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风雨靠山屯(49)

贺广福

神泉乡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比互助组高一级别的农民合作组织。靠山屯各家的土地都入了社,村民称呼乡合作社为“高级社”。村里成立了生产大队,下辖四个生产小队。大队长和小队长由村党支部任命,担任村子领导的都是贫农出身人家的。各村都有乡里派驻的工作组,指导村党支部开展工作,工作组队员吃住在村上。

大标家分在生产一小队,青头家、玉师傅家、喜才家分在了二小队。玉师傅年纪大了,不再去镇里马兰饭庄上班了。

互助组那会儿,村里的大事儿小情儿都由农协会决定,乡里派工作组协助农会工作。农协会主席姓唐,名叫唐振,四十多岁,矮个子,黑脸膛。常年下地劳作,早早驼了背,说话磕磕巴巴,嘴巴上一天到晚叼个烟袋锅子,就喜欢抽口旱烟。

选唐振当农协会主席是因为他家三代老贫农,一直给人“扛活儿”(打工种地)为生。解放战争时期,唐振进过担架队,做过贡献。选他做主席,就是因为出身贫困,为国家做过贡献。

不过,唐振当协会主席还真是有点勉为其难。他没有读过书,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说话还磕磕巴巴。村里杂七杂八事儿也忒多,乡里工作组为了帮助唐振开展工作,没少操心。唐振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大公无私,干工作卖力气。

村党支部建立后,乡里任命了新的书记,唐振做了支部委员,他从内心挺高兴,卸了一副重担,自己也乐得清闲。

新书记姓边,名字叫边大壮,这人性子直,脾气爆,一般人惹不起。

边书记是土生土长的靠山屯村人,高小毕业,也是一门三代贫农出身。他是个热心肠的人,心直口快,干工作有热情、有魄力。自从大壮担任村一把手后,乡工作组的担子也减轻了很多。边书记干工作也有自己的好助手,那就是支部副书记张铜久,妇联主任佟秀花,民兵连长左义。

边书记瘦小身材,眼睛不大,却很有神,讲起话来,有条有理。他有个口袋例儿(口头禅),每次说话,话缝里必须加进很多“我说”,这也成了村里人笑谈。他还有个习惯,开会前,必定卷几只旱烟卷,且烟卷都比别人大一号,卷好后,整齐地排列在讲话桌子上,像一排小炮弹。开会时,说几句话,就吸一次烟。旱烟不经吸,几分钟,一支燃尽,就赶紧用烟屁股点上另一只。因为他开会喜欢卷一排旱烟卷的习惯,村上人背后给他取个绰号“边大炮”。

后来,他知道了别人这么叫他,他反而哈哈一笑“我说,大炮好啊,人们管孙中山叫孙大炮,看看,把大清朝轰没了吧,我这门大炮呀,奏(当地口头语,就的意思)得把村上落后思想给轰没了”,说的别人哄堂大笑。

一次,召开村里慰问军属会儿,本来就是个不大的班子会议(村领导班子),工作组也参加了。

边书记开始发言,“我说,这军烈属慰问奏是(口头语,就是)大事儿,咱村上没有烈属,可是军属不少呀?我说,这军属家的事儿,大家都得管。我说,那你说说,人家”当兵的容易吗?抛头颅,洒热血的。我说,咱们当干部奏得总想着人家…”。本来几句话的事儿,边书记“我说,我说”的没完没了,听得工作组的人直皱眉头,妇联主任佟秀花捂着嘴偷偷笑。副书记张桐久和民兵连长左义倒是正襟危坐,一副认真听书记讲话的样子。

靠山屯周边山里藏了很多“宝贝疙瘩”,就是地下的金矿和铁矿资源。传说村子南边的南山就有个“藏金洞”,说的是老年间,村上有个读书人,屡试不第,家境贫寒。一次,他去南山砍柴,发现有个穿红衣服的小孩儿,在山间玩耍。走近了,小红孩儿就不见了。读书人感觉很奇怪,就继续砍柴。猛一抬头,看到小红孩儿又在不远处招手,读书人更好奇了,就快步跑了过去,那红孩儿往山坡跑,在一个巨石嶙峋处不见了。

读书人来到这片巨石旁,发现有个狭窄的,只能一个人爬进去的山洞。难道小红孩儿钻洞里啦?在强大的好奇心驱使下,读书人沿着窄缝儿爬进洞里。没成想,越往前爬,洞子越来越宽,越越来越深,洞壁上有一层蓝莹莹的星点,可以模糊看清周围环境。爬了几十米后,竟然可以站立行走。再往前走了百米,豁然开朗,竟然是一片洞天场景。面积有一个篮球场大小,太阳光从头顶石缝中透了下来,岩层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石窟。石窟正中有个巨大石碾盘,碾盘旁边有一个道骨仙风的老头和刚才看到的那个小红孩儿,正在推碾子(当地把用碾子磨面称为推碾子)。那碾盘上被碾的东西,在阳光映射下,发出灿灿光芒。

看见读书人贸然闯入,老者停下活儿,从石桌上取来一个石碗,接了壁挂的泉水递给他。这水冒着丝丝凉气,喝进口中有点甘甜,读书人心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玉液琼浆?

读书人给老者深施一礼,“爷爷,您这是磨的啥?”,老者含笑不语。小红孩儿跑过来拉着读书人来到一面背阴的岩壁,只见墙上镌刻着几行篆刻字儿。读书人揉了揉眼睛,读明白了。大致意思是:天藏宝藏,贮于南山,有缘者见之,有德者用之。

读书人赶忙跑近磨盘近看,原来,磨道上轧的都是灿灿金粒。

读书人狂喜,不过,他不知道自己有缘得见宝贝,能否有缘用之。于是,试着从磨盘上拿了两个金粒。老者和小红孩子就好像没看到一样,继续做着自己的事儿。读书人顺原路返回,后面也没人拦他。

读书人丢掉砍柴工具,一路狂跑回家。掩上柴门,把两颗灿灿金粒藏在瓮中。过了几天,见没有啥事儿,读书人就到镇上卖掉黄金。后来,他又偷偷地钻进宝洞,取金粒,每次也不多拿,只取两、三粒。用这财富,读书人娶妻生子,日子从此发达。

不过,后来,读书人养成了奢侈挥霍的习惯。他不读书了,仗着有钱,吃喝嫖赌抽大烟。在最后一次去宝洞取金时,他再也没能出来,据说,他是用口袋去装金粒,走到半路,洞顶落下一块巨石,砸在他头上。从那以后,藏金洞的洞口也被乱石掩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说|风雨靠山屯(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