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智真业务学习之——日积月累

爱咬人的玮玮

前一天中午刚吃完饭,2岁的小男孩玮玮就把明明的手咬了。明明大哭着,玮玮满脸歉意和恐惧,语无伦次地为自己辩解,说是为一个玩具吵了起来,然后就用牙齿咬了明明。

我觉得有点奇怪。玮玮是一个很乖巧、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平时没发现他有侵犯性行为,为什么会咬小朋友呢?解决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后,我突然想起,前几天发现玮玮在用嘴巴啃桌子,很是“津津有味”。当时我还以为他是无聊,就提醒他去工作。现在想来,玮玮可能是在用舌头和牙齿感知物体,探索环境。

第二天刚吃完加餐,几个孩子爬栅栏玩,玮玮也在其中。老师在旁边看着他,以防再次出现意外。玮玮正和洋洋跳垫子,只见他突然抱住洋洋在洋洋脸上咬了口,速度之快让老师猝不及防!

老师抱起洋洋,她的脸上有了一圈牙印,而玮玮似乎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愣愣地看着洋洋,不知所措。下午玮玮的妈妈来接他时,老师跟她谈了这件事,妈妈很生气,说玮玮在家也咬爸爸的手。

孙瑞雪:

我们发现一些2岁左右的孩子会出现用口腔即舌头、牙齿探索环境的敏感期,这个敏感期应该在2岁以前完成。儿童出现这些现象时家长一定要注意,使儿童顺利补上口腔的敏感期。

玮玮是在用“咬人”这种方式来弥补自己落下的口腔敏感期。我对他妈妈说:“这些天留意玮玮,给他提供可以咬、尝的东西,比如橡皮圈,各种软硬不同的食物,干净的、不同质地的物品等,以满足他的ロ腔的味觉和触觉。”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关注下,过了一段时间,再也没有发生玮玮咬别的小朋友的事。

儿童无意中用口、用牙齿认识事物,和人有意使用牙齿攻击有着本质的区别。儿童长牙时要使用牙,舌头发育时要使用舌头,这是1岁左右孩子的特点。

很多孩子在2岁左右开始“咬”人。这时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东西,如大象的鼻子等,但效果不是很好,有时孩子会明确告诉你,咬橡胶不好,咬皮肤的感觉才好。咬皮肤似乎能很快满足这一敏感期,并让孩子迅速度过这个时期。然后,儿童会出现高度的宁静和下一步的智能需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灵动智真业务学习之——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