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于:学术那些事儿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iq1UrSQegXhN94GQDA7_5w
编者按:最近关于“中文是否死了”的讨论沸沸扬扬,其实早在几十年前余光中先生就反思过此类问题。
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必越变越差,而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全非。
英文没有学好,中文却学坏了,或者可说,带坏了。中文西化,不一定就是毛病。缓慢而适度的西化甚至是难以避免的趋势,高妙的西化更可以截长补短。但是太快太强的西化,破坏了中文的自然生态,就成了恶性西化。
欧化句式的几种表现
01
当代的中文也已呈现这种病态,喜欢把简单明了的动词分解成“万能动词+抽象名词”的片词。目前最流行的万能动词,是“作出”和“进行”,恶势力之大,几乎要吃掉一半的正规动词。请看下面的例子:
[if !supportLists]1. [endif]本校的校友对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if !supportLists]2. [endif]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
[if !supportLists]3. [endif]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4.心理学家在老鼠的身上进行试验。
不管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样的语法都是日渐西化的现象,因为中文原有的动词都分解成上述的繁琐词组了。前面的四句话本来可以分别说成:
1.本校的校友对社会贡献很大。
2.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反应十分热烈。
3.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详加研究。
4.心理学家用老鼠来做试验。(或:心理学家用老鼠试验。)
02
在英文里,词性相同的字眼常用and来连接:例如man and wife, you and I, back and forth。但在中文里,类似的场合往往不用连接词,所以只要说“夫妻”“你我”“前后”就够了。
同样地,一长串同类词在中文里,也任其并列,无须连接:例如“东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礼乐射御书数”“柴米油盐酱醋茶”皆是。中国人绝不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以及茶”。谁要这么说,一定会惹笑。同理,中文只说“思前想后”“说古道今”。
可是近来and的意识已经潜入中文,到处作怪。例如:在政治民主化与经济自由化的发展道路,台北显然比北京起步更早及迈步更快,致在政经体制改革的观念、行动、范围及对象,更为深广更具实质……
“及”字破坏了中文生态,因为中文没有这种用法。此地一定要用连接词的话,也只能用“而”,不可用“及”。
03
介词在英文里的用途远比中文里重要,简直成了英文的润滑剂。英文的不及物动词加上介词,往往变成了及物动词,例如look after, take in皆是。
介词词组(prepositional phrase) 又可当作形容词或助词使用,例如a friend in need, said itinearnest。所以英文简直离不了介词。
中文则不尽然。“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两个词组不用一个介词,换了英文,非用不可。
“欢迎王教授今天来到我们的中间,在有关环境污染的各种问题上,为我们作一次学术性的演讲。”这样不中不西的开场白,到处可以听见。
“有关”“关于”之类,大概是用得最滥的介词了。“有关文革的种种,令人不能置信”“今天我们讨论有关台湾交通的问题”“关于他的申请,你看过了没有?”在这些句子里,“有关”“关于”完全多余。
“关于”有几个表兄弟,最出风的是“由于”。这字眼在当代中文里,往往用得不妥:
1.由于秦末天下大乱,(所以) 群雄四起。
2.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向窗内看了一眼。
3.由于他的家境贫穷,使得他只好休学。
英文在形式上重逻辑,喜欢交代事物的因果关系。中文则不尽然。“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其中当然有因果关系,但是中文只用上下文作不言之喻。
04
英文的副词形式对中文为害尚不显著,但也已经开始了。例如这样的句子:
1.他苦心孤诣地想出一套好办法来。
2.老师苦口婆心地劝了他半天。
3.大家苦中作乐地竟然大唱其民歌。
“苦”字开头的三句成语,本来都是动词,套上副词语尾的“地”就降为副词了。这么一来,文章仍然清楚,文法上却主客分明,太讲从属的关系,有点呆板。若把“地”一律删去,代以逗点,不但可以摆脱这主客的关系,语气也会灵活一些。
有时这样的西化副词词组太长,例如“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地还是去赴了约”,就更应把“地”删掉,代之以逗点,使句法松松筋骨。
目前最滥的副词是“成功地”。有一次我不该为入学试出了这么一个作文题目:《国父诞辰的感想》,结果十个考生里至少有六个都说:“国父孙中山先生成功地推翻了满清。”这副词“成功地”在此毫无意义,因为既然推而翻之,就是成功了,何待重复。同理,“成功地发明了相对论”“成功地泳渡了直布罗陀海峡”也都是饶舌之说。天下万事,凡做到的都要加上“成功地”,岂不累人?
05
白话文一用到形容词,似乎就离不开“的”,简直无“的”不成句了。在白话文里,这“的”字成了形容词除不掉的尾巴,至少会出现在这些场合:
1.好的,好的,我就来。是的,没问题。
2.快来看这壮丽的落日!
3.你的笔干了,先用我的笔吧。
4.也像西湖的有里外湖一样,丽芒分为大湖小湖两部分。
5.他当然是别有用心的。你不去是对的。
目前的形容词又有了新的花样,那便是用学术面貌的抽象名词来打扮。再举数例为证:
1.这是难度很高的技巧。
2.他不愧为热情型的人。
3.太专业性的字眼恐怕查不到吧。
目前的白话文,不知何故,几乎一律前饰,似乎不懂后饰之道。例如,一般人会不假思索说成“我见到一个长得像你兄弟的男人。”却很少人会说“我见到一个男人,长得像你兄弟。”
06
中文的动词既然不便西化,一般人最多也只能写出“我们将要开始比赛了”之类的句子,问题并不严重。动词西化的危机另有两端:一是单纯动词分解为“弱动词+抽象名词”的复合动词,前文已经说过。不说“一架客机失事,死了九十八人”,却说“一架客机失事,造成九十八人死亡”,实在是迂回作态。
另一端是采用被动词语气。凡是及物动词,莫不发于施者而及于受者。所以用及物动词叙述一件事,不出下列三种方式:
1.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2.新大陆被哥伦布发现了。
3.新大陆被发现了。
目前西化的趋势,是在原来可以用主动语气的场合改用被动语气。请看下列例句:
1.我不会被你这句话吓倒。
2.他被怀疑偷东西。
3.他这意见不被人们接受。
4.他被升为营长。
5.他不被准许入学。
这些话都失之生硬,违反了中文的生态。其实,我们尽可还原为主动语气如下:
1.你这句话吓不倒我。
2. 他有偷东西的嫌疑。
3. 他这意见大家都不接受。
4. 他升为营长。
5. 他未获准入学。
中文的西化有重有轻,有暗有明,但其范围愈益扩大,其现象愈益昭彰,颇有加速之势。以上仅就名词、连接词、介词、副词、形容词、动词等西化之病稍加分析,希望读者能举一反三,知所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