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自云南的百合花引起的一组联想

望着这些从云南运送过来的百合花,看着它们的花瓣和花朵,突然想,我所收到的实际上只是一包尸体,活着的尸体,昨日百合的尸体。它们早已失去了脚踵,失去了获得营养所必须的血脉,但却没有真正死亡;它们还在呼吸,并保持着开放的姿态,散发着浓郁的清香。
当有一天,它们开始凋落,一瓣一瓣,无声地凋落,看着它们筋疲力竭的样子,谁都会为它们惋惜,但同时,又不禁会为它们能在生命结束之际,依然绽放出艳丽,散发出清香而感叹。
它们的一生应该就是为了最后这个时刻,这个呈现出大朵大朵的红、大朵大朵的白、大朵大朵的紫的时刻。为了这个时刻,它们奋斗了几个月,一刻不停地吸取养分、雨露和阳光,最后,把获得的所有能量爆发成娇艳和芬芳。
不过,它们肯定没有想到,在它们即将盛开的时候,会被利益的刀刃从腰部割断,而后被长途跋涉送往它们从来没去过,也从来没想过会去的异地。
可是,即便是到了异地,它们也依然开放着,就像它们依然活着。它们活在玻璃瓶里,活在陶瓷瓶里,芬芳着新的空间和陌生的鼻翼。
它们是美丽的,迷惑着人类的眼睛和嗅觉。但它们其实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不管你是用营养液培它,还是用盐水泡它,它终将在一周内走向枯萎和腐败。



联想到人类。我们每个人不也是一朵百合花吗?我们在教室里学习,我们在工厂里劳动,我们在田野里播种。我们所有的努力其实就是为了让生命绽放出光彩,铸造出标志自己个性的成功。我们建筑的楼房就是我们用生命开出来的花朵,我们铺设的道路也是我们用生命开出来的花朵,我们种植的水稻和麦子,它们也是我们用生命开出来的花朵。它们不止是美,实用,它们同时也散发着迷人的馨香。
联想到那些干花,那些被工业化之后,装在塑料袋或布袋里的干花,它们也艳丽过,芬芳过,在被机械化保留下来以后,又流浪到陌生的地方,被新的空间收留,成为为人类提神,清新人类生存环境的有益物质。
这些干花,与人类中的精英又何其像也?人类中的那些精英,他们也如花一般灿烂过,尽管他们后来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们的成就以及关于他们的故事,却依然像干花一样地散布各地,温暖着、鼓励着、启发着后人。
忽然又联想到林黛玉。她为什么要葬花,而不是像普通人那样把凋落的花直接扔掉?很明显,在林黛玉的眼里,植物是有生命的,花是植物最后的生命形式,它们应该得到体体面面的尊重。
林黛玉明显属于文人,有文人才有的多愁善感。其实,对于科学家而言,花不过是植物的生殖器,根本不值得大书特书,更没有必要像林黛玉那样厚待它们。比较而言,我觉得,还是林黛玉式的“葬花”更美,更有温度。科学对待同类事物的方式显然有些残酷而无情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来自云南的百合花引起的一组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