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天空

图片发自App

上一次听Beyond是6月10,晚上在手机上看黄家强演唱会,没有黄贯中,没有叶世荣,觉得他唱的一点都不好,两个多小时下来,倒是粉了二手玫瑰,粉了太极,邓建明55岁的人了,抱着把吉他真像驹老大说的“我背着把吉他就像背着把宝剑”,手机忘了关歌,被夜半歌声惊醒,《曾经的你》,许巍的嗓音,漆黑的夜,还有尚未代谢的酒精,不知所以的流了会儿眼睛水儿。

6月23离开学校那天,在床头取下发夜光的Beyond衣服,除了感慨时光,再没有什么其他的感觉了,不知道意味着我是成熟了还是不再年少了,或许没有,或许更多。

赵子丰前两天发的朋友圈“青春”,暂且自作多情的认为是我狂热时给身边的人留下的后遗症。时间回到四年前,另一个身在其中的毕业季,那会儿我只觉还是个小孩,头脑里没有“青春”这一说法,但是如出一辙的是三年里同学们都对“超越”很敏感,因为我老是“Beyond”

社会人第一天发的公号,我说我要写“我”,然后收到两条回复,“诗人”“活成了她想要的样子”,膨胀,我自恋嘛,不管真的假的,我都当真了。

青春就像场昙花一现的梦,毕业当天老泪纵横,躺在自家床上缺少文字和音乐的煽情时,发觉也不过是人生过场,再多的触动也不过一厢情愿。但这个过场形式感我走到位了,可以说这几年不存在历历在目的遗憾。

经历充斥了必然性和偶然性,在我还认不全字的时候能半知半解的说出“性格决定人生”,这是必然,我的骄傲。我十八岁的那几年喜欢Beyond,说是成长必然也好,说是一个契机也好,总之那几年的改变滴水穿石,量变变质变,有了现在我喜欢的吴少年。

四月时补了《奇葩说》,特别喜欢肖骁,记着有句话是“我不需要你来告诉我这些道理,我需要时间来告诉我,我需要现实来打我这个耳光。”,高中那几年包括现在我都对过来人的经验“嗤之以鼻”,很多人觉得我不成熟,我不听……

成熟来成熟去都还不只是讲辩证法,想起王小波的一篇散文,“卧冰求鲤”在我的十六年传统教育中都是一个传播孝道的故事,母亲想吃鲤鱼,尽力去寻无可厚非,但是卧冰求鲤这种弊远大于利的做法如此受人群的青睐,不自觉感到些,“病态”。扯远了,剑走偏锋了。实际上我想说的是,当我听Beyond之后,接触到了摇滚,也有愤青的时候,不过没有一部分人那么偏激,毕竟头顶了四年的国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做自己。我有吹过牛逼“我想做的事没有做不到的”,尽管结果有时不尽人意,尽管会被很多颜色的目光看待,但对我来说不是很重要,我觉得这他妈就是青春……所以有人表扬我,我一点都不谦虚啊。

在我把黄家驹当信仰的那几年,觉得这个人就是我的神,当然现在我也觉得他是完美的,因为他的光辉永远定格在31岁。这些年可能没有以前那么纯粹,毕竟时间在流淌,情怀这个词逃不过的。我依然想听很多的关于理想,长大些了对于虚无缥缈的理想模糊不定,听着这两个字好像在打自己的脸。最无助的时候还是会回到起点,Beyond是家,从来都不是想起,因为从未忘记。然后说到了信仰,我倒是挺希望从小就能接触到宗教的,有的信总比没有或者怀疑好。

前几天101决赛,读了两篇文章,一篇diss杨超越的,因此取关了咪蒙,我一个从不看综艺的路人,只是在全世界都diss她的时候有点心疼,这么大公号都出来愤愤不平了,不知道她以后咋走……一篇新世相没站队的,评论区有个大兄弟比惨,“写一年公号了才几百粉”,因为Beyond,今天我也写公号一年了,143个粉,98个我微信好友,45个我不太认识的朋友,我挺知足,感谢这一年写公号的经历,想了挺多,学了不少。

只不过一个人摸索,好难。挺想你们骂骂我。

最后,现在是6月30凌晨12点,6月的最后的一天,宜怀念,祝你们愉快,祝您愉快。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