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今天和W老师交流了一番,给了自己挺大的收获,主要有三点:

第一点:文化决定战略,战略决定行为。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是在聊到《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中的双赢思维的时候,老师提到他把这里的双赢改成了共赢,也就是说这里不仅仅只是两方,而是参与的其中的都可以有利。从而想这是不是东西方文化的差距导致对这一个习惯不同的理解,共赢比双赢他的格局完全是不在一个层面的。又联想到在国家发展战略上的不同,之前一直不能理解我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不同点或者说高明点在哪里,现在想来无论是之前世界霸主英国的全球殖民体系,还是现在美国的全球霸权体系,他都是以某几方的牺牲换取某几方的获利的,其中必定有国家或组织的利益受损,反观我们提出来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目前的一带一路战略都是建立在共赢的基础上的,这在层次上就比前两者的高度更高,那取而代之其实就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在想这是不是文化上的不同差异导致战略的差异,进而在行为上也不同。

第二点:在聊到去年做暑期辅导的时候,想到了《遥远的救世主》里提到的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当时所以人反应出的都是弱势文化,想的都是“靠”,希望别人能够解决问题,老师想着“靠”负责人,负责人想着“靠”督导,督导想着“靠”片区长,片区长想着“靠”学长“靠”平台,但是很少有人想着“靠”自己。这其实也是中国人很多人根深蒂固的想法,什么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在这其中想的都是“靠”别人,希望救世主的出现,但是很少有人想自己去成为救世主。从这里面又衍生出了更多,比如升米恩,斗米仇、人心不足蛇吞象。觉得如果想做成一件事情从心底上就要先摈弃“靠”谁的想法,遇到事情先想着自己去解决,不能解决的也要想法设法去解决,千万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想着不承担任何责任。

强势文化: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弱势文化:“等靠要”,将希望寄托于救世主(别人)的拯救之上。

第三点:读史使人明智,把眼光放长远一些。

很多时候你觉得不对的事情不一定是别人错了,很可能是你根本就没理解到别人为什么那么做,所以不要妄加评判。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选择,很多选择也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做到两点:一做到自己该做的,二清楚自身的边界。

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多思多想多看,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情,历史上都有迹可循。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