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那些在满月下吟诗的人,是否如愿以偿?

每逢十五的月夜,总是最容易引发善感者的思绪和诗情。

一年之中,只有十二个满月,而这十二个满月,又往往因为阴云雨雪而失落。即便是赶上了满月之夜,人们又会因为俗务生计之事,而错过良辰美景。

所以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能赶上晴朗的十五,又有闲情逸致赏月,本身已是不易,如果赏月的人还有一颗玲珑诗心,能月下吟咏,那就更加难得。

即便是在《红楼梦》这样一部诗情满满的宏篇巨著之中,能吟咏满月情境的人,也是寥寥无几。

书中第一个咏月的人,是反面角色贾雨村。当时他背井离乡,怀才不遇,沦落到葫芦庙卖字为生,结交了乡宦甄士隐,暗恋上了甄家的丫鬟娇杏,到了中秋佳节,不免对月感怀,于是口占一首五言律:

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眸。

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头。

这首诗没有任何绮词艳句,写得很男性化,也符合雨村的性格和身份。面对佳节月色,怀才不遇的人无心欣赏花好月圆的美景,别人家的节日气氛只会触发他心中的失落感。

月亮,在中国文化中同时拥有爱情和事业两个意象,人们由月亮联想到嫦娥一般的美人,还有月下老人牵红线的传说,因此象征着美满爱情;另一方面,蟾宫折桂又比喻着男子科举成功,仕途顺遂。

所以,怀才不遇年富力强的雨村,面对满月,感触最为强烈。他想到自己理想和爱情的渺茫,却又不甘心陷于困境,这诗前半部分是哀叹自己的失意现状,后半部分是言志,说明了自己的理想,也是暗地给自己立了flag: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成功,一旦成功,我就要马上迎娶我心爱的女人。

也许是上天听到了贾雨村的祈祷,就在这个满月之夜,他得到了甄士隐的资助,得以进京赶考,并且中了举人、进士,后来做了县官,果然娶了娇杏,实现了他的心愿。

书中第二个咏月的人是香菱,也就是甄士隐的女儿,因着这一层联系,感觉当年在姑苏照着雨村的那道月光,又穿越时空,照在了她的身上。

香菱吟月,是因为要跟黛玉学诗,诗人黛玉本来要自己咏月,因为收了徒弟,就把自己选定的题目给香菱留了作业。香菱很认真地写了三首咏月诗。分别如下: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

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馀容犹可隔帘看。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博得嫦娥应自问:何缘不使永团圆?

第一首诗被黛玉批评“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

第二首,香菱自以为妙绝,黛玉认为“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宝钗评价:“不象吟月了,月字底下添一个‘色’字,倒还使得。你看句句倒象是月色。”

直到第三首,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不能做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她自己也下了决心:“你们看这首诗:要使得,我就还学;要还不好,我就死了这做诗的心了。”

大家一看此诗,纷纷评论说:“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

香菱的第一首诗,用词颇为华丽,但并无强烈思想感情,只是赞叹月亮很美,翡翠楼、珍珠帘、良宵、银烛,都展现了富丽豪华的生活环境,整首诗带着一种身处富贵乡的肤浅喜悦。这大概也是历经颠沛流离之后,初入四大家族的呆香菱的第一反应。

第二首诗,在金砌玉栏的浮华情境之下,香菱看到的是残粉初霜的衰败,以及“梦醒西楼人迹绝”的伤感。盛宴必散的预感,也生发于香菱的心中。但是是一种小情小调的矫情,所以黛玉批评说“穿凿”。

到了第三首,香菱完全摆脱了那种闺怨伤感的小情绪,将对月亮的欣赏置于更为广阔的天地,将月亮的美归于永恒的人间幸福团圆的思考,而“精华欲掩料应难”,是感叹月亮,也是影射她自己,这个出身不凡,资质优秀的少女,即便是沦为呆霸王的小妾,依然拥有无法掩盖的诗意和才华,如同阴云无法遮挡月亮的光辉。

三首诗写完,香菱拿到了大观园诗社的门票。像贾雨村一样,她也在咏月之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有趣的是,香菱和雨村都是经过苦读苦学,得以成功,曹雪芹也借书中人物之口总结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宝玉对此的评价是:“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

宝钗借机劝他:“你能够象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成的吗?”然而宝玉不答。

宝钗也有诗才,也能评诗,但她不会写月亮的诗,因为她不是浪漫的人,抬头望月,温一壶月光下酒,并不是她的风格。宝玉够浪漫,但他没有长远的理想,他最大期望就是及时行乐,在美好年华死去,与姐妹们一起化灰化烟。像月亮那样照彻人间的辉煌和亘古不变的永恒圆满,也不是他的追求。

下一次吟月,是在贾府的中秋夜,贾府的夜宴自然比甄士隐请贾雨村那次要豪华热闹得多,可是给人感觉却伤感凄凉得多,此时贾家已盛极转衰,经济上捉襟见肘,政治上也即将面临灭顶之灾,群芳已开始散去。

宝钗宝琴回家过节,宝玉因晴雯病重,诸务无心,探春又因近日家事恼着,无心游玩。迎春和惜春也早早散去。邢夫人去照看扭伤脚的贾赦,凤姐抱病,贾母身边只有王夫人、尤氏和探春勉强陪着凑趣儿。

黛玉和湘云离开了令人扫兴的宴席,来到凹晶馆赏月联诗,这也是大观园诗社最后一次活动了。

黛玉:三五中秋夕,

湘云: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

黛玉: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

湘云: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

黛玉:良夜景暄暄。争饼嘲黄发,

湘云:分瓜笑绿媛。香新荣玉桂,

黛玉:色健茂金萱。蜡烛辉琼宴,

湘云:觥筹乱绮园。分曹尊一令,

黛玉:射覆听三宣。骰彩红成点,

湘云:传花鼓滥喧。晴光摇院宇,

黛玉:素彩接乾坤。赏罚无宾主,

湘云:吟诗序仲昆。构思时倚槛,

黛玉:拟句或依门。酒尽情犹在,

湘云: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

黛玉:空剩雪霜痕。阶露团朝菌,

湘云:庭烟敛夕棔。秋湍泻石髓,

黛玉:风叶聚云根。宝婺情孤洁,

湘云:银蟾气吐吞。药催灵兔捣,

黛玉: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

湘云:乘槎访帝孙。盈虚轮莫定,

黛玉:晦朔魄空存。壶漏声将涸,

湘云:窗灯焰已昏。寒塘渡鹤影,

黛玉:冷月葬花魂。

妙玉:香篆销金鼎,冰脂腻玉盆。箫憎嫠妇泣,衾倩侍儿温。

空帐悲文凤,闲屏设彩鸳。露浓苔更滑,霜重竹难扪。

犹步萦纡沼,还登寂历原。石奇神鬼缚,木怪虎狼蹲。

赑屭朝光透,罘罳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

歧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

有兴悲何极?无愁意岂烦?芳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

彻旦休云倦,烹茶更细论。

此诗被妙玉题为“右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三十五韵”。因为是中秋诗,所以不止写月,也要写人。前三分之二是黛玉和湘云联句,起止都是黛玉,前半部分是描写人间过中秋节的热闹繁华、其乐融融。到了“酒尽情犹在,更残乐已谖。渐闻语笑寂,空剩雪霜痕。”的时候,就逐渐转入了曲终人散的境地,暗示着繁华散尽。

朝生暮死的朝菌和昼开夜合的夕棔,都象征着时令的流转,韶华已过,春去秋来。

诗景的描写也由热闹人间转向冷清的天界。宝婺是二十八星宿中的须女星,唐朝杨炯在 《浑天赋》中说:“南斗主爵禄,东壁主文章,须女主布币,牵牛主关梁。”银蟾指月中蟾蜍。

星移斗转,流年偷换,人间情势已变。

“药催灵兔捣,人向广寒奔。犯斗邀牛女,乘槎访帝孙。盈虚轮莫定,晦朔魄空存。”隐隐是一种“树倒猢狲散,各自奔前程”的紧迫。而那些尚在人间,没有机会逃出生天的人,面临的是一种漏涸灯昏,寒塘冷月的情境。这也是贾府大厦将倾的预兆。

湘云赞叹黛玉诗句的新奇,也抱怨诗意的颓丧。在山石后偷听的妙玉也觉得太过悲凉,特地跑出来制止,然后亲自续写了后边的诗句。

她建议说:“如今收结,到底还归到本来面目上去。若只管丢了真情真事,且去搜奇检怪,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依我必须如此,方翻转过来。虽前头有凄楚之句,亦无甚碍了。”

妙玉的诗,初始延续了黛湘的凄清情致,也有“空帐”“闲屏”“露浓”“霜重”的悲凉,后边还有“萦纡沼”,“寂历原”“神鬼缚”“虎狼蹲”的惊险。

但是最终用黎明的“朝光透”“晓露屯”,“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这样的句子带来一股积极与朝气的氛围,并归结到“芳情雅趣”之上。

应该说,妙玉的总结和修改是出于朋友的善意和修行人的预感,故意以此扭转她们未来命运的颓势。

几个隐约预感到未来的少女,在月下伤感着大难的将至,祈祷着噩运的幸免。雨村和香菱都实现了他们的满月之愿:做官、做诗人。黛玉湘云她们是否能实现月下心愿?——《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失落,使我们无从得知。

黛玉的心愿是对宝玉的“你好,我自好”,宝玉平安,而她自己即便是泪尽丧命,也是无怨无悔的,葬花时,有冷月相伴,已经足矣。所以,黛玉大概是实现了她的愿望的。

湘云的结局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但判词中,她的态度是“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这与她英豪阔大宽宏量的性格相吻合,寒塘上单飞的渡鹤,面对凄凉的情境,依然保持着潇洒的傲骨。湘云的心愿,不是逃避噩运,而是拥有面对噩运的坚强勇气。从这个角度而言,她的心愿也实现了。

妙玉的诗句与黛、湘不同,似乎都是在描述对整个大观园悲剧场面的总览,却并没有具体着落在她个人头上的内容。换言之,她并未许下什么心愿,也没有阐明预感,只是一味想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她的判词是“终陷淖泥中”,“风尘肮脏违心愿”,“王孙公子叹无缘”。比起黛玉湘云的判词,妙玉的命运结局似乎更多了几分不得已的凄苦。妙玉虽然表面冷傲,但她似乎比很多人都更热爱大观园,她能用诗句挽回大观园的颓势,现实中,她是否也会不惜牺牲自己也要尽力保护园中人、使其免于噩运呢?如果她的确这样做到了,那么她的满月之愿也是实现了。

曹雪芹是一个悲观的人,他记录了过往的繁华,但最终结局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他相信人生的结局必然是悲剧,包括那些实现了心愿的人。香菱最终被夏金桂虐待,致使香魂返故乡;贾雨村也难逃“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的命运。

满月之下,心愿各不一样,终局却大同小异。如此看来,人生的愿望实现,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可是幡然回想,人生本来也如月亮一样,圆少缺多,而且满月之后,必然走向阴缺。满月的意义就在于,曾经灿烂辉煌过。

《红楼梦》的结局虽然伤感,但最精彩最难忘的,还是那些令人心醉的场景和情节,而生命的意义,不是永恒,而是曾经圆满过,不负韶华,也就是此生无憾了。那些在月下以诗许愿、大愿得偿的人,其实已经拥有了比多数人更精彩的人生。

所以,满月的时候,在月下许个愿吧!梦想总是要有的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梦》:那些在满月下吟诗的人,是否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