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喜喜《读写之间说为桥》随记(一)

2003年童喜喜用6天时间写出自己的第一本10万字的儿童文学《嘭嘭嘭》;2009年连续出差7天走过4个城市,6天完成对新教育的评论长帖;2011年8天完成15万字的报告文学《那些新教育的花儿》6……他把这些归结为自己童年时的“口头作文”训练后参加口头作文大赛,所谓口头作文大赛,规则十分简单,老师准备好多。作文题目做成的小纸条,学生前来抓阄,抓到作文题目后想十分钟,站在大家面前口头说出一篇作文,进行这种训练,不仅不辛苦,还十分有趣。不用写字只需要轻轻动动口,把所想的说出来,说得好,还会得到表扬­——说话和写字。孩子们是爱前者的。得益于这种限时训练,她从小不怕作文,而且觉得作文很有趣,毕竟说得多,写得少。

说的训练,让她拥有了写作技艺,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她反思自己的一路走来,推广成为“童喜喜读写之间说为桥” 说写课程,读写的天桥。

教师在有意识训练学生说的能力时,一定是联系符合学生年龄的生活经验和生活经历,这样说效果肯定会更好。比如让学生走近校园的四季;小花园的一棵植物、一种水果;走进动物园看一个个小动物;观察生活中一个小朋友,一位长辈等等。

再比如让学生说刚刚上过的音乐课、体育课的感受,周末假日旅游玩耍的蹦蹦床、海盗船、欢乐谷的体验等等;这些都可以让孩子来说;还可以聊一聊梦境,聊一聊外太空。

还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提。自己选题,列出关键句,一篇条理清晰,引人入胜的书写作文就新鲜出炉了。

有了多彩的选题,让孩子有话可说了,关键词句提示,给孩子一根思维的拐杖,说得轻松有条理。有内容可说,有方法可依,孩子们的口头创作的欲望更强了,创作的动力更足了。

在说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会专注地观察,悉心的思考,用心的倾听、条理的说话。

我们要做的,就是静听花开的美妙声音。耳朵去听,去聆听孩子们的声音。

“书写课程”被新教育发起人朱永新盛赞:是家庭教育的一道独特风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童喜喜《读写之间说为桥》随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