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被讨厌的勇气》书籍笔记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原因论与目的论”

文中所讲述的“原因论”与“目的论”非常有意思,其间现学现用再与人分享探讨更加有趣。什么是原来论与目的论,两者的区别,探讨这个有什么意义呢?书中讲到有关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立场。

文中—“如果一味地关注过去的原因,企图仅仅靠原因去解释事物,那就会陷入“决定论”。也就是说,最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的现在甚至未来全部都由过去的事情所决定,而且根本无法改变。但是真是这样吗?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就如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一天一位母亲和女儿在大声争吵。正在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起来。“喂喂?”慌忙拿起话筒的母亲的声音中依然带有一丝怒气。但是,打电话的人是女儿学校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后,母亲的语气马上变得彬彬有礼了。就这样,母亲用客客气气的语气交谈了大约5分钟之后挂了电话,接着又勃然变色,开始训斥女儿。所谓愤怒其实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种“手段”而已。它既可以在接电话的瞬间巧妙地收起,也可以在挂断电话之后再次释放出来。这位母亲并不是因为怒不可遏而大发雷霆,她只不过是为了用高声震慑住女儿,进而使其听自己的话才采用了愤怒这种感情。所谓“目的论”就是如此。

重要的不是被给予了什么,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之所以不幸,是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并不是因为过去或者环境,更不是因为能力不足,只不过是缺乏勇气,可以说是缺乏获得幸福的勇气。阿德勒的目的论说: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对于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例如:对周围的人都抱有竞争意识。竞争就会有胜者和败者,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所以必然会意识到胜负,那就会产生如A上了名牌大学,B进了那家大企业,C找了位那么漂亮的女朋友,而自己却是这样之类的想法。

“无法真心祝福过的幸福的他人”,那就是因为站在竞争的角度来考虑人际关系,把他人的幸福看做“我的失败”,所以才无法给予祝福。

关于权力之争—就是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这是人际关系圈套。人际关系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也就是说“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权力之争。追求优越性并不是通过与他人的竞争来完成的。

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

关于行为方面的目标

①自立。

②与社会和谐共处。

关于心理方面的目标

①我有能力的意识。

②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

要自立就得树立好“我有能力”的意识,并且相信自己,才有可能成功。具有“人人都是我的伙伴”的意识,才会无畏权利之争,没有敌人,才能做到与社会和谐共处。

当人能够感觉到“与这个人在一起可以无拘无束”的时候,才能够体会到爱。既没有自卑感也不必炫耀优越性,能够保持一种平静而自然的状态,真正的爱应该是这样子的。

“人生谎言”在教我们学会逃避:人就是这么任性而自私的生物一旦产生这种想法,无论怎样都能发现对方的缺点,即使对方是圣人君子一样的人物,也能够轻而易举的找到对方值得讨厌的理由。正因为如此,世界才随时可能变成危险的所在,人们也就有可能把所有他人都看成“敌人”。阿德勒把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作“人生谎言”。对于自己目前所处的状态,把责任转嫁给别人,通过归咎于他人或者环境来回避人生课题,说到的那脸红恐惧症的女生也是一样,对自己撒谎也对周围人撒谎。决定生活方式(人生状态)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自己这一事实。阿德勒的心理学—“不是"拥有的心理学",而是"使用的心理学",中心思想就是,不在于别人或他人给予了你什么,而是你如果使用好你现有的东西去实现它最大的价值!”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课题分离”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某个国家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

即使是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如果不分清界限而是把自己的希望强加给别人的话,那就变成粗暴的“干涉”了。首先要思考一下“这是谁的课题”。然后进行课题分离——哪些是自己的课题,哪些是别人的课题,要冷静地划清界限。而且,不去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给出的具体而且有可能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观点。

砍断“格尔迪奥斯绳结”,亚历山大大帝一看绳结非常牢固,于是便立即取出短剑将其一刀两断。解开这个绳结的人就会成为亚细亚之王。”这是一个很多技艺高超的挑战者都没有解开的绳结。亚历山大大帝一看绳结非常牢固,于是便立即取出短剑将其一刀两断。像这样盘综错节的绳结也就是人际关系中的“羁绊”,已经无法用普通方法解开了,必须用全新的手段将其切断。例如孩子总是系不上鞋带,对繁忙的母亲而言,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但是,这种行为是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由—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

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只做“把马带到水边”的努力,是否喝水是那个人的课题。

人际关系“王牌”,握在你自己手里—“哲人分享了与父亲的关系,然后说道为什么与父亲关系不好,按照目的论就是为了不想与父亲搞好关系,所以才搬出被父亲打的记忆。如果学会把课题分离,那么哲人下定修复关系之“决心”的时候,父亲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怎么看我、对我主动靠近他这件事持什么态度等,这些与我都毫无关系了。即使对方根本不想修复关系也无所谓。问题是我有没有下定决心,“人际关系之卡”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把自己的线和他人的线乱糟糟地缠在一起来看世界。红、蓝、黄、绿,一切颜色都混杂在一起,这种状态叫“缠绕”,而不是“联系”。要想缔结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保持一定距离;太过亲密就无法正面对话。但是,距离也不可以太远。”课题分离不是为了疏远他人,而是为了解开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线。”

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只要有两个人存在,就会产生社会、产生共同体。要想理解阿德勒所说的共同体感觉,首先可以以“我和你”为起点。把对自己的执著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拼命寻求认可”反而是以自我为中心?:在只关心“我”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以自我为中心。正因为不想被他人认为自己不好,所以才在意他人的视线。这不是对他人的关心,而是对自己的执著。

你不是世界的中心,只是世界地图的中心“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己的脚主动迈出一步去面对人际关系课题;不是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要必须思考一下“我能给这个人什么”。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更广阔的天地寻找自己的位置“闷在自己房间里就好比停留在杯子里躲在一个小小的避难所里一样。即使能够临时避雨,但暴风雨却不会停止。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遇到困难或者看不到出口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倾听更大共同体的声音”这一原则。”

“纵向和横向关系”

批评不好……表扬也不行?“用“你真了不起”“做得很好”或者“真能干”之类的话表扬孩子的母亲无意之中就营造了一种上下级关系——把孩子看得比自己低。表扬”背后的上下级关系和纵向关系。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自卑感原本就是从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只要能够对所有人都建立起“虽不同但平等”的横向关系,那就根本不会产生自卑情结。”

鼓励才有勇气—人越得到别人的表扬就越会形成“自己没能力”的信念。请好好记住这一点。假如你会因为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那就等于是从属于纵向关系和承认“自己没能力”。因为表扬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如果以获得表扬为目的,那最终就会选择迎合他人价值观的生活方式。转自—这样一来 表扬 鼓励 夸赞 仿佛都有了不一样的概念—表扬:取得超出了对方预期所想的成功;鼓励:帮助他人获得信心动力去付诸行动;夸赞:带有发自内心欣赏性色彩的美言。

有价值就有勇气““谢谢”不是一种评价,而是更加纯粹的感谢之词。人在听到感谢之词的时候,就会知道自己能够对别人有所贡献。人怎样才能够获得“勇气”?阿德勒的见解是:人只有在能够感觉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才可以获得勇气。”

转自书友—逻辑关系分别有:

1、不敢面对事情的时候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或能力不够,而是缺乏直面问题的勇气。所以第一个逻辑关系是,缺乏勇气导致不敢直面问题和困难,并不是我们无能力,换句话说,我们要相信自己有能力的,而且具备了勇气和胆量,能够激发你的潜能,不能小看自己;

2、那样如何寻找勇气,怎样获得勇气?在自己感觉到对共同体(包括家庭,工作,社会等方面)有价值或者有用的时候才会有勇气。

3、如何让自己感觉到有价值,或者对别人有用,就是要关心别人,鼓励别人。

只要存在着,就有价值“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不要按照理想形象去扣分,而是从零起点出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能够对“存在”本身表示感谢了”

“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平等的关系”—并不是说将任何人都变成朋友或者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对待每一个人,不是这样的,重要的是意识上的平等以及坚持自己应有的主张。保持既不靠得太近但又伸手可及的距离,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呀!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过多的自我意识,反而会束缚自己”—例如在开会的时候根本不敢举手发言,总是会因为担心“如果提这样的问题也许会被人笑话”或者“如果发表离题的意见也许会被人瞧不起”之类的问题而犹豫不决。哎呀,还不止如此,甚至都不敢在人前开个小小的玩笑。自我意识总是牵绊着自己、严重束缚着自己的言行。“我的自我意识根本不允许自己无拘无束地行动”—太真实了。因为过度关注自己的言行举止,就不敢表现出来,其实就反而就会越发自卑。

转自书友—“这种自我意识过剩只会对自己产生严重内耗,畏首畏尾,太关注外界对你的看法,说白了就是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也是一种太自我的表现,精力都放在与自己内心做斗争了,其实除了亲人和朋友,在别人心中你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不是肯定自我,而是接纳自我”—把对自己的执著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己撒谎的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说得更明白一些就是,对得了60分的自己说“这次只是运气不好,真正的自己能得100分”,这就是自我肯定;与此相对,在诚实地接受60分的自己的基础上努力思考“如何才能接近100分”,这就是自我接纳。课题分离也是如此,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自我接纳。

转自书友—《尼布尔的祈祷文》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过好我的每一天,享受你所赐每一刻,把困苦当成通往平安的道路,像主耶稣那样,接受这罪恶的世界,按其现实本相,而非如我所愿。

信用和信赖有何区别?“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这就是信赖。悲伤的时候尽管悲伤就可以。因为,正是想要逃避痛苦或悲伤才不敢付诸行动,以至于与任何人都无法建立起深厚的关系。

转自书友—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好的亲密的关系,怀疑是一定无法实现的。所谓敢爱敢恨,不过是明确勇敢地去实现这个目标,至于结果怎样,是不是会被背叛,都只是“尽人事”后的“听天命”而言,如果遭遇背叛,就斩断就好了。所以如果想要建立好的人际关系,怀疑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贡献的目的并不是无条件的对他人付出,而是找到自己的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继而获得归属感。

年轻人也有胜过长者之处,正因为接受了真实的自我——也就是“自我接纳”——才能够不惧背叛地做到“他者信赖”;而且,正因为对他人给予无条件的信赖并能够视他人为自己的伙伴,才能够做到“他者贡献”;同时,正因为对他人有所贡献,才能够体会到“我对他人有用”进而接受真实的自己,做到“自我接纳”。

“工作狂”是人生谎言—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假如有10个人,其中势必会有1个人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批判你。他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而且,10个人中也会有2个人能够成为与你互相接纳一切的好朋友。剩下的7个人则两者都不是。”人际关系不顺利既不是因为口吃也不是因为脸红恐惧症,真正的问题在于无法做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却将焦点聚集到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并企图以此来评价整个世界。这就是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是按照“行为标准”来接受自己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从这一刻起,就能变得幸福”人只有在能够感觉到“我对别人有用”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是,这种贡献也可以通过看不见的形式实现。只要有“对别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即“贡献感”就可以。并且,哲人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

追求理想者面前的两条路—无论是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这就是他们的目的。

甘于平凡的勇气—拒绝普通也许是把“普通”理解成了“无能”吧。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根本没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

转书友—如果把人生看成是一条线,那么中途只要做了什么其他的事,整个人生看来好像都偏离了轨道或者无法达到终点,这样人就会产生焦虑从而不幸福。如果把人生看做无数个点,那么我只要做了我认为对的事情,我觉得可以贡献价值的事情,我就会很开心,我不必为了非要连成那一条线而变得拘束。人生是连续的刹那,由无数个美好的碎片连接而成的线,过好每一天。

舞动人生—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并且,暮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已经来到这里了吗?”如果把目的看成结果,没达到目的的话,之前的整个过程都是没有意义的。而把过程本身看作结果的话,完成好每一个当下,即使没有达到目标,整个过程也都是成功的。如—如果登山的目的是登上山顶,那它就是潜在性的行为。说得极端点儿,乘坐电梯登上山顶,逗留5分钟,然后再乘电梯回来也可以。当然,如果没能到达山顶的话,其登山活动就等于失败。但是,如果登山的目的不是登顶而是登山本身,那就可以说是现实性的活动,最终能不能登上山顶都没有关系。

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刻”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根本不存在过去和未来。不要想要通过关注过去或未来为自己寻找免罪符。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人生的意义,由自己决定—无论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人生意义在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就会逐渐明确。

阿德勒的话:“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去考虑别人是否合作。”

后记—如果不懂得如何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时候就会因为想要满足他人期待或者不想伤害他人而导致虽有自己主张但无法传达,最终不得不放弃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这样的人的确很受周围人的欢迎,或许讨厌他(她)们的人也很少;但另一方面,他(她)们也无法过自己的人生。一定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被讨厌的勇气》书籍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