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笔记之——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1、随机试验

随机试验具有以下特点:

  1. 可以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地进行
  2. 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个,并且能事先明确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
  3. 进行一次试验之前不能确定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2、样本空间、随机事件

2.1、样本空间

我们将随机试验 E 的所有可能结果组成的集合成为 E 的样本空间,记为 S样本空间的元素,即 E 的每个结果,称为样本点

2.2、随机事件

一般,我们称试验 E 的样本空间 S 的子集为 E 的随机事件,简称事件。在每次试验中,当且仅当这一子集中的一个样本点出现时,称这一事件发生

特别,由一个样本点组成的单点集,称为基本事件

样本空间 S 包含所有的样本点,它是 S 自身的子集在每次试验中它总是发生的,S 称为必然事件空集 ∅ 不包含任何样本点,它也作为样本空间的子集,它在每次试验中都不发生∅ 称为不可能事件

2.3、事件间的关系与事件的运算

设试验 E 的样本空间为 S,而 A,B,Ak(k = 1,2,…)是 S 的子集。

  1. A ⊂ B,则称事件 B 包含事件 A,这指的是事件 A 发生必导致事件 B 发生

    若 A ⊂ B 且 B ⊂ A,即 A = B,则称事件 A 与事件 B 相等

  2. 事件 A ∪ B = {x | x ∈ A 或 x ∈ B} 称为事件 A 与事件 B 的和事件当且仅当 A,B 中至少有一个发生时,事件 A ∪ B 发生

  3. 事件 A ∩ B = {x | x ∈ A 且 x ∈ B} 称为事件 A 与事件 B 的积事件当且仅当 A,B 同时发生时,事件 A ∩ B 发生。 A ∩ B 记作 AB

  4. 事件 A - B = {x | x ∈ A 且 x ∉ B} 称为事件 A 与事件 B 的差事件当且仅当 A 发生、B 不发生时事件 A - B 发生

  5. A ∩ B = ∅则称事件 A 与 B 是互不相容的,或互斥的。这指的是事件 A 与事件 B 不能同时发生基本事件是两两互不相容的

  6. A ∪ B = S 且 A ∩ B = ∅,则称事件 A 与事件 B 互为逆事件。又称事件 A 与事件 B 互为对立事件。这指的是对每次试验而言,事件 A 、B 中必有一个发生,且仅有一个发生A 的对立事件记为 A ̅ 。 A ̅ = S - A。

在进行事件运算时,经常要用到下述定律。设 A,B,C 为事件,则有:

  • 交换律:A ∪ B = B ∪ A;A ∩ B = B ∩ A。

  •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分配律:A ∪ (B ∩ C) = (A ∪ B) ∩ (A ∪ C);

    ​ A ∩ (B ∪ C) = (A ∩ B) ∪ (A ∩ C)。

  • 德摩定律:
    A ∪ B ‾ = A ˉ ∩ B ˉ \overline{A \cup B}=\bar{A} \cap \bar{B} AB=AˉBˉ

    A ∩ B ‾ = A ˉ ∪ B ˉ \overline{A \cap B}=\bar{A} \cup \bar{B} AB=AˉBˉ


3、频率与概率

3.1、频率

定义 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 n 次试验,在这 n 次试验中,事件 A 发生的次数 nA 称为事件 A 发生的频数。比值 nA / n 称为事件 A 发生的频率,并记为 fn(A)。

3.2、概率

定义 设 E 是随机试验,S 是它的样本空间。对于 E 的每一事件 A 赋予一个实数,记为 P(A),称为事件 A 的概率,如果集合函数 P(·) 满足下列条件:

  1. 非负性:对于每一个事件 A,有 P(A) ≥ 0;

  2. 规范性:对于必然事件 S,有 P(S) = 1;

  3. 可列可加性:设 A1,A2,… 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即对于 AiAj = ∅,i ≠ j,i,j = 1,2,… 有

    P(A1 ∪ A2 ∪ …) = P(A1) + P(A2) +…

性质:

  1. P(∅) = 0;
  2. (有限可加性)若 A1,A2,…,An 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则有 P(A1 ∪ A2 ∪ … ∪ An) = P(A1) + P(A2) + … + P(An);
  3. 设 A,B 是两个事件,若 A ⊂ B,则有:P(B - A) = P(B) - P(A);
  4. 对于任一事件 A,P(A) ≤ 1。
  5. (逆事件的概率)对于任一事件 A,有:P(A ̅ ) = 1 - P(A);
  6. (加法公式)对于任意两事件 A,B 有:P(A ∪ B) = P(A) + P(B) - P(AB)。

4、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等可能概型)的特点:

  1. 试验的样本空间只包含有限个元素;
  2. 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

下面我们来讨论等可能概型中事件概率的计算公式:

设试验的样本空间为 S = {e1,e2,…,en}。由于在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即有:
P ( { e 1 } ) = P ( { e 2 } ) = ⋯ = P ( { e n } ) P(\{e_{1}\})=P\left(\left\{e_{2}\right\}\right)=\cdots=P\left(\left\{e_{n}\right\}\right) P({e1})=P({e2})==P({en})
又由于基本事件是两两互不相容的。于是:
1 = P ( S ) = P ( { e 1 } U { e 2 } U ⋯ U { e n } ) = P ( { e 1 } ) + P ( { e 2 } ) + ⋯ + P ( { e n } ) = n P ( { e i } ) \begin{aligned} 1 &=P(S)=P\left(\left\{e_{1}\right\} U\left\{e_{2}\right\} U \cdots U\left\{e_{n}\right\}\right) \\ &=P\left(\left\{e_{1}\right\}\right)+P\left(\left\{e_{2}\right\}\right) \\ &+\cdots+P\left(\left\{e_{n}\right\}\right)=n P(\{e_{i}\}) \end{aligned} 1=P(S)=P({e1}U{e2}UU{en})=P({e1})+P({e2})++P({en})=nP({ei})

P ( { e i } ) = 1 n , i = 1 , 2 , ⋯   , n P\left(\left\{e_{i}\right\}\right)=\frac{1}{n}, i=1,2, \cdots, n P({ei})=n1,i=1,2,,n

若事件 A 包含 k 个基本事件,即:
A = { e i 1 } U { e i 2 } U ⋯ U ⋅ { e i k } A=\left\{e_{i_{1}}\right\} U\left\{e_{i_{2}}\right\} U \cdots U \cdot\left\{e_{i_{k}}\right\} A={ei1}U{ei2}UU{eik}
则有:
P ( A ) = ∑ j = 1 k P ( { e i j } ) = k n = A 包 含 的 基 本 事 件 数 S 中 基 本 事 件 的 总 数 P(A)=\sum_{j=1}^{k} P\left(\left\{e_{i_{j}}\right\}\right)=\frac{k}{n}=\frac{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S 中基本事件的总数} P(A)=j=1kP({eij})=nk=SA


5、条件概率

5.1、条件概率

定义 设 A,B 是两个事件,且 P(·|A) > 0,称
P ( B ∣ A ) = P ( A B ) P ( A ) P(B|A)=\frac{P(AB)}{P(A)} P(BA)=P(A)P(AB)

为在事件 A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B 发生的条件概率

不难验证,条件概率 P(·|A) 符合概率定义中的三个条件,即:

  1. 非负性
  2. 规范性
  3. 可列可加性

5.2、乘法定理

乘法定理 设 P(A) > 0,则有:
P ( A B ) = P ( B ∣ A ) P ( A ) P(AB)=P(B|A)P(A) P(AB)=P(BA)P(A)

5.3、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

定义 设 S 为试验 E 的样本空间,B1,B2,…,Bn 为 E 的一组事件。若:

  1. BiBj = ∅,i ≠ j,i,j = 1,2,…,n
  2. B1 ∪ B2 ∪ … ∪ Bn = S,

则称 B1,B2,…,Bn 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划分

B1,B2,…,Bn 是样本空间的一个划分,那么,对每次试验,事件 B1,B2,…,Bn 中必有一个且仅有一个发生

定理 设试验 E 的样本空间为 S,A 为 E 的事件,B1,B2,…,Bn 为 S 的一个划分,且 P(Bi) > 0 (i = 1,2,…,n),则:

P(A) = P(A|B1)P(B1) + P(A|B2)P(B2) + … + P(A|Bn)P(Bn)

称为全概率公式

定理 设试验 E 的样本空间为 S。A 为 E 的事件,B1,B2,…,Bn 为 S 的一个划分,且 P(A) > 0,P(Bi) > 0 (i = 1,2,…,n),则:
P ( B i ∣ A ) = P ( A ∣ B i ) P ( B i ) ∑ j = 1 n P ( A ∣ B j ) P ( B j ) , i = 1 , 2 , . . . , n . P(B_{i}|A)=\frac{P(A|B_{i})P(B_{i})}{\sum_{j=1}^{n}P(A|B_{j})P(B_{j})},\quad i=1,2,...,n. P(BiA)=j=1nP(ABj)P(Bj)P(ABi)P(Bi),i=1,2,...,n.
称为贝叶斯公式


6、独立性

定义 设 A,B 是两事件,如果满足等式
P ( A B ) = P ( A ) P ( B ) P(AB)=P(A)P(B) P(AB)=P(A)P(B)
则称事件 A 和事件 B 相互独立,简称 A,B 独立

定理一 设 A,B 是两事件,且 P(A) > 0。若 A,B 相互独立,则 P(B|A) = P(B)。反之亦然。

定理二 若事件 A 与 B 相互独立,则下列事件也相互独立:

A 与 B,A 与 B,B 和 A

定义 设 A,B,C 是三个事件,如果满足等式

​ P(AB) = P(A)P(B)

​ P(BC) = P©P(B)

​ P(AC) = P(A)P©

​ P(ABC) = P(A)P(B)P©

则称事件 A,B,C 相互独立

由此,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推论:

  1. 若事件 A1,A2,…,An (n ≥ 2) 相互独立,则其中任意 k (2 ≤ k ≤ n)个事件也是相互独立的;
  2. 若 n 个事件 A1,A2,…,An (n ≥ 2) 相互独立,则将 A1,A2,…,An 中任意多个事件换成它们各自的对立事件,所得的 n 个事件仍然相互独立。

你可能感兴趣的:(概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