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小细节”......

细节是平凡的,也是不足为奇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念想……细节像沙砾一样微不足道,很容易被忽视,但却不可轻视它,它可能成就你一生的辉煌,也能毁掉您一世的英明。

图片发自App

讲两个亲身经历的案例,分享给大家,引以为戒......

(一)临床麻醉工作中,每个手术间内的麻醉机或者监护仪等设备,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有不同的厂家,不同的型号以及不同的设置……

每位麻醉医生也可能根据手术需求,一天可能会在几个手术间内,与不同的手术医生完成不同的麻醉……

虽然,原则上麻醉前要检查各种设备及药物,但是有些设备的设置问题,还真是不太容易被发现……

举例说明:某天刚完成一例麻醉,在其他手术间又进来一例需要静脉全麻的患者,已经签署完麻醉知情同意书,进行过术前评估,入室后常规连接各种监护,面罩吸氧后,给予镇静镇痛药物……

患者入睡,手术开始。观察生命体征平稳,我也开始记录麻醉单……

突然间,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疑问”,停下了手中的笔;平时耳边传来那个既熟悉又悦耳的“脉搏氧”声音,怎么没有了呢?

再次观察血氧饱和度时,显示为70%!!!而监护仪丝毫没有任何的报警反应及声音!!!

及时患者给予处理后,危机解除!查看监护仪设置:竟然报警设置及声音都被关闭!后询问得知:上台手术为局麻手术,术中由于监护仪的声音“噪音过大”,自行关闭报警及声音设置。

已经无力吐槽的我,建议:术前设备检查不能单单检查设备仪器,是否能正常运行状态,麻醉机及监护仪等设备必要的设置参数也要检查……

总结:

做麻醉容易,做好麻醉不容易,做好一辈子麻醉那是相当的不容易。

“坑”队友的队友...下局您能去“对面”好么?

广告

麻醉与手术

作者:吴祥,牛云飞 主编

当当

(二)分享一个病例:

全麻插管麻醉,插管前听双肺呼吸音,未见异常。

常规诱导,可视喉镜下完成气管导管插管,手控呼吸音清晰对称,固定导管,调整机控参数后开始机控呼吸。

就在此时,麻醉机报警:氧浓度80%、通气量不足、新鲜空气不足……?

咦?

麻醉前检查过麻醉机啊?

重新标定过氧浓度啊?

机控漏气实验做过啊?

没问题啊...

在看呼吸机参数:

气道压力几乎不显示!

气道压力波形低平不规则!

分钟通气量波形不规则……

马上改手控呼吸,气道几乎无阻力……

给不进去氧气,哪漏气了?

再次检查气道导管位置时,发现气道导管的套囊是瘪的……

原因找到了:气管导管套囊未注气!

马上给予处理,一切恢复正常。

临床麻醉工作中,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尽可能两位麻醉医师参与全麻插管的插管操作及麻醉。两位医师共同参与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以为对方会做哪些操作……而自己也没有查验,从而产生不良后果!

总结:

麻醉的是病人,清醒的是自己!一定保持清醒的头脑让病人的头脑不清醒……

有效的沟通不但是医患之间的桥梁,也是医生之间的纽带!

欢迎关注“医学科普芳草地”,我们可以相互学习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麻醉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小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