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想去的真的是远方吗

  连着几天的熬夜,今天终于撑不住了,于是多睡了一会儿。再睁开眼时,天已大亮。翻开手机,看到一个不是很熟的朋友发的状态,有一句话记得挺深刻:“如果我有孩子,砸锅卖铁也要送他本科去留学。”发送时间是凌晨两点。

  我想象不出他在发送时的心情。但我突然想起曾经的我,不也是执念地想要走,离家越远越好吗?

  高中的时候,有一阵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那时觉得,要离家越远越好,离父母越远越好。当时只想报考外地的大学,只想去没去过的地方,最好可以出国,然后彻底逃离这个我待了十多年的熟悉的地方。

  当时的我充满艳羡地看着考到很远很远外地的学长学姐,听着她们的故事;我还不停地搜集国外大学的资料,心想,就算本科不能走出去,研究生的时候我也一定要去“梦想之地”——当时我天真地把所有离家远的地方叫做我的梦想之地。

  后来我没有如愿去到一个很远的地方读大学,心里不是没有遗憾的,然后我就下定决心,研究生要考去一个很远的地方。这种莫名其妙又有些幼稚的执念一直持续到大学的一次突发情况。

    大一冬天的一个晚上,大概两点左右吧,我满身冷汗的醒来,胃部阵阵抽痛。我挣扎着坐起来,下床找到暖壶,倒出一些热水。我找出几颗药,但所有进入胃的东西都在一瞬间被我吐出来。胃很疼,好像有一只长满老茧的手在攥着它,不停地挤压它,上面粗糙的茧子穿刺着它。我背上爬满了冷汗,疼痛使我无法站立。我缩在床上,想尝试着睡过去。可疼痛不消反增,我给我的上铺打了一个电话,想要叫醒她然后拜托她陪我去医院。

    当时的我还很镇静,我穿好衣服、拿好钱,和舍友下楼,找宿管阿姨开了楼门。我们的校区在郊区,再加上刚刚入校不久,完全不知道哪里有医院。所以我们在叫车软件上叫了一辆网约车。其实我知道这样真得不安全,如果不是因为当时情况太紧急,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这样草率。(后来在看到空姐遇害的新闻时,还是有些后怕)

  坐上车的时候,我已经疼到快说不出话。司机应该是有抽烟习惯的,车上弥漫着淡淡的烟味。恍惚地睁眼间,车正走在一条和我家附近的一条路很像的路上。我高中时,因为晚自习下得晚,每天都是爸爸开车接我走过那条路回家。车上也是充满烟味——我劝了他无数次去戒烟,他也每年例行地戒两次烟,但还从没成功过。就在那一刻,我突然好想好想见到他。那是我上大学以来第一次那么想家,那么希望自己在父母身边。

  到了医院,挂号进急诊,抽血、化验、一项一项的检查单发下来。大晚上让舍友陪我去医院本身就很不好意思,我也不好意思让她再担心。我还是很疼,但我没有说,我近乎沉默地去做着一项又一项的检查。等结果的时候,我靠在那个舍友的身边。在卫生间相对温暖的暖黄灯光中,我感觉自己的力气好像被抽空,行尸走肉。

  之后结果出来了,只是急性胃炎,用些消炎药就好。

  那天晚上我没有哭,在疼到顶点的时候没哭,在车上看着陌生城市夜空的时候没哭,在医生告诉我可能是急性阑尾炎引起的时候没哭,就在天快亮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也没哭。我忍着疼痛告诉我的父母我没事儿,我安慰他们都是以前有过的情况,我让他们别担心、没有大问题。等到结果出来,我还淡定地告诉别人我没事,带着假笑,好像真的对我什么影响都没有。

  但天知道其实我要怕死了。疼痛确实压制了不少诸如恐惧这样的情绪,但压制不等于消除。等疼痛褪去的时候,我感觉到恐惧铺天盖地地席卷而来。如果不是单纯的胃病,如果真的是阑尾炎,我简直不敢想象如果我在那天晚上有什么意外会怎么样。以前总觉得这个城市离家不够远,但在那天晚上我突然觉得我离家,太远太远。

  也许这种恐惧听起来感觉有些不可理喻,毕竟是在医院里面,哪里会有什么意外。但急诊室惨白的灯光,剧烈的疼痛,遥不可及的家人,陌生的城市,这些已经足以使一个刚刚离开家不久的女孩儿感到崩溃。也就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感觉自己长期以来一味地追求离开父母有多么傻。

  我后来也认真地思考为什么包括以前的我在内的那么多人都执念着要离开家、离开父母。我们想去的真的是远方吗?当然,有些人有明确的目标,也能坚持。他们选择走出去,去找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但还有很多人,他们没有目标城市,吸引他们的只是“远方”这样的一个词。有些人可能是急于摆脱父母的管教,去尽情地过自己想要的人生;有些人可能是厌倦了熟悉的景色,所以拼了命的想要走出去;有些人可能单纯的就是好“面子”——在像我的家乡那样的小城里,很多大人都把“走得远”等同于成功——所以他们挤破头地想要走出去。

  其实,为了目标和理想走出去真得很棒。但如果只是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厌倦熟悉景色的人即使到了新的环境,他也会慢慢地厌倦,而不能明白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急于摆脱父母的人,该做的应该是与父母的沟通,而不是像鸵鸟一样逃避到远方,避开父母;好面子的人,他们总是活在别人的眼中,这又怎么可以真正地享受自己的生活呢?

   如今我们已经没有必要遵循“父母在,不远游”的训诫,但我们应该清楚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远游”,我们应该明白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而且,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都要记得父母的那个家,永远是属于我们的港湾。

    所以何必执念于远方,只要梦想所致,何处不能大展身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想去的真的是远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