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三国演义》,总觉得刘备没本事,就会哭,屡战屡败,寄人篱下。可事实上,刘备的成功,绝非偶然。
刘备(161年-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
根据《三国志·先主传》,刘备是汉朝的宗室,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章武三年(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宗) ,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纪念。
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宽以待人,志向远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为世人称赞。作为草根奋斗者,他的成功,都藏在这几个成语里。
1,桃园三结义
释义:形容有共同理想的人结盟。出处:《三国演义》。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是事业起点,也反映了刘备的智慧,一个好汉三个帮呀。
2,收买人心
出处:《绿野仙踪》。释义:形容用言行打动人心。
曹操南征刘表,刘备逃跑,在当阳被曹兵追杀,赵云与刘备的两位夫人及小主人阿斗失散后,四处打听,终于找到了甘夫人及阿斗。曹操的追兵赶到,赵云英勇杀敌,突出重围终于到达刘备身边,哭诉没有救下糜夫人,刘备感动得痛哭流涕,当场要摔死阿斗,被众将劝止。
3、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释义:好像鱼得到水一样。 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刘备三顾茅庐初得孔明,关张不服,刘备说了如鱼得水一番话,这才是干大事人的胸怀。
4、髀肉复生
释义: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出处:《三国志.蜀书.先左传》,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这是刘备投靠刘表时,与刘表饮酒议事时说的话,反映了刘备的志向,自律。
5,三顾茅庐
释义:表示帝王礼贤下士,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的邀请。出处:《三国演义》。
刘备在刘表监控下,仍思贤若渴,招兵买马,不忘初心。访知诸葛亮隐居隆中后,三次前往,实在难能可贵!
6,以人为本
释义:指成事在人,人才是根本。出处:中国古代最早提出“以人为本”应该是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在西汉刘向编辑的《管子》一书中。历史上,“以人为本”最有名的则是刘备。据陈寿的《三国志》记载,刘备当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夫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7,携民渡江
释义:形容爱民如子的行为。出处:《三国志》。
这两个成语,说的是一个故事,当时曹操南征刘表,新野百始跑到刘备驻守的樊城,刘备才知道事态严重,一面派关羽乘船走水路下江陵,一面自己带着老百姓渡江过襄阳,从陆路逃跑,有人劝他丢下百姓先跑时,他的言行很好的诠释了这两个成语,赢得了人心。
8,白帝托孤
释义:形容君臣的信任与忠心。出处:《三国演义》。
刘备夷陵之战失败,不愿回成都,驻白帝城思己过。忧愤交加,一病不起,招诸葛亮来托孤,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托孤,也叫永安托孤。刘备这个言行,加上诸葛亮的忠诚,千古传颂。
9,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意思是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坏事就去做,不要因为是件较小的善事就不去做。
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的话。六十三岁的老人,贵为帝王,教育儿子善恶之事,既实在平实,又胸怀天下。
10,火烧连营
释义:指吴蜀一场大战,形容指挥者战术高明。出处:《三国演义》。
当然,刘备也有不少缺点,最严重的,就是发动夷陵之战。这个因刘备为关羽报仇发起,并以刘备失败告终的战役,使蜀国失去了一统天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