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富?对吗?

        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襟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一首《蚕妇》使无数人开始讨厌富人,无商不奸更是将富人无比的贬低。

      著 名作家冯骥才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自己对富人的看法,冯先生用两种人对比中国人,以此衬托国人的仇富心理。冯先生结尾用(闻此人之语,吾面色大惊)来结尾,为的是说明对国人仇富心理的不理解。

          国人仇富之心态来自何处呢?本人经过十几天的思索,终于有所体会,不能说是正确的观点,只是想给各位一个思考的空间。

          其实,从先秦时代到宋以前,中国人观念中商人就是低等的,商业太过于冒险。赚则盈利上万,衣食无忧。赔则欠债累累,缺衣少穿。商业的利润差额不适合中国人的思想,所以不受到社会重视。(士农工商,商人地位在社会底层,时人以从事商业活动为耻。)

          宋朝时,政府鼓励商业活动,允许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这在以士为中心思想的古代社会里是社会对商人和商业的认可。而且宋朝鼓励海外贸易,当时的海面上飘着的几乎都是宋朝商船,可见宋朝当时的经济实力。(当然这里商船并不一定全是民营的商船,但既然政府鼓励商业活动,并且商业税是宋朝的重要财源。可见宋朝的商业环境的宽松。)即便是这样得宋朝,也没有引起社会的普遍仇富心理。而且像包拯,韩世忠这样的英雄人物也都是家财万贯,良田千倾式的人物。他们之所以被后世所熟知,所传扬,也说明了当时社会仇富心理并没有太强。

          当然还要说明一下,即便是宋朝,也没有彻底改变商人的地位,商人地位从没有根本提升。从宋朝以后,商人地位还是有所下降。

          仇富心理是在近代才被中国人接受的,改革开放后,社会仇富心理加强。(当然,我在这里并没有说改革开放不好,事实证明中国近年来崛起,正是因为改革开放的伟大政策的实施。)       

   

        那为什么改革开放使仇富心理加强了呢?  因为社会生产力提高,社会贫富差距增大,以农业为本的思想得到改变,一些人还不足以适应。社会分工明确,经济高速发展,人们以往的观念被打破。社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减少,人类的经济政治价值日益缩减,引起了人们的惶恐。

          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也加剧了这一现象。人们的旧的价值观受到冲击,新的价值观不适合一些人。因此,他们鼓吹仇富。

          经济社会分工的专业化,知识经济的作用日益明显都使社会庸众不了解富人的辛苦付出。

          社会太大,知识过多,我的实力有限,只能分析到这里。希望有兴趣者,可以与我讨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仇富?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