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I 食不求掩

吃的东西换成文字,还能用文字把人的肚子写得叫起来,那人是厉害的。苏轼就有这种特异功能。不信你看这首诗: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夜晚读到有人说苏轼的这首诗,其实完全是因为馋了才写的,深有同感。

第一句桃花让人想起桃子,第二句出现鸭子,第三句更明显了,蒌蒿和芦芽,此等鲜美好素材怎能不来点。第四句干脆毫不掩饰:河豚,那可是人间美味呀。如果放在桌子上,水果、荤菜、素菜、人间至美舌尖货,全齐了。春江晚景有景有吃,春天就是要吃吃吃。

再看看正统的解释,简直要把人急坏,明明是鲜美生动的美食,非要绕开绕到高深的修饰和文化背景上去。这多没生活情趣,语文的解释形同嚼木,诗歌本身带给人的应该是美感和个中玩味。

以下为官方正统解释,原谅我做了大段引用,但搬来之后很少耐心从头读到尾,因为我想吃,尽快吃到美味:

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从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突出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些解释像极了我们之前读课文的口吻,一本正经引经据典,试图圆了自己的说法,最后得以交差。这是一种严肃认真d文解,仿佛一定要朝着高大高尚的思想上引导。事实上我们不能复原苏轼当时写作的真实心境,他那种太守之乐在于山水间也的心境,在看到眼前的景色时,或许真的只是很简单的想着舌尖上的快乐。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把简单的事弄得这么复杂呢?

夜晚入睡前读汪曾祺老师的《人间至味》总会饥肠辘辘。汪说他并不会做菜,实则是谦虚,他其实是说不会像饭店里的厨师那样做菜。在他的笔下,那些食物变着法从各个角落里出来,安安静静地被讲述出来,颜色活生生,味道活生生。在夜晚的灯光下,让人食指大动。于是,赶紧合上书,换一本。但看不了多久,又忍不住再去打开这本书。文字普普通通,但看着怪舒服的,还想再看,于是,肚子又叫了起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文I 食不求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