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必然存在

  

    有一部很火的美剧《lie to me》,讲述的是主角莱特曼博士如何通过识别人们脸上的微表情来戳穿他们的谎言,威武霸气,引人赞叹,同时也令人感叹,一些貌似合乎逻辑的日常对话中也普遍参插着不真实,这不经让我们检讨我们日常与朋友,同事,乃至亲属中的交流有无谎言和不真实的地方,或许没有,或许有 ——只是我们已经习惯这么说,已经浑然不觉。这是这部剧最深戳人心的地方,它让我们刷新了对人的认知。

讨论:谎言是否就预示着伤害?

    例:一对情侣去韩国旅游,走在大街上,今天女方很高兴,想拉着男主去吃韩国料理,而男主              对当地的特色美食泡菜很感兴趣想去尝尝。

             女:“亲爱的,我们去吃韩国料理吧?”

             男:“料理我们明天去,中午就去吃泡菜吧,我在网上看了很不错的....”,男微笑

            女有点小不开心了,随说到:“泡菜不好吃,还是料理好,去吧,去吧”,女主撒娇。

焦点一:“我在网上看了很不错的”  

         男主压根没有上网看过,只是听人说韩国泡菜很出名。这么说无非是想说服女主:去吃泡菜之前他是有做过功课的,让女主跟他去。

焦点二:“泡菜不好吃”  

女主压根就没有吃过泡菜,这句模棱两可的话很可能误导男主,让他以为女主是吃过泡菜的,而且吃完感觉很糟糕,想以此影响男主的判断。准确的说法是:我想去吃韩国料理,所以泡菜不可能好吃。

生活中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或许上面的例子我们并不以为是谎言,因为传统观念中谎言就预示着伤害。

结论:谎言充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意并不都是想伤害,但其本质大都是伤害,因为不管谎言有多渺小,是否出于善良的目的,其中一部分总有那么层意思:糊弄。所以在道德上是站不住脚的,如果非要衡量谎言带来的伤害和真相带来的伤害那个大,这无疑是一个没有答案 的哲学问题。所以我们要有本着善良的目的与人交流,同时也要有双识破恶的眼睛。


识破说谎的技巧:

1.对于精心编织的谎言,说谎者叙述通常很流畅,对于细节描述的很清楚,哪怕是一件很久远的事。因为已经在脑中预演过了

2.对于说谎的老手来说,说完会看着对方的眼睛,急于知道对方的反馈,而不是害怕。

3.你问一个问题,他的回答通常是重复的,且重复的内容带着解释性,就有可能是谎言

例如:一对情侣约好这个礼拜去爬上的。

真话的场景:

男:“宝贝,起来么,我们去爬山吧?”,微笑。

女:“我很累,不想去”。

男:“咋整这么累?”

........

女:“以后有机会再去吧”。

分析:真的很累,不需要立马解释,因为事实如此。对话是那种一问一答形式的,并且告知对方以后有机会再去。

可能是假话的场景:

男:“宝贝,起来么,我们去爬山吧?”,微笑。

女:“我很累,不想去,昨晚很.....今天公司还要加班,说将这个项目大家在开会讨论一下,然后再具体的分配任务,经理昨天提前和我说了,让我们9点到公司

....此处省略解释100字......."

女:“不说了,我要去上班了”

分析:多余的过度的解释都是只为了让对方相信自己的话,让谎言逻辑合理。并且没有说下次再去,或者哪天再去,因为说谎了会有愧疚感,不想再来一次伤害对方,毕竟无冤无仇。

4.临时编织的谎言往往缺少事情的细节,可能会有漏洞,说慌者会有心理压力,所以可能会前言不搭后语,会紧张,经不起细问,如果你问的过多,对方往往说的不多,会避开。

5.你问的问题被对方反问一句,或者对方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对于你问的这个问题不屑,或者不耐烦的样子,那通常说明你问的这个问题是问对了,对方在试图通过负面的情绪掩饰过去(不一定是在揭穿谎言的过程中),让你误以为你问了个傻逼问题,让真相埋藏。

祝福语:声音的语气、面部的微表情、肢体的语言、说话的内容、动作和行为是心灵的显示器,很容易看出人内心世界的样子来。如果你从交流对象哪里读到的是不屑、不耐烦和无所谓,那请你保持乐观和开朗,因为接受这些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谎言必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