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归来——看电影《巴霍巴利王2》

两个半小时,没有觉得时间长,整个过程好像被打了鸡血一样,跟着紧张、愤怒、愉悦、气愤、紧张、到最后大舒一口气。出来面对镜子,才发现脸色通红,比我跑了5公里迷你马拉松的脸还要红。这部电影凭什么成功地攫住观众的心和剧情和主人公一起跌宕起伏?

《巴霍巴利王》的编剧普拉萨德,就是《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编剧,还是导演拉贾穆里的老爸!


剧情就是兄弟两人夺门之变+阴谋诡计+爱情,最后是王者归来,复仇成功。

摩希施末底王朝的两位王子,巴霍巴利英勇仁慈,巴拉德瓦残忍狡诈,是最标准的正邪对比,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历史上各种夺门之变,最根本的本就不是阴谋策划,而是手足相残的无情。若非巴霍巴利“爱江山更爱美人”,巴拉德瓦原本没有机会登上王位,他的狠辣不在于对敌人,对百姓,对巴霍巴利一家三口,更在于对母亲也能一箭下去,赶尽杀绝。这种无差别的恶,似乎有点脸谱化了。

“好人蒙冤,恶人横行”,最终靠子嗣来复仇,侄子对叔叔“哈姆雷特式”的复仇,也算是屡试不爽的套路,而观众沉浸于这种不公带来的苦情,享受昭雪一刻的快感。 

 对英雄的渲染真是用尽手段,大概就是所有的神都是闯过炼狱脱胎而来的吧。说到底还是印度人最擅长的“造神”体系,两代巴霍巴利都是“神之子”,他们的境界和行为,本来就应划入神的范畴。英雄也是湿婆的化身,在上部中力扛象征繁衍的湿婆神,到了下部的高潮对决时,银幕上又是那个湿婆的图腾,在颂神的主题曲中,给了小巴霍巴利“逆袭”的神力。 

 除了巴霍巴利王这个英雄之神的塑造,我更喜欢剧中两个女性形象。一个是母后,霸气十足,颇有武则天的果断杀伐,却没有武则天的野心。她把自己的儿子和前王的遗腹子两个一起抚养,没有偏心。她看到养子巴霍巴利更具仁慈之心,要把王位给养子,后来因为他的亲生儿子阴谋诡计,她听信亲儿子一面之词,误杀了巴霍巴利,等到了解真相,是她拼死保护养子的婴儿。

另一个是提婆犀那公主,巴霍巴利的妻子,小巴霍巴利的母亲。这个形象可以说是印度女性的终极颂歌。她不仅美貌温柔,爱夫护子,武艺上还不输男人,性格坚韧,思想独立,更有藐视权势、挑战独裁者的勇气。影片中她有一场保护女眷、怒斩指挥官“咸猪手”,把那个指挥官试图摸向她的手指全部消掉,这场关键戏实在过瘾,联想到如今印度女性在社会上的种种遭遇和地位,这简直是现实主义的投射,被编剧挪到了神话里来传颂。

王者归来,离不开这两个女性。是太后祖母拼着生命保护了这个襁褓中的婴儿,她没在水中,只手高高地托举着婴儿,不仅仅是母亲对孩子有这样队的神力,祖母也一样。是被仇者囚禁了25年的母亲,心中一直存着信念,她的儿子会回来复仇,她可以在屈辱中苟活,她可以顶着火盆在战争中绕神坛转圈,不惧路上布的火障。看来,在印度神性电影中女性是强大坚韧的源泉。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者归来——看电影《巴霍巴利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