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梨花压海棠


网上一直有一则讹传:把“一树梨花压海棠”当作苏轼调侃老张先纳少妾的诗句,实际呢此说道只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细究起来也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才有的说道,估计只是想借名人的光芒来提升阅读量,结果到头来比真的还“真”。

“一树梨花压海棠”广见于明代迄今笔记小说的民间段子(“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目前发现的最早版本出自明代蒋一葵的《尧山堂外纪》。之后如《北华月刊》、《寄庐茶座》、《拾慧篇》等书都收录有类似的段子,故事主人公和诗句各有不同,但一无例外都没说作者是苏轼,只说是民间“某翁”“浙江定海徐某”或者“沪上诗翁陈某”等所作。

再说苏轼这厢,苏仙的确曾因张先纳妾而相互和诗,苏轼写的是《张子野年八十五尚闻买妾述古令作诗》(百度里可查得到)。张先的诗没流传下来,宋代叶梦得《石林诗话》里收录了两残句:“愁似鳏鱼知夜永,懒同蝴蝶为春忙”。此联蛮有意思,直译的话,意思是:男人的新婚之夜按说都是猴急之下绰枪上马酣战不止,又似春光里的蝴蝶为吸食花蜜而翻飞不休吧,可我这个老男人呢只有望洋兴叹,无可奈何的份儿,只仿佛一条早已习惯孤独的老鱼在漆黑的夜里找不见雌鱼的行踪,就算一只蝴蝶吧,怕也失去了年轻时敏锐的嗅觉,上下飞舞的能力也流失殆尽。满有些自我调侃的意思,这大概正是那么多笔记小说的民间段子来附和的缘故吧。

“一树梨花压海棠”乍看清新明眼,实际色得很。梨花者,頽乎苍然白发,老翁也;海棠者,娇艳嫩鲜,红里透白,青春少艾也。以眼下的网络语表述就是——老牛吃嫩草。

为什么是“海棠”而不是其它木本花卉诸如月季花、梅花、桃花、牡丹、桂花等等呢?这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里对该花的定义或者说海棠花的花语有关,据说海棠花还有两个并不太为人所知的别名:,解语花,断肠花和离愁花,其凝结于内心的悲伤情节自然是一场苦恋,风尘恋恋,苦苦死守,却终究没有结果。此外,海棠花的另一面则温和、美丽和快乐,缘花朵特别好看,花型很妩媚,特别招人眼眸。古时候的诗词里,还有用它来描述美丽女子的句子。在古代,海棠花一般是种植在皇家园林里的,所以,它除了本身的美丽外还意喻高贵不凡。

然而这也正好就是海棠花遭遇“牛拱”的由头,如果像玫瑰或月季有刺丛的保护,或像桃花、牡丹根皮带一种难咽的苦涩,那一树巍颤颤,老恹恹的梨花怕是离远远就得行注目礼呢,哪敢来得半点轻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树梨花压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