刘俊视为胡雪岩经营药业的“政治”交代,“这是胡雪岩留给我们的最有价值的品牌遗产”。

重迈青春脚步

胡庆余堂的百年,不仅从晚清风雨飘摇时走来,也经历了中国最动荡的时期。胡雪岩之后,胡庆余堂几经易主。所幸在战乱频发的20世纪上半叶,胡庆余堂铭记胡雪岩“戒欺”教诲,在战火纷飞中一次次逢凶化吉。

随着新中国的诞生,胡庆余堂也开始了新生。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为胡庆余堂制药厂,之后又改称杭州中药厂。1972年,杭州中药厂一分为二。胡庆余堂—也就是杭州中药厂原厂部改称杭州中药一厂。而位于杭州城西桃源岭下的郊外生产车间,则升格成为杭州第二中药厂,由胡庆余堂的关门弟子冯根生任厂长。

建厂之后,二厂艰苦创业,实施中药的改型换代,先后开发出“青春宝”、“双宝素”等经典优质新品,并于1992年组建中国青春宝集团。而令人叹息的是,与此同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胡庆余堂,却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逐渐变得举步蹒跚,一代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996年底,胡庆余堂加入青春宝集团,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以冯根生为首的新任领导班子入主胡庆余堂,其中刘俊临危受命,成为胡庆余堂总经理。面对经营不善的胡庆余堂,冯根生开出“12字药方”:转换机制、擦亮牌子、清理摊子,并提出“认认真真做事,规规矩矩做人”的经营理念。

同冯根生一脉相承,刘俊赋予了“规矩”更多内涵:不仅是做事要有规矩,更是要符合市场这个规矩,要转变观念,创新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修成规矩,乃得方圆”,经过了三年的“规矩”修炼,胡庆余堂每年实现利润均超过100%,赢得了杭州市纳税大户的荣誉。这株百年老树,枝枝叶叶上又重现了青春的亮色。如今,“规矩”理念已成为胡庆余堂企业文化中最鲜活、最生动的一部分。

2002年初,“胡庆余堂” 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后,2010年末,中国邮政首次为胡庆余堂等发行特种邮票。一家企业集团相继拥有两个国家殊荣,实属罕见。

 国药文化再续辉煌新篇

返老还童之后,胡庆余堂并未停下脚步。1999年,“大胡庆余堂”概念横空出世。所谓“大”,是一种整合资源的全新思维,其外延广泛却又与药业紧密相关。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深入挖掘企业所代表的中医药文化。

2001年,胡庆余堂率先开设“名医馆”,成立胡庆余堂国药号,提出名店、名医、名药相结合的经营发展之路。此外,胡庆余堂还相继恢复和创建了中药博物馆、国药号(连锁)、药膳馆、针灸推拿馆、足疗馆,以及经过修缮重新开张的千年古店保和堂和老牌药铺叶种德堂等一批象征国药文化的古建筑。

刘俊曾指出,胡庆余堂在众多老字号的湮没中,能够生存并不断发展,很大程度缘于很好解决了今日品牌对历史元素的继承和融合,并不断融入符合时代发展的商业元素。

重修“保和堂”作为文化营销的典型,就是对刘俊所言的极佳解读。民间传说《白蛇传》中的主人公许仙,正是当年保和堂的伙计。本世纪初,胡庆余堂恢复了被岁月湮没的保和堂,在门前竖一尊许仙铜像,重启“许仙与白娘子”美丽传说的缘起。胡庆余堂重修保和堂,不仅挖掘了传统中药文化,而且带来了不可小觑的经济效益。

自“大胡庆余堂”概念后,胡庆余堂又提出一个大胆的构想—走中药全产业链之路。 经过几年的精心运作,如今胡庆余堂已经完成了以药材种植、饮片加工、药酒生产、成药制造、药店连锁、医疗科研、药膳保健、中药门诊及养生旅游等为主业的全套产业格局。

从“大胡庆余堂”概念的提出,到全产业链的建成,胡庆余堂总共走了10多年时间。与其他企业不同,胡庆余堂并不仅是在做大规模,更是在做大企业的品牌内涵和文化张力。经济数值只能反映企业的当前状态,而创造的价值却可以穿越岁月,永留后世。

衣钵重转,薪火再续,在秉承“戒欺”等精神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老字号胡庆余堂正在续写新的传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药故事 • “江南药王”胡庆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