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国自然焦虑对线的感悟

一、写在前面

连续申请了三年的国自然青年基金,今年终于中了。

双非高校,三无人员。

投的医学基础口,但我的研究本底并不是基础研究方向,算是小跨领域了。

因此前两年一直在陪跑。

二、出师不利

第一年信心满满,然后被现实无情毒打,直接emo了2天。主要是被指出研究成果没啥影响力,也确实,当时只有一篇很LOW的三区文章。因此,emo过后,只能抓紧积累成果。

三、屡战屡败

来到第二年,屯了一篇二区,项目书基本不变,继续被毒打。不过此时心态已经麻木,无所谓了。也没提出啥明显的弊端,过了几天,好好思考以后,觉得是项目书还不够好,只能换方向了。此时,周围人陆陆续续都中了,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四、偷家成功

第三年,屯了不少成果了,五篇代表作:一篇第一的二区(基础研究),一篇共一的二区(基础研究),一篇共一的一区(非基础研究),一篇其他作者的一区TOP(非基础研究),一篇第一的中文核心(基础研究);申请专利2项,授权1项;主持区青年一项。项目书也是早在就开始打磨,基本上把各种细节都考虑进去了。本来想投回自己领域的口子,后来想想才第三年,而且本子和成果似乎也够了,还是坚持再试一试。投之前听说青年的评委都是近几年获得国青年的,因此,找了周围获得青年的同事挑刺,反馈了很多好意见,不断完善修改。针对之前被说“成果没啥影响力”,我只能好好写我的研究基础和前期成果,基本做到每一个前期都有文章或者其他形式的成果来支撑,营造出我一直在这个领域深耕的感觉吧。

开奖前,周围人陆陆续续都到好消息了,主要是本领域口的。我是开奖当天最后时刻才知道自己中的,当时网站炸了,都进不去,那种煎熬太可怕了。最后知道自己中了,有种“虎口夺食”的成就感吧,同时也觉得至少国青还是相对公平的,只要好好打磨,积累成果,还是有机会的。当然,今年国家调整政策,国青资助扩大,我也是幸运地赶上了。

五、一点感悟

(1)找到自己的赛道很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容易进入正向循环;

(2)知道自己最终的目标是什么,也就是保持战略定力,然后需要根据这个战略目标提前布局和规划。一时的挫折、emo大概率是因为一时的局部失败的精神内耗而已,此时我的经验就是跳到更高的层面去审视这次失败,吸取经验教训,下一次还有改进,这么做会有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期望,而不是单纯的无脑的重复。

(3)猥琐发育,积累力量,苟到属于自己的风口再伺机而动。

你可能感兴趣的:(焦虑,心理疏导,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