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定要读名著?

生活在智能手机的时代,基本做到了一部手机走天下。大家走路、等车、等人都会低头玩手机,信息也变得碎片化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连一篇长点的文章都读不完,总是草草的浏览一下标题,首段和末尾段,就自以为读完了这篇文章。

好不容易走进书店,我们也会被放在面前的畅销书所吸引。随手翻开一本,你会发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的小短篇,有一个比较好的标题吸引你,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现状息息相关,每一句都是简单明了的大白话,简直说到心坎里去,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畅销书买来,总是很快就能读完,读的时候感觉每一篇都是说的都是自己,然后,结束了就结束了。

去年开始加入写字,其实一直都有写点东西的想法,然而总不是那种才思敏捷的人,写不出几句话便作罢了。去年年底,因为工作需要,需写一段短小的文章,能够将一个行业一个品牌写的出神入化。憋着气写了好几天,写出一段自以为不错的来,交出去,经过一位60多岁的老前辈一修改,才发现,人家的那才叫文章,我的只能算是叙述。

看到文章写的好的,自然忍不住想要打探,到底应该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呢?与老前辈说起来,老前辈说,其实很简单,就是多读一些书,读名著。多看,多思考,说着便推荐我了几本书《茶花女》《复活》,《茶花女》初中时候已经读过,不过到现在基本已经忘记得差不多了。从茶花女开始读起,直到今天终于将《复活》也读完了,读得断断续续,但是已经不再是年少时读名著的场景,怎么也想不起来到底前后的连贯性在哪里。读完两本名著,终于明白了,要想写好东西,为什么一定要读名著。

01  情节细腻,经得起推敲

《复活》讲述的是俄国的故事,从小生活在上层阶级的男主角涅赫留多夫,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内心的变动和自我救赎的过程。故事离我们非常遥远,生活在现实社会的我们,自然无法与故事中的情节产生太多的共鸣。没有太多的共鸣,我还是认真的逐字逐句读完了这本书,是的,他自我救赎的过程中收获的远比他一开始想要得到的多,但是那却不是我收获最多的地方。


图片来自网络

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很多小学时候学过的写作手法,比如前文的描写为后文埋下了伏笔,比如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全书最大的伏笔在于,一开始的男主人公其实就是信奉平等的,本就是一个正直的年轻人,这就为他后面整个赎罪的过程埋下了伏笔。在整个过程中,他也有动摇过,但是内心深处最深的追求,终将是战胜了他是否会因此穷困、还是喜欢和有文化的上层人交流等等的思想。

我们在现在写文章缺乏的就是提前的构思和草稿,总是希望一气呵成。就拿我自己现在来说,多多少少写了一些文字,但是每次都是有了一个想法,然后就开始打开电脑,取好名字,找插图,开始写,想到什么写什么,目的只是为了把字码完。

真正要写文章,至少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吧?写作目的——题目——题材——情节设置——是否紧扣题目——着手写——修改!今年给自己立下的flag是每周一篇,如果都只是单纯的写完,相信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我相信一年以后我的水平还是会和现在一样,总是流水账一样的文字。

02  描述清晰,真正的遣词造句

故事的情节没有对我造成很大的吸引,对于书中的很多描写,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前网上有这样的段子,没事还是要多读一些书,为什么呢?当别人看着夕阳美景的时候,发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感慨,而你,看完别人,愣愣的说出一句“啊,真他妈美啊!”说的也许就是现在的我自己吧,腹中无诗书,发声有困难。

《复活》中有一小段描写天色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乌云逼得很近了。他现在看到的已不是远处的电光,而是照亮整个源自、照亮那座门廊已经倒塌的破房子的耀眼闪电。雷声静载头上隆隆震响”。所有的鸟雀都静寂了,树叶却飒飒地响起来,风一直刮到涅赫留多夫坐着的门廊里,吹散了他的头发;雨点一颗接一颗的落下来,敲打着牛篣叶子和铁皮房顶;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了整个天空。顿时万籁俱寂。涅赫留多夫还没来得及数到第三,就当头一声霹雳,接着整个天空发出了隆隆巨响。”看起来简单,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过多的修饰,甚至没有内心的描述,却把整个环境描述的清晰可见,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就是文字的力量,一直很喜欢文字,是觉得文字可以描绘出很多我们只能通过想象去脑补的画面和情节,这种情节和体会,除了文字没有别的东西能够达到。

好的文字,一定是有力量的,一定是有魔力的,一定是有生命的。好的文字,让我们身临其境,好的文字让我们醍醐灌顶,好的文字,让我们过目难忘。

2019年,希望自己能让文字有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一定要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