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HE读书笔记(4):第三章-正常化的介入

正常化的介入策略并非仅仅是一套手段和说辞,而是现行康复环境的反思:某些服务名为“康复”,实际上损害着患者的身心,专业人士先要对服务进行深度觉察和警醒,再回到现实中营造正常化的处境,培养积极的介入环境。

一、正常和不正常的假设

精康患者被标签为“特殊群体”、“无端的施暴者”、“疯癫”,节日被认为需要长期限制自由、隔离,并只有使用药物从生理上进行控制。久而久之,形成了以下的假设:

正常人有病就正常地医治,“不正常人”有病就应该“不正常”地医治;

精康患者是“不正常”的,所以要接受“不正常”的医治;

“不正常”的医疗可以防止精神病患者影响到“正常”人

经过“不正常”的治疗,精康患者就会变得“正常”了

上述假设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将所谓“正常”或“不正常”的标准一刀切,将两者置于非黑即白的对立,现实中,通过将“不正常”状态严重化、妖魔化,而为各类过度的隔离限制和粗暴治疗提供合法性。不幸的是,许多重性抑郁的患者被贴上“不正常”的标签,接受非人化的治疗,更隔离、更封闭,加深了症状,又强化了“不正常”的标签,形成恶性循环。

那如何从“不正常”回到“正常”呢?

要打破上述的恶性循环,先从营造正常化的环境开始,而其背后的假设是:

每个群体、个人应该被正常地对待;

正常与不正常往往共存共生;

每人再社会中都存在正常与不正常的层面;

无论何人,都应得到正常的权利、尊严及个别化对待;

每个人应该相互支持,过着又尊严、尊重、融合和自主的生活。

二、批判反思:对待抑郁症及患者的态度

在现实中,重性抑郁的“不正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过度医药化:专业人士将药物治疗作为最可靠手段,让药物治疗独挑大梁,并视为最方便的手段、最“有技术含量”的手段,从而能够掌管控制病人,也意味着可以构筑所谓的“专业”、“权威”及“可靠”的形象

过度官僚化:工作中只关注程序合理,提前用层层程序去监督问责,仅仅关注抑郁患者的外显行为或自伤自杀风险,将服务变成僵化的机制,使患者失去自我认同和主体性,感到自己被控制和无意义。

片面的法规:片面地满足民粹的偏见,不是以实际情况为依据,而是为了平息愚昧的恐慌,制定对患者不友善的法律,忽视患者合理的个人权益,也容易导致强制治疗的滥用。

依赖性的院舍化:住院、药物、中途宿舍、庇护工场、日渐中心等场所本意是提供社会化、正常化的康复,但如果形成路径依赖,上述场所一旦变为封闭的循环,则会阻断了康复者正常接触社区的机会。

而一些传统的咨询方式,着重理论分析和流程,但在和重性抑郁患者的服务中成效不明显,因为传统的咨询是有前提的:

对象有清晰的表达能力,将得出自己感受

抑郁情绪可用量表测量

对象有动机且有兴趣去了解咨询师的分析

咨询师与对象的关系仅建立在咨询服务和咨询室里

抑郁情绪可以用理性分析来缓解

然而,真正的重性抑郁患者时沉浸再强烈的悲伤、失落里,讲不出,自然就用量表测不准,接受服务的动机也极低,也不会乖乖地服从咨询师的安排,而且会不讲道理。

而对于专业人士来说,面对的困难,主要来自重性抑郁患者的自杀风险、强烈负面情绪以及患者抗拒改变。这些困难也影响到专业人士再面对患者时的态度,而关键,是专业人士面对抑郁患者时自我反思:

对抑郁患者的观念与觉知:对病理的解释

面对重度抑郁情绪时的个人经验:对自己和他人的抑郁情绪的体验

服务抑郁患者时的个人经验

对生命意义的诠释:名、利、奉献、养家糊口

对专业介入的诠释

来自机构的负担,有无影响到构筑有意义的工作环境

每一项反思有促使专业人士直面内心,思考服务中的“正常”与“不正常”,服务中,需要专业人士有自觉的反思和调整,朋辈之间的支持和讨论,形成系统的督导和工作倡议。

三、正常化的介入

对重性抑郁患者而言,正常化的过程与假设尤为关键,不是加以“不正常”的标签,而是把他们视为怀有未疏解悲伤、愤怒及沮丧的“正常人”,正常化的假设包括:

日常生活中潜藏着抑郁情绪

需要以正常化视之

抑郁情绪及非抑郁情绪非完全割裂

彼之蜜糖,汝之砒霜

抑郁时光里,需要的时关心接纳下的提振、支持和拥抱

不应排除、隔绝、标签患者

家庭、工作、邻里、社会是人之所需,应从中获得组织尊重、尊严、融合及个别化礼遇

正常化的介入,并非形式化的评估诊断,而是营造舒适的介入环境

正常化的氛围

正常化的互动

正常化的融入

正常化的生活模式

发展潜在优势

其实康复人士需要的是一个正常化的环境,从不正常到正常,重点不是形式化的评估和诊断,而是适当的介入环境。

首先是要提供喘息的服务,让康复者和家属参与正常的有启发性的活动,感受到轻松的状态,体验及感受过美好的回忆,从而可以脱离持续的抑郁情绪。

第二是营造放松的氛围,患者经常会感到无尽的悲伤,内疚还有空虚,习惯用自我限制与剥夺快乐来展示自己的可怜与不幸,我们则需要用更有乐趣更好玩更快乐的活动,分享过去愉快的回忆

第三是培养有意义的介入环境。见面无需受限于正式化的会谈流程,除了轻松氛围之外,也是有策略去营造有意义的环境,比如说在面谈前先从家属处了解情况,如发病前后的经历和理想,特别是未完成的心愿和期盼,并与之相关的事件和人际关系,还要了解患者发病前的兴趣爱好,会谈时可以从患者的支持人物开始谈,从可以感到满足的兴趣爱好,打开话题,并进一步探索及分享患者的志向,以及过往未完成事件。会谈的关键在于塑造有意义的氛围,有意义不是说只有成功或者世俗意义上的成就,而是有努力过,有成就感,也有遗憾,带着自我现实,自我实现的理想,也有现实中的挫败,但依然保持希望向前创造未来。

第四,培养多元化的介入环境,要看到人的不同维度,介入不是仅仅针对病理,而是要扩展生活维度,投入到患者的生命历程,现实中不同的元素都可以用于治疗,比如说分享各方面的生命时,全面关心患者的衣食住行,职业和收入,实现个人的兴趣,鼓励患者参与社区活动,梳理家庭关系和防备支持,鼓励正当合法的信仰,接受合适的福利和医疗服务。

四、恢复正常生活

重度抑郁的特点是持续的悲伤失望,还有感到无意义,而有的专业人士习惯将这些表现公开讨论,并让患者进行反思,但是操作不当的话,可能会让患者更感到抑郁,而纯粹的细节分析只会进一步的加重负面情感,有的工作员则会刻意呈现积极的信息,试图扭转患者的抑郁情绪,但患者反而越加重负面情绪,因为内在的负面情绪没有自然正常的表达,而这些正面信息的呈现,反而否定了对象当下的应对方法,而对象自己其实也是在用一种不恰当的方法来应对抑郁情绪。

工作员可以用适当的自我披露促使患者正常化,比如说明确的表示有抑郁程序是正常的,也可以表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工作员在类似环境下也有类似的感受,并进一步引导对象回想发病前的习惯模式与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

工作员自己也要先接纳自己的抑郁情绪及体验,在面对患者的抑郁状态时,习惯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转述患者悲伤失望的体验,再邀请对象一起分享探索,并且转向并发前的良好体验。

进而,可以尝试将患者对他人的感知正常化。抑郁患者的社交退缩或对他人的过分要求,可能源于遭遇到的不良经历。承接上述的思路,工作员要先肯定患者有被他人关顾的需要,再去探索患者过往求助、被拒、受助、助人、拒助的经历,点出生活中有好人也有坏人,然后转往对将来人际关系期望的探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NICHE读书笔记(4):第三章-正常化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