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教育之见

近几天看了一本书:《怎样才是最好的学习》。里面主要讲了关于东、西方国家关于教育,关于学习的理念和做法。给我的感触很深。作为一个从小接受着中国传统教育的我来说,这本书的内容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对学习、教育的认识。

我认为应该好好反思一下我们的教育。

和之前认识一致的是,书中也提到了关于东方国家的教育特征(典型的国家如中国):填鸭式、被动接收、沉默、压力。本来我以为只有中国是这种情况,结果亚洲的其它国家如日本、韩国、印度等其实教育制度也是类似的,有的国家的这些特征甚至比我们更为突出。比如印度,这里的学习竞争是非常激烈的,有类似高考的JEE(Joint Entrance Examination),它是针对报考印度理工学院(IIT,印度最好的理工学院)的学生需要通过的考试,被誉为“世界上最难的考试”,有50%的题目需要听过大学一年级的课程后才能解答。IIT-JEE考试由JEE Main和JEE Advanced这两部分组成。所有考生必须先通过Main才能参加Advanced考试,JEE Advanced也被认为是国际上最具挑战性的本科入学考试之一。2018年12万考生参加JEE考试,最后录取的人数不足2000人。总的来说,大家能上个好学校都不容易啊。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步一步过来的,各种竞争思想的灌输,为了生存我们就必须要不断学习,获得更好的成绩,上最好的大学,取得更高的学位,在将来有更轻松愉悦的生活。我不否认这是一种很好的路子,但不是普适的。即使自己不够所谓的优秀,我们也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说为了生存,为了自己和家人的体面,非得做到什么程度。另外,即使我们沿着刚刚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也不见得前面就是一片坦途。翻过一座山,还有很多座。这样下去是无穷无尽的。我们需要学会理解自己。理解自己想要什么,理解自己到底该做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我们最缺乏的就是这种独立思考的意识。独立思考是创新最重要的源泉。一些人不是整天嚷嚷为什么出不了诺贝尔奖,出不了高精尖人才吗?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个问题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需要国家不断进行教育的改革,令人欣喜的是,现在已经做出了很多改革举措。希望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们的青少年在思想上可以非常独立,目标非常明确,学所想学,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

书中引用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那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说,

天才和普通人的差别在于两者对待学习的态度不同,普通人学习是将其当作自己出人头地和解决衣食住行的手段,而天才学习是因为他们对学问本身感兴趣。

这句话代表了西方人对待学问的态度,他们会重视学问本身,追求学习过程中的快乐,认为做学问就是探求真理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和其它事情一样,都是有兴趣和潜力的人才会去做的。即使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他们也不会认为是自己努力不够或是自己能力不足。

而东方人的想法恰好相反。他们认为仅仅为了探索真理或者为了享受学问中的快乐而学习是不懂人情世故的小孩子才会说的话。东方人认为学习是能够保障未来、决定自己社会地位的一种手段,倾向于将学习当作自己出人头地的工具。

简直不能太赞同!我倾向于能力是与生俱来的这一观点。一个人是数学家,是因为他天生有当数学家的潜质,决定因素不是后天的训练。我们应该花心思在自己擅长的领域,而不是去死磕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情。

最后,我想我们应该树立信心,别的国家能够做到的成就,我们国家在经过自身的调整和必要的行动之后,是能够取得的。不是只有犹太人才能做到以0.2%的人获得23%的诺贝尔奖,我们也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西方教育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