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0

这个课时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学习的小知识。在学习面前,一般会有三种人:犯人、过客、发现者。


一、犯人


第一种是犯人(prisoner),就是一个被我执给固化的人。这样的人不理解,也不认同别人讲的知识,而且自己还很痛苦、很生气。


案例:樊老师陷入我执的一次经历


李零有本书《人往低处走》,是讲老子《道德经》的。


樊老师有一次在飞机上看这本书,看到第一句就发现不对。书中第一句写的是:“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道德经》原来是三个字一组,被改成了四个字一组,而且还把“常”改成了“恒”。樊老师就特别生气,心想:“这咋回事儿?为了标新立异还改了原文?”然后就把书丢在一边,生闷气。


过了一个小时,实在是无聊,他还是拿起了那本书接着往下翻。等他看到了后面的注释才明白,原来这句话出自最新考古发现的来自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版本。


原来的《道德经》中,把“恒”改为“常”是因为汉文帝叫刘恒,为了避讳。这个版本是距离春秋时期最近的一个版本。


樊老师这一个小时生闷气的时间,就是在做自己情绪的犯人,自己把自己关了起来。


img


二、过客


过客(passenger)比犯人好一点。


李白有一句话:“天地万物之逆旅,光阴百代之过客”。可以理解为,天和地就是个大旅馆,我们这些人就是这旅馆里的匆匆过客。


过客用现在流行语来说就是打酱油的。这一类学习者在学习或上课的时候,不走心,老师讲得好就听两句,讲得不好可能就睡大觉了。



三、发现者


第三类学习者是发现者(exploer)。发现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能带着一颗好奇心去探索新事物,获取新知,不断进步。并且,还能坦然面对无常,体会其中的乐趣。


什么工作是典型的发现者呢?考古。每次去陕西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时,就会看到,底下那些考古的人,穿着白大褂,蹲在坑里,拿着个刷子一直刷,多少年如一日。有的就那么刷着、刷着,倒下去就死了,然后接着换个人来刷。


是什么动力让他们能够这样持续不断地刷下去?就是因为这些人是典型的发现者,总是在期待下一刻会有不同。


犯人、过客、发现者,这三种人也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工作中。我们要成为哪种人,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做一个发现者,不要老是沉迷于旧的东西,而要学会去探索新的领域。


img


课时小结:


在学习面前,一般会有三种人:犯人、过客、发现者。犯人是一个被我执给固化的人。过客是学习过程中不专注、不走心的人。发现者是带着好奇心去探索新事物,获取新知,不断进步的人。


我们要成为发现者,这样才能不断成长,坦然面对无常,并且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