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各类曲线汇总(12)

   --写给报考中级经济师的小伙伴们

2022年8月29日 周五 深圳 晴1056/1000 

【主题】经济学基础

【字数】1152

截止昨天为止,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部分的曲线分享快完成了,还余下2条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


在分享菲利普斯曲线之前,先复盘一下昨天的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


1、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曲线形状向右下方倾斜。分析的是价格总水平与总需求的关系。如图所示:

总需求曲线

2、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曲线分为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

A、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即价格总水平越高,生产者愿意供给的量就越多,如图所示:

短期总供给曲线

B、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于X轴的垂直线。昨天已经详细分析了个中原因,为什么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分析的背景与工资相关。

长期总供给曲线

昨天的文末分享了从长期来看,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因为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昨天的没有分享该曲线,原理其实也同工资的灵活性或黏性相关。今天将图示分享如下:

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

简单说明如下:黄色线是总需求曲线,从该图可以看出: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相交时即为均衡价格。变化的一直是黄色的需求曲线,而橙色的供给曲线一直没有变化,所以有这样的结论:从长期来看,影响价格总水平的是总需求曲线。


但从短期来看,总需求和总供给它们共同影响价格总水平。如图所示:

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需要简单补充说明如下:由于总需求的变动,有可能引起需求拉动性通胀。


3、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有个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分享的菲利普斯曲线其实经历了3个阶段,先分享一下这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也就是最初的时候,具体年代在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了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当时所反映的是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变化关系。表明了: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就越高。


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到了后来,具体年代为20世纪60年代,M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将菲利普斯上述的理论改进成为一种表示通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替代关系。


说明了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胀率就会趋于上升;当失业率上升时,通胀率就会趋于下降。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胀率来换取低失业率,或者用高失业率换取低通胀率。


第三个阶段,M国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认为,工人和企业感兴趣的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劳资双方进行工作谈判时,工人会把通胀率考虑进去。由于通胀预期的存在和变动,通胀和失业替代关系只是在短期内才是可能的,而在长期内则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菲利普斯曲线最早是由菲利普斯提出来的,表明的是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关系,后面几位经济学家将他的理论做了延伸,最后发展成为描述“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图示如下:左图是短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右图是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综上,经济基础第一部分的曲线全部分享完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级经济基础各类曲线汇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