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ct 实现具有吸顶和吸底功能的组件示例

React 是一个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 JavaScript 库。它由 Facebook 开发并开源,用于构建单页面应用和移动应用。

React 的主要特点是将 UI 抽象为组件,将组件化的思想引入了前端开发中。在 React 中,我们可以将 UI 分解成独立的组件,每个组件有自己的状态和行为,可以组合成更复杂的 UI。

React 采用了虚拟 DOM 技术来提高性能。每当组件的状态发生改变时,React 会重新构建虚拟 DOM 树,然后通过比较新旧虚拟 DOM 树的差异,只更新发生变化的部分,从而减少了 DOM 操作带来的性能损耗。

React 还提供了一种叫做 JSX 的语法扩展,可以在 JavaScript 代码中嵌入 XML 标签,使得编写组件更加直观和便捷。

除此之外,React 还有很多其他特性,比如钩子函数、上下文、错误边界、异步加载等等,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加高效地构建应用程序。

背景

现在手机应用经常有这样一个场景:

页面上有一个导航,导航位置在页面中间位置,当页面顶部滚动到导航位置时,导航自动吸顶,页面继续往下滚动时,它就一直在页面视窗顶部显示,当往上滚动时,经过最初位置时,导航自动复原,不再吸顶。

效果就如京东超市首页的导航栏一样: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实现这样一个 React 组件,实现后还会再扩展延伸一下 吸底 功能,因为 吸底 场景也不少。

具体要求:

  • 需要可以设置是 吸顶 还是 吸底
  • 吸顶 可以设置距离视窗顶部的位置,吸顶 可以设置距离视窗底部的位置。
  • 可以对正常组件都生效,不影响组件自身的样式。

实现

组件主要是为了 吸顶 或者 吸底 功能,那么就命名为 AutoFixed 。

主要实现逻辑:需要判断自身在视窗内的位置与设置的 吸顶 或者 吸底 位置是否匹配,匹配上了则可以进行 吸顶 或者 吸底

获取自身位置一般可以用 滚动的位置 和 自身距离页面顶部 的位置来判断,但实现起来会麻烦一些,IntersectionObserver也很好用,而且性能会更好,因此这里将直接使用 IntersectionObserver 来处理。

下面,我们先实现一个基于 IntersectionObserver 实现的判断位置的 hook

定义 props 类型:

import { RefObject } from "react";
type Props = {
  el: React.RefObject;
  options?: IntersectionObserverInit;
};

可接受参数:

el: React 的 ref 实例,被判断判断位置的 DOM 元素。 options: IntersectionObserver 构造函数的初始化参数。

具体实现:

import React, { useEffect, useState } from "react";
export function useIntersection(props: Props): boolean {
  const { el, options } = props;
  // 是否到了指定位置区域
  const [intersection, setIntersection] = useState(true);
  useEffect(() => {
    if (!el.current) return;
    // 初始化 IntersectionObserver 实例
    const intersectionObserver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function (entries) {
        setIntersection(entries[0].intersectionRatio === 1);
      },
      { ...options, threshold: [1] }
    );
    // 开始监听
    intersectionObserver.observe(el.current);
    return (): void => {
      // 销毁
      intersectionObserver.disconnect();
    };
  }, [el.current]);
  return intersection;
}

现在实现了一个可以根据传入的参数来控制否到了指定位置区域的 hook :useIntersection

useIntersection 只是对 IntersectionObserver 的简单封装,并没有复杂实现,具体作用就是用于判断某个元素是否进入了 可视窗口,想了解更多可以点击去查看它的MDN文档。

下面再来实现我们要实现的具备吸顶和吸底功能的组件:AutoFixed

参数定义:

export type AutoFixedProps = React.ImgHTMLAttributes & {
  /** 吸顶距离 */
  top?: string;
  /** 吸底距离 */
  bottom?: string;
  /** 是否一直吸顶或者吸底 */
  alwaysFixed?: boolean;
  zIndex?: number;
  children: React.ReactNode;
  /** 元素框高度 */
  height: number | string;
  /** 相对的目标元素,因为是用的 fixed 定位,记得做相应处理。 */
  root?: Element | Document | null;
  /** 固定的时候才有的className */
  fixedClassName?: string;
  /** 固定的时候才有的样式 */
  fixedStyle?: React.CSSProperties;
  /** fixed状态改变时调用 */
  onFixedChange?: (isFixed: boolean) => void;
};

可接受参数 基于 React.HtmlHTMLAttributes ,也就是继承了 div 的默认属性。

其他自定义参数说明:

  • top 吸顶距离,元素顶部距离视窗顶部小于等于 top 时,进行吸顶。
  • bottom 吸底部距离,元素底部距离视窗底部大于等于 bottom 时,进行吸底。注意逻辑是和吸顶相反。
  • alwaysFixed,用于支持默认就要一直吸顶或者吸底的情况,需要配合 top 和 bottom 来使用。
  • zIndex 控制吸顶或者吸底时的样式层级。
  • children children 元素是正常的 React 组件即可。
  • height 被包裹元素的高度.也就是 children 元素 的高度。
  • root,相对视窗的目标元素,也就是可以控制在某个区域内进行吸顶和吸底,但因为这里是用的 fixed 定位,如果需要设置 root 时,需要改变成 absolute 定位。
  • fixedClassName 吸顶和吸底的时候需要动态添加的 className
  • fixedStyle 吸顶和吸底的时候需要动态添加的 样式
  • onFixedChange 吸顶和吸底的时候告诉外界。

具体实现:

import React, { useRef, useEffect } from "react";
import { useIntersection } from "../../components/hooks/use-intersection";
export const AutoFixed = (props: AutoFixedProps) => {
  const {
    alwaysFixed,
    top,
    bottom,
    style,
    height,
    root,
    zIndex = 100,
    children,
    className,
    fixedClassName,
    fixedStyle,
    onFixedChange,
    ...rest
  } = props;
  // `bottom` 值存在时,表面要悬浮底部
  const isFiexdTop = !bottom;
  const wrapperRef = useRef(null);
  // 设置监听参数控制:top 为吸顶距离,bottom 为吸底距离
  const options = {
    rootMargin: isFiexdTop
      ? `-${top || "0px"} 0px 1000000px 0px`
      : `0px 0px -${bottom || "0px"} 0px`,
    // 设置root
    root,
  } as IntersectionObserverInit;
  // 是否悬浮
  const intersection = useIntersection({ el: wrapperRef, options });
  const shouldFixed = alwaysFixed ? true : !intersection;
  useEffect(() => {
    // 通知外部
    onFixedChange?.(shouldFixed);
  }, [shouldFixed, onFixedChange]);
  return (
    
{children}
); };

实现逻辑:

  • 使用了 alwaysFixed 判断是否一直悬浮。
  • 默认悬浮顶部,bottom 值存在时,表明要悬浮底部。
  • 给 useIntersection 传入监听位置控制参数。
  • 根据 useIntersection 的结果来判断是否应该 吸顶 或 吸底 。
  • 做了 style 样式和 className 传入处理的问题,以及 zIndex 层级问题。
  • 吸顶时,不进行设置 bottom,吸底时,不进行设置 bottom

主要核心逻辑是第 3 点:

const options = {
    rootMargin: `-${top || "0px"} 0px -${bottom || "0px"} 0px`,
};

rootMargin 中:-${top || "0px"} 为吸顶距离,-${bottom || "0px"} 为吸底距离。一定要是负的,正数表示延伸到了视窗外的距离,负数表示距离视窗顶部或者底部的距离。

使用方式:

 {
      console.log(`isFixed: ` + isFixed);
    }}
    // fixed状态需要添加的className
    fixedClassName="hello"
    // fixed状态需要添加的style
    fixedStyle={{ color: "red" }}
>
    
我是悬浮内容,高度 20px, 距离顶部为 20px 吸顶

 一直吸顶 、滚动到设定位置吸顶 、 一直吸底 、滚动到设定位置吸底 四个功能都可以正常工作。

滚动到设定位置吸底 指的是,从底部向上滚动的时候,这个功能就是为了在划出屏幕区域的时候显示在底部。

结语

这是之前在比较多的页面会用到的一个功能点,然后写了几次后,发现每次实现这个功能都有点复杂,于是封装了 吸顶 组件,本次写文章,就想着刚好可以完善一下,把 吸底 功能也开发出来,因为后续也有用到过不少次。

你可能感兴趣的:(前端,cs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