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何总失败?

其实,改革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一直都在关键的时刻起着关键的作用,不过中国传统历史上有个谜团,那就是十几次改朝换代取得了成功,但十几次体制内的改革却大都失败了。以至于有人说,国人可以向暴力屈服却不会制度创新。

真是这样吗?这就是这本书,马立诚所著的《历史的拐点——中国历朝改革变法实录》中提出的问题。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延续,总结改革经验也包括总结改革历史上的改革经验。众所周知,这些年来,内地的历史书是出版兴旺满坑满谷,有的一位帝王专集就出来了10种版本。但历史的拐点在题材方面是别出一格,这是一中国改革史。

从历史上的改革中吸取经验教训是本书别有意义之处,这本书从2500年前的春秋一直到100年前的清末选择了13个精彩的故事。

它们分别是:《子产支持舆论监督》、《商鞅大变魔术记》、《赵武灵王改穿西服》、《乌托邦改革家王莽》、《旋风改革家袁宏》、《唐代中叶的双星陨落》、《二王巴斯马的146天》、《范仲淹:一家哭还是万家哭》、《王安石:在哪里摔了跟头》、《张居正的清凉界》、《洋务运动的事与非》、《光绪皇帝的罪与罚》还有《中国的首次宪政始末》。

此书风格十分洒脱,文字轻松结构灵活,每个故事都以现代语言说书式的夹叙夹议纵横捭阖。其实这不但是一本写改革的书,也是写官场权力斗争的书,也是写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大事件的书。

中国历史上多次改革的成败都伴随着你死我活的惨烈交锋,如果您通过大事件去从人性角度观察还会发现,不论是改革派还是保守派他们个人的性格,品性、脾气、健康、环境乃至于偶然的事件,都影响到改革成败和国家和时代的命运。

比如唐代中叶改革双星刘宴和杨炎这两位理财大师、管理大员,被称为双星奇才,但是偏偏他们二人不共戴天你死我活,这就导致了个人悲剧也使改革最终夭折。

还有明朝的改革家张居正,虽然是智慧超群,但是他跟王安石有一相同的弱点,那就是不允许他人说话,他比王安石更甚者,张居正还追杀那些有不同意见的人。

在历史上由于改革者的专制僵硬,不能及时的倾听的朝野舆论,修整改革过程中的偏向,因一意孤行而丧失人心功亏一篑,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另一方面,历史经验还告诉我们,改革者患得患失,耳根太软或者谋略不足操之过急,也会进退失据最后容易翻车。

戊戌变法的教训是很深刻的,光绪皇帝在改革中是激情过热,就没有照顾到老佛爷慈禧太后的感受和老臣们的利益,他忽略了必要的请示、沟通、面子和妥协,最后把实际上可以争取或者安抚的慈禧太后惹毛了惹火了,百日维新以流血告终。

而到了慈禧太后,在最后自己出马再次临到改革的时候,尽管是力度更大,但是历史已经错过良机,大清朝已然并不昌盛,最终导致革命爆发王朝完蛋,进入了军阀混战的时代。

此书写法创新,用动感现代的语言叙述历史令人是耳目一新,特别是每每使用今天国人通行的口语话,去介绍各朝各代的官场,那就更有趣了。

比如他再写郑国子产这个历史人物的时候,他以子产支持舆论监督这几个字就说的明明白白脍炙人口。书中这样写道,作为改革家的子产对中国历史独特的贡献,就是他以罕见的魄力和胸怀支持社会舆论监督,不干涉社会对朝廷的批评。

他这样写道,郑国人有一个习惯父老乡亲们,常常要到乡镇里的学校扎堆聊天,议论国家大师。就像北京的哥开出租车喜欢和乘客议论国家大师一样。这一句比喻一下子就把2500年前的城邦和今日国都的政情相似的放在一起,叫你形象的知道了当时的情景。

又比如《张居正的清凉界》是这样开头的,张居正就像时下香港与上海的高级白领一样,很在意穿着,每天上班之前,他都要往身上抹点香脂,所到之处飘散着一种淡淡的清香,他每天都要换一套衣服,他的衣服讲究质地与颜色,既光线悦目又符合首席宰相的身份。

而在《商鞅变法》一张中就用了董事长秦孝公,还有改革研讨会这样的字眼,来描述2000年前的一些事情。既浅显易懂又文笔轻松,其更使读者领到古往今来,从政治到经济,从中央到地方,虽然是名称多变,方式发展了,但是为人处事利益追逐人际关系,手腕基本本质上都是一样的。

悬念迭起惊心动魄内涵深远影响至今,书中以今天的术语解释当时府部管制乃至各种机构,形象而简捷易懂诙谐轻松,不论哪朝哪代,相关的管制都专门以今天的名称加以解释。

比如西汉末年的王莽曾经担任过黄门朗,这是怎样的一个官阶呢?括号里著名他是随时皇帝左右的秘书一类的小官。那么后来王莽又被升为射声校尉,这相当于首都警卫部队特警支队的司令。再后来,王莽又升了骑都尉光禄大夫侍中,括号解释就是说,这叫做可以随时虽与出入皇宫参与决策的部长级官员。在描写张居正的明朝关于内政的时候,说明了一个职务叫做吏部尚书,吏部尚书是什么呢?作者写道这就相当于中央组织部的部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何总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