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张译,一秒钟还不够

终于来了!

它上映的前一秒,还前途未卜。

映后一秒钟,却等来掌声雷动。

它用实力证明了,观众的一切等待、焦心都值了!

这一秒沉甸甸的分量,足以与张艺谋导演前些年的经典,像是《活着》、《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相媲美。

它一出现,小编就预测到这必将是一部要留在中国影史的经典——

《一秒钟》

2014年,张艺谋拍了一部历史题材剧情片,拿下了当年的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电影名叫《归来》,改编自严歌苓的《陆犯焉识》。

主人公陆焉识在当时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因为出身不好被送到西北荒漠劳改,在一次农场转迁途中逃跑回家。

当时在严歌苓原著里有一个桥段,没有拍。是说陆焉识的女儿丹丹,是礼堂里正在放映的一部科教片里的女主角,他特别想去看电影,看电影里的女儿。

如今,这个没能在当时呈现的桥段,变成了《一秒钟》的生命线。

回首导演张艺谋年少时,是真实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伤痛。出身高知家庭反而成了他的阻力。

所以不管是《归来》还是《一秒钟》,电影里都有他深刻的记忆投射。《归来》曾被编剧邹静成为“苦心之作”,而《一秒钟》更让张艺谋格外珍惜。

在视觉呈现上,直接放弃了近几年常用的浓墨重彩,反而去繁从简,把最炽烈的情感,用最质朴的镜头语言娓娓道来。

01.

大时代

张九声(张译 饰演),因为打架被送进了劳改农场,成为当时大家口中的“坏分子”,但他怎么看,都是全片最“”的一个人。

黄土飞沙,张九声从漫漫黄沙中一路走到一分场,他想来看场电影,准确来说,是看电影开始前在《新闻简报》上出现的女儿。

但他赶到时电影已经放映结束,只能赶去二分场。盯上这场电影的还有刘闺女(刘浩存 饰演)。

她盯上的其实是电影胶片,从小无父无母无依无靠,弟弟还弄坏了别人用胶片做的灯罩,为了保全自己和弟弟,她得赔人家一个胶片灯罩,不然就得受欺负。

所以,贯穿影片最大的矛盾从开场就交代了——张九声要看电影,但刘闺女要偷胶片,破坏电影。

一个,一个

另外还有一个

范电影(范伟 饰演),他是二分场的电影放映员,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吃面都是最好的位置,不用说就多舀一勺辣子,只为了让范电影个安排个好位置。

但是,二分场的电影快开场了,却出了大事儿。

范电影儿子拉着牛车,载着胶片回来,车后面拖出来的胶片比牛肚还长。再一看胶片盒,正是张九声要看的“新闻简报”。

为了保全儿子和自己放映员的身份,他利用职权让大家口供是杨河(另一位胶片运送员)干的,逃脱责任,明哲保身。

唯独张九声,冒着罪加一等的风险,就想赶上这次两个月才有一回的放映,况且对他来说更是唯一的机会。

不管从人性的自私,还是阴暗的盘算,张九声这个“罪人”反倒更显纯粹,他这个贯穿始终的执念都更加令人心疼。

02.

张九声的灵与肉

“心疼张九声”、“为他而来”、“演啥像啥”,映后扒叔看到了太多这样的评价。

确实,张译又一次赋予了一个小角色以血肉。一个被时代埋没,让观众放进心里的小人物。

形象上,一出场他就让这个带有悲惨色彩的人物立住了。

嘴唇干裂、皮肤粗糙、细到指甲缝里都是黑泥。但他根本没在意,一心赶路。执念的力量远超身体的劳苦。

再看一个眼神——怯懦而坚定。

怯懦的是他出逃劳改农场,坚定的是要看到新闻简报上的女儿。

由内而外,张译用开场的一分钟,就让观众马上进入了张九声的这个人物。

感情上,除了劳改犯的标签,他贯穿始终的身份,其实是父亲,一个渴望看到女儿影像的悲情父亲。

这种情感,在他与刘闺女的几次交手中,处处彰显。

刚开始往二分场走的路上,两人为了一盘胶片打得你死我活,

到后来,得知刘闺女的身世,两人同仇敌忾与保卫科扭打在一起。

他的愤怒,以及后来对刘闺女的保护,皆因父爱而起,这不失为一种非常高级的情感表达。

尤其在几场哭戏中,得已见真章

一场是在范电影的放映室。

他的头深深的从放映窗口探出去,再回来时大颗的泪珠不断从他麻木的脸上掉下来。

这个眼泪里包含了差点没认出闺女的愧疚、痛苦,还有开心甚至绝望。五味杂陈。当因为这一秒钟所有感情上涌,那必然是决堤的眼泪,心理防线的轰塌,全然在这一个表情里都体现了。

一场是张九声和刘闺女背对背绑在礼堂里。

在看完电影里王芳认父的一段后,两人都默默的留下了眼泪。

这个眼泪源于对电影的共情,眼神里的向往和投入,完全是可遇不可求的融入式表演状态。

一场是保卫队押送张九声走在沙漠上的戏。

保卫队发现范电影偷偷给张九声的胶片并将它扔在了沙漠里,这是张九声唯一一次哭喊出了声音。

这次是不顾一切声嘶力竭,只有这样,他才能穿透人物,让观众感受到这个角色里的内涵。

他一次次给观众以震撼。为了进入这个角色,张译做足了准备

为了演出刚从劳改农场里逃出来的状态,张译短期内暴瘦20斤。

成天仰着脸面对日光,就为了更像当地人。

包括,一场吃面戏。

为了减肥,张译太久不吃主食,第一碗下肚人就傻了,可后面为了追求效果,还是吃了一碗又一碗。

往碗里狂倒醋的设计,也是张译看到现场的道具突发奇想。又是地处西北,桌上又有现成的道具,为什么不利用呢?

也就是这些点滴设计,成就了张九声这个角色的生动和揪心。

张译太珍惜这个角色了,以至于从接到它的第一时间就产生畏惧,畏惧的不是这个角色的苦,而是害怕演不好,让导演失望。

然而,他的表现连张艺谋导演都深感佩服。最终成果也是张九声让这个作品有了灵魂。

以至于张艺谋导演也不愿意错过这个好演员,继续合作了《悬崖之上》,这在他的导演生涯中都难得一见,其他大导也纷纷投来橄榄枝。

好演员难得,而张译更难得。

他太多经典角色,不需要提作品,不需要说名字,只要一场戏,就足有让你拍大腿叫出名字的感染力和记忆点。

比如,在村里,他体面的参加朋友宴请。一脸笑容但笑里带着悲伤无奈和寄托。

再比如,另一场吃面戏。斜眼一撇,就赋予了这个角色的戏剧性和悲剧色彩。

作品更是一秒辨认。

他对表演的极致追求心存敬畏以及全身心的投入,让“演员”成为张译身上的唯一标签,也使得他一次次化作角色本身,融进作品。

所以,当从《一秒钟》的放映厅里走出来,扒叔最强烈的感叹就是,庆幸是张译出演了张九声这个角色。

这就是演技的力量。

不疯魔不成活,张译这个“戏疯子”真的做到了。

在这一年,可以说是张译爆发的一年,也是丰收的一年。

《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八佰 》以及这部《一秒钟》,四部皆是口碑与品质双双上乘的佳作。

与其说是乘势而上,不如说是张译蓄积已久的实力终于得到展现。

村支书、志愿军、惜命的会计。

仍然是截然不同的角色,但即便是相继出现,也绝不会跳戏。

因为,往往在角色出现的第一时间,张译已经把观众带进了一个新的身份,并牢牢吸住。

如今,一提到张译,绝对是内地中生代男演员的品质代表。

这个品质,在于人品、作品、戏品。

专注表演,甚至愿意隐藏“张译”这个人的存在感,为的是突出角色。对好剧本满怀珍惜,也不愿错过。

当然,戏品更是有一种令人永远看不够的陶醉享受。

从电视到电影,张译的成长与进步,正在完美诠释一个又一个经典角色,也一步步实现了张译的电影梦。

这一份踏实与惊艳在演艺圈实属难得,是电影之幸更是观众的福音。

今年,张译正式迎来属于他的时代,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不止于《一秒钟》。

03.

电影是信仰

于演员,于《一秒钟》,于观众,我认为皆是如此。

从目前的票房来看,《一秒钟》并不乐观,也可以预见他不会成为热搜、爆款。

当然,这一部也压根不是用来娱乐大众,博取笑声的电影,但它主动承载了时代的分量,承担起了电影真正的话语权。

仅仅是这一点,我就坚信他必然留下重重的一笔。

因为它带给观众的感动与那份怅然若失是其他任何一部电影都无法比拟的。

这一部送给电影的电影,也正在努力的想给观众更多思考,但并未收获更多回想。

尝试接受《一秒钟》,因为它一定在此后很长一段的人生中成为一个闪耀的记忆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懂张译,一秒钟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