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新视界08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懂就问,不丢人!

图片发自App

孔子好学,我们都是知道的。孔子学习的方式方法也是多样的,他总是抓住一切机会和可能去学习,比如,“子入太庙,每事问”,并把自己的学习方法传授给他的弟子。

今天,孔子通过子贡请教问题,传授了新学习方法。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5·15)

孔文子是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事卫灵公、卫出公。根据考证,孔文子去世于鲁哀公十五年(或者稍前),孔子去世于鲁哀公十六年夏四月。根据这个时间推断,子贡这次问,应当在鲁哀公十五年到孔子去世前这一段时间内。据记载,子路曾担任过孔圉宰。

孔圉去世后,卫国给了他“文”的谥号,称“孔文子”。

子贡就向孔子请教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又谦虚下问,没有感到不好意思,或者不以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文”在谥法中是一个极高的谥号。

史料关于孔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没有记载。《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了孔圉的一件事:

冬,卫大叔疾出奔宋。初,疾娶于宋子朝,其娣嬖。子朝出。孔文子使疾出其妻而妻之。疾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置于犁,而为之一宫,如二妻。文子怒,欲攻之。仲尼止之。遂夺其妻。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冬天,卫国太叔疾逃到宋国。当初,太叔疾娶了宋国子朝的女儿,她的妹妹随嫁。后来,子朝因故逃出宋国。孔文子就让太叔疾休了子朝的女儿,然后把自己的女儿孔姞嫁给了太叔疾,但太叔疾却派人把他前妻的妹妹引诱出来,安置在犁这个地方,还为给修了一所宫殿,就好像他的第二个妻子。孔文子为此事大为恼恕,准备派兵攻打太叔疾。孔子劝说孔文子打消念头。最后,孔文子把女儿强行要了回来。太叔疾又在外州和另外一个女人通奸,外州人夺走了他的车子献给国君。太叔疾为这两件事情感到羞耻,所以逃亡出国。

图片发自App

根据《四书集注》的说法,孔文子想要攻打疾,结果疾逃到了宋国,孔文子就将女儿嫁给了太叔的弟弟遗:“疾奔宋,文子使疾弟遗室孔姞。”

《孔子家语》是这么记载的:

卫孔文子使太叔疾出其妻,而以其女妻之。疾诱其初妻之娣,为之立宫,与文子女,如二妻之礼。文子怒,将攻之。孔子舍璩伯玉之家,文子就而访焉。孔子曰:“簠簋之事,则尝闻学之矣。兵甲之事,未之闻也。”退而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乎?”文子遽自止之,曰:“圉也岂敢度其私哉?度谋亦访卫国之难也。”

《孔子家语》还有这么一段记载:

卫孙文子得罪于献公,居戚,文子卫卿林父得罪以戚叛也公卒未葬,文子击钟焉。延陵季子吴公子札适晋,过戚闻之曰:“异哉!夫子之在此,犹燕子巢于幕也,燕巢于幕言至危也惧犹未也,又何乐焉?君又在殡,可乎?”文子于是终身不听琴瑟。孔子闻之曰:“季子能以义正人,文子能克己服义,可谓善改矣。”

有一次,孔子和季康子在聊“国际局势”,在讲到卫灵公的无道时,季康子说:“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 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孔子说,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就没有败亡。(《论语·宪问》14·19)

孔子周列国到卫国时,不仅与孔圉认识,还阻止孔圉攻打太叔疾,对他的评价也挺高。

图片发自App

但子贡不解。子贡认为,作为一个臣子,孔文子攻打太叔疾是以下乱上,还随意地将女儿嫁来嫁去,都是不符合礼的行为,所以子贡对他死后被授予“文”这一谥号大为不解,于是就去问孔子。

孔子没说别的,只是告诉子贡,孔文子这个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抛开孔圉的事不说,孔子提出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治学应当一以贯之的态度和方法,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新视界08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懂就问,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