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除了获益之外,还是一种防御,是为了掩饰内心的真相。
第一,回避了真实关系。
很多家庭争执的主要原因来自三方面:孩子、经济、家族。
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争吵、为收支不均争吵、为彼此父母和同胞各种问题争吵。
这些争吵范围很广,但很少直接谈自身,“我们什么都可以谈,就是不谈我和你”,围绕的中心是对方的错误和自己的失望,而绝口不谈当事人之间的情感。
谈论彼此的情感很危险,会有自我暴露的羞耻,谈论别人就安全多了,争吵总是愈演愈烈,因为真实被隐藏了,并不是孩子和父母的错,而是你们的感情出了问题。
第二,掩饰了背叛。
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明明自己的情感已经不在这个人身上了,却通过争吵来证明“我还是爱你的”。
这样的吵架很虚伪,但动作表情都像是真实的,那只不过是一种假象,以此来补偿内疚。其实这并不是什么问题,情感不能强制性的唯一,表面的维系只不过是照顾自己“免受谴责”。
关系中“不真实”是大忌,背叛并不意味着真的出轨,也可能是一种虚幻的情感。你对眼前这个人的需要慢慢变少,也不再依赖,不再有什么期待,这种情感其实早就不是靠吵架可以解决的了。
之所以还可以争吵,唯一的目的就是掩饰。
第三,掩饰羞耻感
这是很微妙的方式,发起争吵的一方是脆弱的,内心有很多不确定,害怕自己的弱小被暴露,例如:
“我是懦弱的”、“我是没能力的”、“我是自卑的”、“我是胆怯的”……这些感受联系到现实往往是“我是赚不到钱的”、“我的性能力很差”、“我害怕领导的指责”、“我没勇气面对错误”、“我讨厌自己的身材”、“我厌烦自己的孩子” ……
它们唤起的是人的“羞耻感”,羞耻会直接损伤人最核心的价值,也会引发内心强烈的自我谴责,具有毁灭性。
“吵架”会反转这种感受,意味着主动干预,意味着有力量。
有“我是勇敢的”、“我勇于面对”等正性体验,这样的吵架往往并不因为什么,或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事件和愤怒完全不成比例,这时要思索,吵架很可能是掩饰。
掩饰的很可能是内心的“羞耻感”,反差越大,说明内心的羞耻感越强烈。对方无论怎么解释和道歉都无济于事,因为吵架的对象根本不是你,而是他内心“羞耻”的自己。
第四,掩饰恐惧。
越害怕亲密,越是表现得很亲密,也会因为“看起来对方和我没那么亲密”而愤怒,从而引发争吵。
这是内心一种信息的传递,发起争吵的人根本无法表达亲密,他处在一种“渴望亲密”和“恐惧失去”的冲突之下,起因往往来自早年亲密关系中的伤害,这类人对关系相当敏感,一点小事就会发生争吵。其实,这是他唯一可以表达亲密的方式。
如果曾经的体验是“靠近就会受伤”,那么他的执念就是“我要靠近看看能不能不受伤,甚至被滋养”。
在这个执念下,会没有底线地靠近,来证明自己曾经的“伤害”只是偶然,现实中的表现就是各种“作”。可想而知,对方在他再三“挑衅”下,争吵在所难免,而且一定会让他重新感受到“伤害”。
伴侣能看到吵架背后其实是对亲密的害怕,吵架也只不过是寻求亲密的方式,才可能被滋养。
那么,如何应对“吵架”呢?
准确地说,并不是“应对”,而是持有一种怎样的态度。
第一,不可以逃避。
吵架之所以起不到促进作用,在于有一方进行了“回避”。
现实中男士选择回避的可能性较大,女性在这方面更加勇敢,她们习惯用表达情感的方式解决冲突,喜欢将“问题”表达出来,而男性喜欢行动化,喜欢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案。至于这种性别的差异化,原因很多,除了生理因素,还有历史、社会、文化等大环境影响。
这样的吵架就变成“一个人的表演”,你会看到一个喋喋不休的女性和一个沉默的男性,后者或许还会摔门而去,这都是逃开冲突的表现。
逃避的方式有很多,如避重就轻、沉默、冷漠、敷衍、转移话题、离去、做其他事情,等等。
逃避最大的弊端是让关系变得更糟,化解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有回应”,这是沟通最基本的要素,以逃避应对矛盾相当于二次伤害。
第二,管理愤怒。
无论哪种形式的吵架,愤怒是最基本的情绪,小摩擦变成了大破坏就是因为“怒火中烧”,双方丧失了理智,完全沉浸在本能撕扯中。
吵架是否起到宣泄情绪作用,与对方对待“愤怒”的回应相关。
意识层面要清晰,没有任何吵架是要以完全分离为目的,它主要功能在于让对方理解自己、接受自己。
潜意识也要知道吵架是在“诉说需要”,能够诉说需要就说明有依赖,有依赖就有修复的可能,这样想愤怒指数就会降低。
还有一些小方法,比如暂时放松,深呼吸或者数数字等。当然,这些方法面对吵架很难用上,只可缓解争执。
第三,吵架后的沟通。
这才是重点,很多人吵完之后之所以能改善关系,就是因为双方透过吵架进行了反思,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感受到了对方的不易,于是内疚过后,便开始进一步地沟通。
《扪心问诊》中有个好的办法,就是倾听对方。
等双方都冷静下来,不要重新提吵架的事,而是倾听对方的意图,一个人诉说,说自己最想说的,什么都可以,把自己的需要和对对方的期待进行表达,也要表达自己的不满、愤怒、委屈。
另一个人倾听,对方说完一句或者几句话后,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来,说出你听到的、理解到的对方的期待和需求是什么,你听到的对方的情绪是什么,但不能有任何评价和反驳,也不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然后,让对方确认你理解的是不是他想要表达的,确认方只需要说是或者不是,若不是的话,倾听方就继续理解,直到诉说一方确认正确为止。
20分钟后交换,倾听的一方开始诉说,诉说的一方认真倾听,照样进行。
如此往返几个回合,或者固定某个时间段,你们会体验到一种全新感觉,你往往会发现,争吵来源于彼此并不试图去听对方在说什么,而是一味地让对方接受。对方都不知道你在表达什么,如何能接受呢?
这很适合夫妻心理咨询,有一个双方都信赖的见证人,咨询师会承担这个角色。
现实中双方各方面特质很难使用这种方式,但比起你们的关系崩溃,总算还有挽回的余地,这个方法很值得尝试。
记住,任何冲突不只是破坏关系,处理得当都会起到修复的作用。
我是冰千里,私人执业心理咨询师,主攻亲密关系、书写治疗,这是《失控的关系》第六篇,不定期更文。
记得关注我公众号:冰千里
也欢迎投稿走心专题《疗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