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篇第六:孔子: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原文: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大宰,本是天子六卿之一,后来诸侯国中的太宰,为大夫官名,本章中具体为何人,各家有争论,莫衷一是。大宰问子贡,说孔子是个圣人吧?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技能?子贡为孔子的学生,对老师自然十分尊敬,听人这样问,便说,这是天意要让老师成为一个圣人,而且多才多艺。孔子听到了,便说,太宰知道我吗?我小时候穷苦,所以学到了不少的鄙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需要这样多的技巧吗?是不需要的。

        这章里,连孔子自己,共三个人,对孔子的态度,是各各不一的。太宰对孔子的态度,有两说,一说是称赞孔子,话中意思是孔子简直就是一个圣人啊,他怎么会有那么多的技艺?一说是疑问义,这样,话中意思就就变为这样:孔子是圣人吗?他怎么会那么多鄙贱的技艺?有微讽之意。然细观文意,似以第一种意思更接近,称赞孔子的多能。

        对子贡,孔子是老师,对其必然是尊敬的。听到大宰对老师的称赞,必然高兴,对大宰的话,似答而非,他说,老师能成为圣人,又多能,那是天意,这是不可逆转的。

        而孔子自己呢?更多的是自谦和实事求是。自谦,是从圣人直接下降到君子,对别人称自己为圣人,他绝不同意。他说,大宰真了解自己吗?自己少时穷苦,为生计所近,从而学会了这些在别人看来是鄙贱的技艺,而真正的君子,是不需要那么多这样的技艺的。

        可以看出,孔子在世时,便有许多人称赞他,称其为圣人,但他本人是绝不同意的,甚至连仁人都不敢自许,并且,他自认并不聪明,他的成就的取得,只是由于好学而已。这一点上,我很赞同李零先生的观点(多能非君子,更非圣人)。

       与此章,我们也可看出,孔子少时穷苦,也是受过一番磨难的,但唯其心中有远大的理想,且始终好学,勤奋努力,才能取得一番成就。他说太宰不了解他,那是真的。如果了解他,就不会对其多能而存疑问,他的多能,是从苦难中磨砺出来的,是坚持好学得来的,这不也是一个启示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子罕篇第六:孔子:少也贱,故多能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