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不懂古人喜欢荷花的原因,现在懂了

古人描述荷花的诗句很多,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 杨万里《小池》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 —— 李商隐《暮秋独游曲江》等等,也许是每个人都对荷花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怀,荷花,在我的心里,本就寓意着美好。

以前见到的荷花是家里养的那种,种在我们叫鎓的水缸里,那时候的荷花是小荷花,里面养上几条小鱼,每天欣赏一下也是倍感美好了,那时候对于荷花,我们看的是和课本上那样的,读不懂她的含义,只懂得欣赏,只知道能不能采一朵下来玩。

长大后,看荷花,没有了小时候水缸的荷花,特别是身在外地,对于看荷花来说更是一种奢侈,因为基本上见到荷花,而直到30多岁的今天,我才有幸去了滨州的”十里荷塘“,第一次见到了那么多的荷花。

十里荷塘

荷花的美有时候真的很难去描述,见到她的时候,内心无比的欢悦,口中还要喊出:哇好美啊,无非感慨就这些,剩下的就是带着妻儿骑行一下看一下如此美丽的风景,如此美丽的荷花,佳人相伴,家人相伴,喜从心来,无法言喻。


荷花

所以此时我想,也许古人当时是否也和我一样,观荷也是观的一种心境,一种现在状况的一种心境,一种怀揣美好的心境呢?也许,不同的心境读不同的荷,看不同的荷花罢了。

现代人时间紧张,也许不像古人那样有时间可以小亭独坐,或者说三两人饮酒读荷花,那时候他们读的荷花跟我们的也许大相径庭,况且每个人对于荷花的读法也不一样,心情好的时候也许是万般的美无法用语言去形容,心情郁闷的时候也许看到的荷花又是另一种状态。

出淤泥而不染,这是荷花的傲骨,但是真正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很多时候,还是不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怎么能独善其身呢?既然无法独善其身,就只能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来应对生活或者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没有能力成为一个独居山林的人,没有能力去做一个独自读荷的人,但我们可以像荷花一样保持心灵的清静与宁静,看这世间的一份美好,过好世间的每一天,每一秒就足够了。

读荷,读的是一种心境,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出淤泥而不染,或者说世间没有污泥,我们都是纯洁而又内心干净的人,但是,可能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前不懂古人喜欢荷花的原因,现在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