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游泳是为了什么?

图片发自App


这个暑假老二在小区游泳池报班学会了游泳。

我从小就喜欢游泳,只要一有机会就会带着孩子们游泳,两个孩子都是15个月就扔大泳池玩了。从我个人而言水里承载的是更多的玩耍嬉戏,带着孩子们游泳的时候,我们好像鱼儿一般,如鱼得水,在水中快活自在地游来游去,时不时地变换着泳姿,还美其名曰我们在跳舞。我还带着孩子们把头潜入水中,在水中时不时地吐几个小泡泡。那些小泡泡串在一起,如同一个个从吐泡机中吹出来的小泡泡似的。孩子们觉得十分好玩,会学着吐出来一连串的泡泡。我还会把孩子背在背上,假装鱼托着宝宝,要带着孩子潜入水底,当我潜入水下时,孩子会在我背上兴奋地欢叫。两个孩子都很喜欢这个游戏。这么玩的时候我的孩子都还不会游泳。那种满足和刺激让我的孩子们一点儿都不怕水。当下的快乐只会比希望和梦想还要多。

然而和我们的欢声笑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一阵阵的训练孩子游泳的咆哮般的吼叫、大骂、往水里扔孩子、甚至于不分青红皂白就一巴掌打过去的、孩子哭声与颤抖并作的景象,也给我留下了阴影,每每再看大人们的表情都是怨恨或者冷漠的表情,都默许了。难于想象我都难受,更何况那些瑟瑟发抖,以此怕水的孩子。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把孩子交给教练,认为自己能把孩子教会。以至于老大小学三年级了才找了我理想中的教练学会标准蛙泳。随着教育越来越重视,私人教练多起来了,也人性化了不少。就与妹妹这个假期报班学习游泳为例。

得知妹妹的好朋友也报班学游泳,我也果断报班一起学,我们很幸运这个教练一直面带笑容,也很年轻,刚开始上课时几乎有半节课是在带着她们戏水玩游戏。妹妹第一节课进步就很大,不再用游泳圈了,第三节课就能潜水下蹬腿,不怕潜水,有点游泳的样子出来了。而同一起学的好朋友却有点停滞不前,问题出在不敢潜水。

我注意到教练喜欢用反问句:你为什么脚总是不收回来?鼻子进水怕什么?这是不打算游了吗?不想学了吗?为什么不好好学?做不好今天不能回家,不能吃饭,在很多细节上教练用了很多“不能如何如何”,如此很多“不语言”,还好教练态度和蔼的语气不强硬。但我也注意到孩子们上课时的紧张,不放松。我忍不住在空隙时对她们喊:“你们现在做得很好,按照教练教的动作收翻蹬夹,不断练习,而且你们都很认真地完成哦,太棒了!继续加油!”我忍不住在旁边说几句鼓励的话。另一个小朋友始终对潜水有顾虑。

有时我晚上会带着妹妹和一起学的小朋友游泳,在我面前,那个小朋友很放松,也大胆和我们一起潜水在水下嬉闹。这让我非常直观的看到“不语言”和“正面语言”不一样的效果。

也不是我很会育儿,生活中我太多使用“不语言”了,“不许踢凳子”“不要这么懒,你怎么这么懒!你真够懒的!”“你不要这么粗心!”“你这么慢”“你弄这么脏!”“不要拖拉”“你总是不听话”哦,太多了,等我细细察觉的时候发现我自己一整天都在说“不语言”。我开始有意识训练自己说“正面语言”:“你勤快一点,你比上次勤快多了”“你认真一点更好”。“你快一点,我相信你能快起来。”“你可以保持干净一点的对不对?”“你的字写得越来越大了”“像这样挺直背,英姿飒爽”。说多了,我发现我的思维模式都在转变,我看到了事物好的一面。

十节课以后,妹妹其实蛙泳也就只会抬头一次,然后就沉水里去了。这几天天下水练习,进步是飞速啊,可以标准蛙泳游25米了,已经学会了蛙泳。

我始终认为孩子们天生爱水,就让孩子在水里尽情地玩吧,这种玩耍带来的意义,不象我们亲眼看到的孩子能独立游泳25米那么明显。但是,生命中太多重要的事情都在我们眼睛看不见时默默发生着。凭着心去感觉,去感觉那些看不见的东西的力量,去感知孩子内在真正的需求。

同理关于兴趣班,我一直以来坚持的理念是,至少在孩子6岁左右(其实最好是八九岁前)之前,如果我们的孩子不是想把某一项活动做为自己终生职业的话,就让孩子去玩,也同时保持着这兴趣。如果进行专业学习,我们大人很可能把孩子对它的兴趣破坏掉。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游泳是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