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阳关(八)

    进入天山峽谷,猛然间像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沿途景色与先前迥异,嫩绿的草甸铺满阳坡山谷,阳光下牧草在肥沃的黑土上闪着亮光,成群的绵羊散落在山坡上,骑在马上的牧人悠闲地跟在羊群后面。背阴的山坳里长满了成片茂密的松林,高处的山脊两侧大片的地松铺张开来有半人高密实地盖住了地面。阳光下明亮的草地浓郁的松林还有一簇簇的地松像一道色彩变幻的条带绿色织锦,富饶美丽感觉就能用手摸得着。人们都说新疆之美美在天山,新疆之富富在天山,你若不到天山亲眼所见,真难想像天山如此之美丽和富饶,天山真若是上天赐于西域的一壁宝山。当年左宗棠与沙俄谈判,专要有山的地方,山能生水,出矿,放牧,山下的绿洲更是鱼米之乡。天山就是西域大地的魂,新疆的生命之渊。

    巴里坤城筑在天山脚下,抬头就可以看到山顶的积雪,红土夯筑的城墙高二丈,长八里二分,四座城门东承恩,西得胜,南沛泽,北拱极分守四方,在各道城门外有瓮城护厄,四角有角墩楼四座,另有敌台铺楼二十座,构成了一座完整的兵城。

    巴里坤是扼守北疆的要塞,东汉班超以此联络西域三十六国,打通了丝绸之路,清朝前期岳钟琪于雍正九年筑此城做为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前沿指挥中心。乾隆三十八年淸庭升巴里坤为镇西府治所。乾隆三十七年又在巴里坤城东半里筑惠宁满城,周长六里,驻领队大臣及满洲八旗兵。当时巴里坤城驻军众多,盛极一时,是北疆军事指挥粮秣物资的储备集结重地,随军人口有三万余,城内商埠林立,百业兴盛,各名族融合,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带来了多种文化宗教,于此广造寺庙禅院,巴里坤城内最多时有一百多座庙宇,地藏寺、仙姑庙、城隍庙、万寿宫、文庙、关帝庙……

        清自咸丰朝开始国力衰减,再加乌鲁木齐的兴起,巴里坤城地位一再下降,先于咸丰五年降为直隶同治,后又划规哈密府管辖,直到左宗棠平定新疆时,这里才有所复兴,但随着战争结束,很快又衰落了。

    汤湘义一行于民国三年农历五月初三到达巴里坤城,自南门沛泽门入城,瓮城内外的夯土围子没有兵丁把守,七间城门楼了高居城门洞子的平台上甚是雄伟,可惜年久失修,漆彩斑驳陆离,城门两倒的城墙仍十分完整。城内稀稀拉拉有些住户,已不复当年的繁华了。他们找了家客店歇了脚,汤袭龙拉着徐茂到钟楼,文庙几处逛了一圈自不细说。

    驮队在巴里坤歇息了三天,补充了一些生活物资,五月初六早晨他们又从巴里坤出发向哈密行进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在阳关(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