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传习录》下黄省曾录11

【原文】

        先生语陆元静曰:“元静少年亦要解《五经》,志亦好博。但圣人教人,只怕人不简易,他说的皆是简易之规。以今人好博之心观之,却似圣人教人差了。”

【译文】

        先生对陆元静说:“元静年轻时就想注解《五经》,志在博学。但圣人教育人,只是怕人做不到简单明白,他说的都是简单的方法,以现在人崇尚博学的心来看,却好像圣人教错了似的。”

【浅谈】

1、是的,大道至简。道是悟的,不是学出来的。一本《道德经》,洋洋洒洒五千余字,放在那里,你没看懂之前,它就是知识,内心无方法,看再多版本的解读,志在博学,亦无法探求出圣人之道。

2、而如果掌握了方法,以经解经,开始只是诵读(指读,手到、口到、眼到、心到),打下好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突然某一天,你发现原来从前的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现在发现知道了自己不知道。

3、从而知不知,上;知不知,几于道。从而豁然贯通。学习一定要有代入感:若圣人在我的境地,会怎么想 怎么做?看看困顿中圣人所给予的加持!

4、历代圣人大道至简之言

1)孔子言:

道不远人

君子志于道

道必通过人来体现

学为君子 天下归仁

此生就是一个目的

修一颗仁德的心

造次(匡地遇难)必于是

颠沛(困于陈蔡)必于是

困顿之时正是悟道之时

身处逆境重创之时

痛苦难熬,尚有太多的为什么

近乎道矣?

2)如何才能更近道?

孟子微言大义: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

把放逐的心找回来

悟道向心而生

求回本心,

向心里求道 便更近于道

君子所性

仁义礼智根植于心

3)问朱子如何更近道?

夫子只言八字“豁然贯通,终知天理”

当你把四书、三玄、坛经熟读,便终知天理与心同在。

4)陆夫子更简单:

能让你开悟的只有你自己

人皆有是心 心皆具是理

心即性 性即理

人心至灵 此理至明

万物皆备于我

仁德心 良知心,

人心贯通 人心至灵

5、后阳明先生开悟后亦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对我的启发:先生在龙场悟出的道就是:方向、目标、规律、规则。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就是做任何事情,不忘初心,发大愿结合自己当下的事。只是付出,不想索取,如此你的生命,便与圣贤的能量相链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又绵绵若存 弱者道之用!

6、因为书本上的只是知识,而智慧,道只能从你内心得道。所以我们学《传习录》,不是在学知识,更不是得先生所教。先生也只是引导你、辅助你、服务于你。保护你真性自如的同时,又让你看清人情冷暖与世俗,慢慢智慧从你自己内心来。其实一切都是升维,至少让我们今天从纸片人升级到三维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252《传习录》下黄省曾录11)